行 業
本土品牌大舉入侵中央空調市場
海爾、格力兩大國內家電巨頭先后大舉進攻中央空調。而中央空調全球老大開利也緊隨其后來京造勢,擴大中國市場知名度。中資品牌在家用空調領域擊敗外資品牌后,又瞄上了利潤豐厚的被外資品牌把持的中央空調市場。但不同于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的技術含量相當高。海爾集團商用空調產品本部宣布,其產品結構重心將轉向中央空調,格力電器已形成9大系列1000多個規格的中央空調產品群。
本土摩托車行業贏利能力低下
200 5年中國摩托車經濟發展論壇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土摩托車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行業共有700多家企業,前26家企業生產占70%、出口占60%。但由于產品、營銷模式、品牌嚴重同質化,無論是內銷和出口,價格戰都成為主要的競爭手段,全行業2004年贏利總額只有11億元,前1o家企業盈虧相抵后的贏利也是11億元。在全國170座城市先后宣布禁摩后,企業發展壓力進一步增大,營銷策略的調整成為當務之急。
國產手機聯盟共享售后網點
創維移動、國虹通訊、萬利達移動和大顯通信四支國產手機新軍,在深圳舉行了第二輪首腦峰會。四大廠商發表了狙擊洋品牌的戰斗宣言,并宣布共享28家售后網點,主要零配件將全面通用。此次合作協議主要集中于共享手機的售后網絡,會談涉及包括研發、生產、采購、銷售和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
跨國巨頭淘金中國經濟型酒店
英國洲際集團和河南中州國際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中國聯手推廣前者所屬的“快捷假日”品牌酒店,英國洲際將出資1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內外酒店集團紛紛搶灘中國經濟型酒店市場,除了緣于經濟型酒店的諸多優勢吸引之外,中國旅游飯店業的區域結構不合理、酒店業的競爭手段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經濟型酒店的取勝之道一是規模,二是品牌,前者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后者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入住率。
企 業
雅芳中國業績持續重挫
由于直銷法的出臺,雅芳將改變現有的運營模式,導致其中國區業績出現持續下跌之勢。美國總部已公布了雅芳第三季度的最新季報。雅芳中國區銷售額承接第二季度銷售下跌19%的頹勢,第三季度中國銷售同比下降16%。業內人士分析,這與雅芳政策的不清晰有直接關系。直銷法出臺后,雅芳一度撤掉了其在商場中銷售專柜,并開始建設品牌形象店,同時向專賣店收取高額費用要求他們升級為品牌形象店,直接導致專賣店數量和銷售額的下滑。
三星彩電渠道瘦身
星電子(中國)彩電產品營銷部表示,三星正加緊改變平板電視渠道,由區域代理商銷售的模式,改為廠家直供的模式。目前,全國性連鎖賣場的銷售已經占三星平板電視產品60%的銷售量。在一二級市場,三星的渠道主要以國美、蘇寧、大中、永樂等連鎖賣場為主。而在三四級市場,則是通過三星在國內擁有的五個分公司負責全國的平板電視銷售。
聯想擠進手機市場四強
國內GSM手機市場座次重新排定,聯想代替曾經強大的波導,首次闖入前四強。今年10月中國手機市場的前五名分別為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聯想和波導,索愛退居第六。其中,聯想是首次進入前五,聯想手機第二財季盈利增276%,獲得GSM手機市場6.7%的份額。第三季度國產手機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到了41。3%,創出年內新低。
順馳控股全國裁員20%—30%
為實施企業戰略的轉型,順馳正在進行裁員,幅度為20%-30%,據了解這是目前所知的大型全國性房地產企業最大幅度的一次裁員。順馳表示,今后在資金的配置上會有一個調整。主要是放慢銷售贏利水平不高的項目,而對贏利較高的項目則加大投資規模,同時下階段將開始有選擇地拿地。雖然這次順馳大規模裁員是其在企業戰略調整中的必然選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
王府井百貨7400萬元出擊便利店
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收購7-11(北京)有限公司25%的股權進入便利店業態。此次收購總價為人民幣近7400萬元。如收購成功,王府井集團將繼發展食品加強型超市后,再次涉足非百貨業態外的其他領域。本次收購尚待得到7-11母公司確認以及上報商務部審批。
數 字
10%
大眾交通稱,公司將持有的光明乳業法人股約1926.5萬股(占光明乳業總股份的1.85%)轉讓給達能亞洲,交易金額為7221萬元,約3.75元/股,本次轉讓股份完成之后,達能亞洲總共持有光明乳業11。55:6的股份,已突破10%,為光明乳業第三大股東。業內人士指出,10%的跨越意味著達能亞洲將獲得更多的實際能力。
93.6%
仍深陷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漩渦之中的三九醫藥,再次出售盈利不佳的資產以“瘦身”。公司決定掛牌轉讓所持深圳市三九醫藥連鎖公司93.6%的股份。三九醫藥稱,三九醫藥將今后的發展主業定為以中藥、中成藥為主的植物藥制造行業。控股股東三九集團已確定了“以現金償還占用三九醫藥資金的50%”的大方向,不過具體還款方案還在討論之中,集團方面也正在與意向重組方商談這些問題。
5000家
商務部公布中國零售行業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外商在中國設立的商業企業已累計達868家,開設店鋪總數突破5000家。越來越多的國外零售巨頭正將國際采購中心向中國轉移。今年前三季度,外商投資中國商業出現投資熱潮,商務部累計批準新設了554家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合同利用外資16.8億美元,開設了1130個店鋪。至此,外商投資我國的商業企業數量累計達到868家,開設店鋪數量達到5127家。
4億
小靈通設備商uT斯達康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爆出了創歷史紀錄的重大虧損。根據uT斯達康的財務報告,uT斯達康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6.3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45億美元略微下降,但其第三季度凈虧損為4.027億美元,每股基本虧損3.4美元,而去年同期其盈利498.7萬美元。UT斯達康表示,巨額虧損主要是由于從今年5月開始的重組計劃在這個財季中總共攤入了3.414億美元的費用支出。
13億
科龍10月31日公布的新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2005年1月—9月已虧損13億元,預計到年底,科龍將連續虧損。今年第一季度,科龍盈利1.59億元;第二季度,科龍突然公布前6個月虧損4.87億元;第三季度,海信收購,對之前的賬目進行計提,科龍虧損8.14億元。根據10月31日科龍公告,科龍第三季度銷售收入只有5.44億元,同期虧損8.14億元。導致科龍當季虧損的原因,是暢銷產品無法及時供應市場。此外,科龍補提欠付費用2.72億元,補提壞賬準備3016萬元,補提存貨跌價準備1.67億元更起到了關鍵作用。
綜 合
國際特許經營瞄上中國大市場
“2005國際特許經營巡展”在京開幕。國際連鎖經營協會總裁馬修·R·謝表示,從行業的外部環境來看,中國的特許經營行業相當于美國上個世紀60年代的水平,擁有一個龐大的市場空間,特許經營的理念正在大舉滲透。中國的特許加盟企業會在未來10-20年間,迅速從沿海走向內陸,從單一的餐飲行業向技術型行業、服務等行業發展”。
商務部擬重點培育百家展會品牌
中國會展業正以年均20%的增長率高速發展。在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會展經濟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商業改革發展司司長邸建凱透露,為促進中國會展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由商務部制定的中國會展業發展指導意見將在年底前出臺,從現在開始到2010年,商務部還將重點培育100個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品牌展會,引導會展行業健康發展。目前,中國有經濟貿易類展會3298個,并以年均增長20%的規模快速發展。
增值稅轉型明年全國推開
在“2005中國財稅論壇”上,國務院研究室宏觀司副司長叢明表示,明年中國政府將適時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增值稅轉型。由于增值稅轉型涉及到財政收入的變化,所以政府要把握全面推開的時機,要考慮到增值稅全面轉型所造成的財政減收的壓力。今年東北地區的增值稅大概可以減除50億左右,以此計算,全面轉型的成本大約是600億左右。東北地區目前進行的增值稅轉型試點是采用增量抵扣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減稅壓力。同時,采用增量抵扣還能起到優化經濟結構的作用。
各地不得阻撓外地酒進入
由商務部牽頭制定的《酒類流通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并將于2006年1月1日執行。到時,各地不得再搞地方保護政策,阻撓外地酒類合法流通。該《辦法》管理范圍包括發酵酒、蒸餾酒、配制酒、食用酒精等批發、零售、儲運等經營活動。根據《辦法》規定,酒類流通將實行經營者備案登記制度和溯源制度,相關商務主管部門有權對本行政區域內酒類流通進行監督管理,而且各級商務主管部門不得限制或阻礙合法酒類商品在本地區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