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二十多年中,我國對外開放主要倚重“引進來”戰略,通過大膽引進國外的資金、設備、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了我國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升級,使我國相當一部分產業、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能力,在國內外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進入新世紀,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施“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審時度勢、面向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全局和使我國經濟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必將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產生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金融資源是實施“走出去”戰略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為了實施海外投資戰略(即我們所說的“走出去”戰略),世界各國或成立諸如進出口銀行之類的官方出口信用機構,或賦予進出口銀行以新的職能,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在實施海外投資戰略中的重要作用。為了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我們必須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進出口銀行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自從上世紀初英國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官方出口信用機構——英國出口信貸擔保局以來,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成立了官方出口信用機構,其名稱大多為進出口銀行、外貿銀行和出口信貸銀行(或公司)。盡管從總數上看,只有不到一半的國家擁有官方出口信用機構,但這些國家卻囊括了95%以上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貿易和對外投資,顯示了官方出口信用機構在各國發展經濟和對外關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100年來,世界經濟的規模和構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國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也不斷地進行調整,但官方出口信用機構始終存在,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以來,在金融機構改革重組浪潮的推動下,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都加快了對政府出資的其他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民營化進程,但出口信用機構卻無一例外地被保留了下來,而且大多數都強化了其支持海外投資和開展經濟外交的職能。這說明以進出口銀行為代表的官方出口信用機構具有其他金融機構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具有歷久彌新的旺盛生命力。
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出口信用機構在成立初期都以促進本國資本性貨物出口、提高出口商品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為主要職能,隨著國際市場和戰略性資源競爭的不斷加劇,后來都逐漸把主要職能轉移到實施海外投資戰略上來。成立于羅斯?!靶抡睍r期的美國進出口銀行,初期奉行“通過擴大出口創造就業”的經營宗旨,主要為擴大美國過剩商品出口、緩和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沖突服務。“二戰”后,為了配合美國的海外投資戰略和全球政治戰略,美國進出口銀行大力開展海外投資貸款和海外投資保險業務,推動資本輸出,為美國成為戰后世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的前身是日本輸出入銀行和日本海外經濟協力基金。在戰后初期重化工業階段,日本輸出入銀行除了利用出口信貸推動大型成套設備和船舶出口外,重點發展海外投資信貸、發展援助信貸和進口信貸等業務,為確保重化工業發展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的海外供給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通過日本輸出入銀行和日本海外經濟協力基金的先導性支持和強力推動,目前日本企業已經獨占了許多東南亞國家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資料,占有了中亞、南美和非洲大量的稀缺性戰略礦產資源,甚至還形成了左右世界鐵礦石市場價格的東京指數。隨著日本海外投資戰略的實施,進入上世紀80年代,日本海外經濟協力基金的發展援助業務和日本輸出入銀行的海外投資貸款迅猛發展,目前這兩項業務已占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貸款余額的75%以上,為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日本輸出入銀行和海外經濟協力基金合并后的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其業務規模已經超過世界銀行。
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應對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而建立的國家出口信用機構,是我國發展開放型經濟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是發展對外關系和開展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工具,是目前我國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國投資和跨國經營的融資主渠道。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十年來,按照國家規定的經營范圍,為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科技興貿戰略和“走出去”戰略發揮了重要的政策導向作用,目前已發展為僅次于日本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出口信用機構。為了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國進出口銀行除辦理傳統的出口信貸業務外,還相繼開辦了對外優惠貸款、境外投資貸款、對外工程承包貸款、項目融資貸款和優惠出口買方信貸,形成了多品種的政策性信貸體系。目前,“走出去”業務已經成為其主導業務。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中國進出口銀行需要大力開展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業務創新,使其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相信,在各方面的關心、重視和支持下,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進程中,其獨特作用必將日益顯現。
羊子林,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獲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學位。曾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