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正版音樂的擁護者,百度的Mp3再好用,我也沒有興趣。
之所以支持正版音樂,倒不是我的道德水準有多高尚,也不是我要挑戰Sony和滾石的音樂霸權,恰恰因為我根本是一個音盲。這也就是說,每年我花在音樂上的消費很有限,完全能夠擔負不高的貨幣成本。
與之相反,為了偶爾聽聽歌曲,要負擔大量時間去尋找下載鏈接、比較音質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卻是我不太愿意承受的。但是,我的正版音樂之旅也不是十分快樂。
這兩天,Sony爆出了XCP(Extended Copy Protection)事件,恰恰說明了正版音樂也會做惡。 事件的起因是因為Sony在為自己的防復制CD專門推出的播放軟件中,偷偷以數字版權管理機制(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為媒介,將Rootkit木馬程序植入使用者計算機中。
索尼的目的很清楚,就是防盜版。但為什么選擇Rootkit木馬程序讓人不解。這一程序的危害世人皆知。索尼之過不在防盜版,只是使用這種手段太不光彩了。一旦Rootkit木馬程序自行安裝到使用者的計算機上,黑客將有機會大行其道。這意味著用戶將沒有隱私可言。不僅如此,一旦信用卡號及密碼等重要數據被竊取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
雖然Sony BMG 緊急推出可移除 Rootkit 的更新程序,然而 Internals Software 的軟件設計者 Mark Russinovichs 卻指出新的更新程序相當容易造成計算機死機,屬不成熟之程序軟件。臨時抱佛腳不僅對問題無補,反而惹出更多的麻煩。
Sony BMG終于認識到問題的嚴重了。在 11 月 11 日宣布將暫停產出所有含有 XCP(Extended Copy Protection)軟件的光盤,并在 15 日宣布將回收全部含有 XCP 的光盤,近期內將通過經銷商執行“光盤交換計劃”,讓已經購買光盤的消費者可以換得一張未含 XCP 的光盤。但此時的索尼已無回天之力,唱片消費者對 Sony BMG 已經形成了惡劣的印象。
雖然我沒有買過Sony的唱片,但我也買過防復制的CD,盡管沒有木馬,但仍然有許多不便。例如,你只能在CD Player上播放,如果在PC機上播放,則需要專門的播放軟件。至于把CD轉換成Mp3,那就根本不要想了。
高群耀初掌微軟大權的時候,搞過一個市場活動,叫做“我自豪、我用正版”。當年,微軟把這個Logo用各種形式鋪得滿中關村都是,從招貼畫到各式各樣的背心,換回來的只是中關村人改編的一句:“我SB,我用正版”。
從高群耀開始,微軟一直認為,自己找到了一條漸進的道路,就是試圖提供給正版用戶更好的應用體驗,但說實話,收效甚微。回到我們今天討論的音樂話題,Sony BMG的所作所為,更是給正版用戶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曾經對正版音樂下載的前景充滿希望,但是,我現在突然有一個擔心,如果花錢買到是Sony這樣的正版,那么,那條中關村的惡俗論斷,恐怕就是專門為我這樣的人準備的。 當然,還有一些東西你花了錢,恐怕也不知道到底是正版還是盜版。
曾經有一個音樂雜志叫《Music Heaven》,主要推薦歐美流行音樂。雖然這是一個合法的多媒體出版物,但我始終覺得它也來歷不明。不過,我唯一能夠聊以自慰的事情是,至少我花了近似正版的價錢,而這筆錢,也給了那些為我提供精神食糧的人。
(博客地址:http://blog.donews.com/laobai,博客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