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作價:銷量越大,破壞越大
傳統銷售渠道是多層級渠道模式,產品銷售從上級經銷商到下級經銷商層層批發。這種層級式渠道問題在于:
1.水平沖突和垂直沖突頻繁發生,渠道上下游之間缺乏信任,經銷商網絡毫無凝聚力可言。
2.市場組織由大經銷商掌控后,廠家難以控制渠道,竄貨、降價競爭現象頻頻發生。
3.經銷商相互利用價格折扣砸價競爭,產品利潤空間難以維持,挫傷經銷商的積極性。
4.產品利潤空間的喪失,使得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
就這一渠道模式,國外一位企業家曾說:在銷售過程中,我對“欺負老實人”很反感;狡詐者猖獗,玩弄手段,喪失誠信,最后造成“乖巧”盛行。雖是經銷同類產品,但是小規模、缺乏實力的經銷商不得不以定價或以定價的九折來購買;而大型的、有實力的經銷商能夠以不到定價4折的價格購入。這實質上是一種弱肉強食的不公平現象。給廉價傾銷的經銷商更加低廉的價格,其實是在誘使其低價傾銷,惡性循環一旦開始,就會引起大范圍的價格混亂,渠道體系崩潰。銷售量最大的經銷商,往往也是對市場破壞最大的經銷商。
抄了經銷商亂價的后路
層級式的渠道模式,實質上是利潤的分配模式:上一級的經銷商由于進貨量大,可以獲得更多的價格折扣;它從自己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分配給下一級經銷商,讓下一級經銷商幫助自己實現銷售。在這樣的體制下,廠家給出的較高折扣,卻成·級經銷商獨占的資源,使其獲得組織市場的權力。有了權力,有了資源,卻沒有制約或制約很弱,那么一級經銷商自然能在市場上為所欲為。
但是一旦經銷商失去了這種價格優勢,它也就失去了組織市場的能力。由此引申出“價格與銷量無關”的渠道模式。
“價格與銷量無關”的銷售思想是:無論銷量如何之大,都不能成為降價的理由。比如一種搶手的機器,無論是15臺還是l萬臺,它的折扣都是70%。銷售一臺若有3000元的毛利,銷一萬臺便是3000萬元。銷售一萬臺的經銷商,其每一臺的銷售費用一定相當之小。大量銷售的利益不是在這種平等的價格體制中體現出來了嗎?與調整折扣高低相比,銷售價格適當穩定下來,不是對經銷商更有利嗎?
“價格與銷量無關”的理念,是對傳統的批量作價定價法的顛覆。它要求由廠家用統一的價格組織市場,經銷商不分大小,不分銷量大小,不管區域差別,以同樣的價格供貨。
由于產品失去了多級分銷的價差勢能,“價格與銷量無關”的銷售政策必然要求對渠道進行扁平化改造。廠家要加強對渠道的管理,特別是延伸管理經銷商的客戶,才能穩定住市場價格體系,維護經銷商銷售產品獲得合理的利潤,保證經銷商銷售的積極性。
改造大經銷商足第一步
“價格與銷量無關”是向大經銷商發出了一個信息:或者接受渠道扁平化改造,或者提前出局。這必然招致大經銷商的激烈反對。
大經銷商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它能夠做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銷售區域比較廣。他們以批發為主,依賴下層經銷商來實現銷售。如果用“掌握終端客戶數量和質量”來衡量經銷商的價值,大經銷商未必有更多的優勢。
地市級經銷商雖然規模較小,但是他們實實在在地做直接客戶,掌握著終端客戶。長久以來,地級經銷商對上級經銷商的利潤“盤剝”抱怨甚多,實行“價格和銷量無關”策略,與廠家直接合作,降低了進貨價格,提高了利潤空間,廣大地級經銷商必將積極響應。
同時,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地級經銷商感受到廠家的重視,對廠家的忠誠度也大幅上升。有了廣大地級經銷商的支持,大經銷商的反對便不能構成威脅。
通過渠道改造,合作的省級經銷商改造成市級經銷商,取締拒不合作的省級經銷商,廠家渠道管理直接下沉到市級經銷商。
此時,渠道結構變成:廠家——市級經銷商——用戶。這使得廠家的觸角直接伸到渠道終端,通過控制渠道終端,能夠管理到直接客戶,從而控制市場。
對竄貨釜底抽薪
完成了大經銷商改造后,市場分區域銷售,廠家統一了價格體系,才能有效控制竄貨。
1.通過渠道扁平化,減少渠道層級和產品流通的環節,廠家通過對產品的物流狀況進一步掌控,控制竄貨的能力得到了加強。
2.“價格與銷量無關”政策統間的商品價格,竄貨失去價格勢能,就容易管控得多了。
3.“價格與銷量無關”的政策運用,使得經銷商更加專注于對直接客戶的銷售。渠道改造后,取消了上級經銷商對下級經銷商的利潤盤剝,拓展直接客戶群體成了經銷商增加利潤的來源。
4.摒棄“大批發”為主的銷售模式,使得渠道大量庫存得到有效控制。經銷商可以根據實際銷售,制訂自己的進貨計劃和庫存狀況,不必為價格折扣而大量壓貨。而大量壓貨的消失,讓廠家和經銷商從高度經營風險中解放出來。由于沒有巨大的庫存壓力和無休止沖量的欲望,經銷商對竄貨也失去子興趣,竄貨的主觀動力也削弱很多。
避免渠道內部價格戰
渠道內部的價格競爭對廠商的殺傷力都是巨大的。“價格與銷量無關”的政策,不只是統一了廠家給經銷商的供貨價格,還制定了一套價格體系,包括廠家給經銷商供貨價格、經銷商批發限價和零售限價;同時還包括價格監控管理體系,以避免渠道內部的價格競爭和低價傾銷行為。
由于統一了經銷商的進貨價,取消了價格折扣,經銷商要想砸價銷售就得損失自己的利潤,得不償失。而廠家根據統一的市場銷售限價等政策來管理經銷商,查處那些違規的經銷商,控制經銷商的降價沖動,使得經銷商的價格戰不至于愈演愈烈。
“價格與銷量無關”的政策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市場價格體系,確保經銷商有合理的利?閏空間,也穩定了廠家自己的獲利水平。在此基礎上,廠家引導經銷商將精力投放到市場開發上,而不是在傳統的老市場上拼得你死我活,從而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延長產品生命周期。
獎勵不只看銷量
“價格與銷量無關”的政策,在激勵經銷商方面還必須配套各種獎勵政策,建立起新型經銷商體系。在這種銷售模式下,廠家獎勵經銷商的依據不再僅僅是看銷量,更多的是考察經銷商的銷售行為。廠家可以根據經銷商的銷售量和銷售行為來分類,分別給予不同的獎勵。如根據經銷商表現設立不同的層次以區別獎勵:
簽約經銷商:與廠家簽約,承諾完成一定的銷售量。
安心店:在考核期內,無銷售假冒代用品記錄;售后服務無投訴和重大問題;無竄貨行為。
金牌經銷商:銷量進入全國排名前100位,完成年度銷售任務,在考核周期內無竄貨記錄和低價傾銷記錄;無銷售假冒代用品記錄;不銷售競爭產品。
安心店和金牌經銷商首先是簽約經銷商。在評上安心店和金牌后第二年,經銷商可以享受更多的銷售支持,同時也會享受更多的年終獎勵。其中,安心店的獎勵比簽約經銷商增加10%,金牌經銷商增加20%。
通過這些經銷商激勵措施,在鼓勵經銷商增加銷售的同時,更多地鼓勵了經銷商正確的銷售行為,維護了市場的有序發展。編輯:王 晨 wdc300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