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檢察日報》報道:徐州市原市長陳耀南為謀求官位升遷,接受劉以江等商人的金錢資助,到處拉關系,被江湖騙子陳思宇等人騙去錢財,事敗后落得官位不保、商人蝕財的下場。此例雖為個案,卻是另類“仕場經濟”。
與一般權錢交易、買官要官的“仕場經濟”相比,另類“仕場經濟”有幾點不同:一是出現了權力期貨的跡象。與一般的權錢交易相比,劉以江等商人以巨資資助陳耀南跑官要官,不是簡單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給你錢,你給我辦事,而是看中了陳耀南未來手中的權力,向陳耀南購買的是權力期貨,我今天助你升官,你明天助我獲利。二是出現了政治獻金的苗頭。在美、英等西方國家,政客參與公職競選,可以接受社會各界的捐款,以求競選成功。社會各種利益團體向自己看中的候選人及黨派解囊相助,政客和政黨競選成功后,就會制定有利于這些利益團體的法規、政策來回報他們。陳耀南接受劉以江等商人的金錢資助,跑官要官,實際上接受的是商人的“政治捐款”。三是出現了政治掮客的身影。陳思宇等人雖被證實為江湖騙子,但也說明在權力場上活動著政治掮客的身影。比如河北省國稅局原局長李真就曾以省委領導秘書的身份,為一些官員升官牽線搭橋,自己也從中獲利。李真式的人物在其他地方也存在,這才讓陳思宇等騙子找到了“榜樣”。
這種另類“仕場經濟”的出現,給人以諸多警示:其一,要加快發展市場經濟,合理劃分政府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權力邊界,從根本上消除權力尋租空間。其二,要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消除政治掮客的活動空間。其三,要暢通新富階層參政議政的渠道,切實維護新富階層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