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的名勝景區,鄉間的通衢大道,每隔一段路程往往建有一座涼亭,方便人們賞景納涼,旅途歇憩。別看涼亭四面透風,平凡無奇,可在疲乏的人們心目中,猶如沙漠里的一泓泉,小雨中的一把傘。人們借此小憩,沐幾縷涼風,喝幾杯茶水,聊幾句閑話,讓體力得到暫時的補充,好繼續上路。
舉凡涼亭,亭柱大多鐫刻有亭聯。過路人、觀光客涉足涼亭,細品那些綴飾于涼亭的對聯,如品香茗意味雋永,似喝冷飲清心爽神,別有一番情趣。這些涼亭的對聯大多出自民間聯林高手、書壇名家,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筆者走南闖北喜歡搜集涼亭對聯,歸納起來大致有五種類型:
一是功能型,點明了涼亭獨特的建筑作用。洛陽古道乃古時貫穿洛陽東西的重要通道,古道涼亭有副亭聯不但寫得很有趣,而且點出了涼亭的作用:“前路赤炎炎日,試問能行幾步?這里涼颼颼風,何妨暫坐片刻!”南方某處有個涼亭,亭柱上掛有一副嵌著“茶亭”二字的對聯:“茶能解渴何妨飲,亭可乘涼且慢行。”此聯通俗好記,“何妨飲”和“且慢行”又寫得十分親切,自然會引人入亭納涼。浙江湖州八里店,道旁有一涼亭對聯寫道:“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爾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自西東。”此聯既道出了涼亭的作用,又含佛道禪理,言近旨遠,令人回味無窮。
二是招呼型,予人一種賓至如歸的親近感。廣西賀縣有個“明海亭”,掛有五副亭聯,其中一副似在與過客打招呼:“從哪里來,到此不妨坐坐;往何處去,相逢即便談談。”閩西南奇俊秀美的坂寮嶺,有一座建于清代的涼亭。有個叫謝子廉的秀才給涼亭題寫楹聯:“坐一下來呀!哪管前途山水遠;飲幾杯走唄!只求世道義情長。”此聯似在招呼過客歇息飲茶,讓人感到親切自然。
三是關懷型,給匆匆過客以莫大的精神鼓舞。明代,從廣州到佛山途中有一座明末僉都御史李待向出資興建的涼亭,他在亭柱上親書對聯:“不費一文錢,過客莫嫌茶味淡;且停雙腳履,勸君休說路途長。”關心之情頗能消疲解乏。紹興的駐蹕嶺涼亭對聯云:“一掬甘泉,好把清涼澆熱客;兩頭嶺路,須將危險告行人。”品讀親切和藹的聯語,長途跋涉者頓感疲勞驟減。湖南邵東縣黑田鋪康阜嶺涼亭內有一副亭聯以通俗多情的語言,道出了挑擔者翻山越嶺謀生的艱辛:“上嶺難平氣,下嶺氣難平,暫坐數分鐘,平平氣;抬夫欲息肩,挑夫肩欲息,緩行幾步路,息息肩。”湖南祁陽浯溪涼亭聯則似老者諄諄而囑:“后會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語;前程無限,向前須問過來人。”筆者記不得哪座山上,有副涼亭對聯寫道:“那條窄路兒且須讓一步;他過不去,你怎過得去?這種重擔子也要任幾分;我做不來,誰又做得來?”大白話中充滿關懷體貼之情。
四是哲理型,讓人們在賞聯中得到人生啟迪。安徽休寧縣一條大道旁有座涼亭,亭聯寫道:“南南北北,總須歷此關頭,且望斷鐵門限,備夏水冬湯,應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上天下地;東東西西,那許瞞了腳跟,試豎起金剛拳,擊晨鐘暮鼓,喚醒眼手鼻舌心意六道眾生吃飯穿衣。”這副長聯引入禪家用語告訴世人,即使是神仙菩薩,也跟凡人一樣都離不開吃飯穿衣。貴州省貴陽城外圖云關,關踞高山,通衢要道的岔口有個涼亭的亭聯狀物寫景,寄寓著人生哲理:“兩腳不離大道,吃緊關頭,須要認清岔路;一亭俯視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趕上前人。”福州有一條叫“茶亭”的古街原有茶亭,亭后蓋有大戲臺,過路人至此,飲茶看戲不亦樂乎。清代咸豐年間舉人楊浚題有亭聯:“南北兩途往來憑解渴;古今一樣善惡看收場。”人們品茶賞聯,接受哲理熏陶,誠可謂益處數得。涼亭對聯中,最有名且富有哲理的當數清代名士宋湘題于粵贛交界處梅嶺涼亭的長聯,上聯勸人拋棄功業:“今日之東,明日之西,青山疊疊,綠水悠悠,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心潭欲壑,力兮項羽,智兮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忙什么,請君靜坐片時,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閑處且安閑,莫放春秋佳日過。”下聯勸人淡泊名利:“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擾擾,驛路迢迢,帶不去白璧黃金,留不住朱顏皓齒,富若石崇,貴若楊素,綠珠紅拂終成夢,恨怎的,勸汝解下幾文,沽一壺猜三度四,遇暢飲時姑暢飲,最難風雨故人來。”
五是抒情型,使游客在品聯賞景中心情愉悅。江西九江市中心的甘棠湖畔有個“浸月亭”,是游人品茗佳處,亭聯不但對仗工穩,而且獨具特色:“不問石硯羊毫,一樣染成煙雨景;且把玉壺雀舌,幾番吟到月浸亭。”臺灣臺北新公園有個涼亭是人們品茗弈棋佳處,亭聯寫道:“弈局似長安,一不留神成浩劫;園林亦祗樹,且來歇腳喝杯茶。”筆者在南方某風景區看到過一座涼亭的亭聯寫得也很含蓄:“無價風光易得;有情茶味難尋。”五岳之一的衡山半山中有個“紅茶亭”,亭聯曰:“紅透夕陽,好趁余暉停馬足;茶烹活水,須從前路汲龍泉。”品賞亭聯,令人心曠神怡。風光秀麗的福建東山島塔嶼是我國著名四嶼之一,嶼上有個精美玲瓏的“半山亭”。置身亭中,近觀花木迷眼,遠看海景旖旎。嵌字亭聯準確地描繪了周圍景觀:“半嶺小樓泉石崖花云外賞;山亭遠眺風帆沙鷗日邊來。”
華夏大地幅員廣闊,涼亭星羅棋布,涼亭與對聯這兩種國粹的結合,“合成”了世間難尋的國粹,構成一道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線。
(責編澤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