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技術革命浪潮的興起。網絡時代的到來,推動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信息處理方式的深刻變革,也引發了21世紀人類信息領域的強烈震撼。應對挑戰,人類在吸取、整合、利用網絡信息的同時,開啟了網絡時代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嶄新課題,從而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增添了全新的開拓領域。
關鍵詞:信息技術革命;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0.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6)02—0139—02
在人類從20世紀跨入21世紀之際,現代信息技術與國際瓦聯網的迅猛發展,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將人類推進到信息大變革的時代。網絡環境是21世紀的一個時代特征,正在影響和改變、而且還將迅速而劇烈地影響和改變人類的整個歷史進程。可以預料,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網絡對人類生活方式乃至整個人類生存狀態的影響,無論是在深度還是在廣度上,都將進一步增強。它必將對人類資源保障系統的建設構成挑戰,也必將引發人們對新型的現代化的資源保障系統的深入思考,迫切需要人類變革傳統資源保障的觀念和做法.在繼承與創新、吸收與整合的基礎亡,加快資源保障系統建設,以適應21世紀人類對信息和資源的需求。
一、網絡時代帶給信息接收、存貯和處理方式的變革
1.信息獲取和閱讀方式的變革
回顧人類走過的歷程,信息的獲取和閱瀆方式,經歷了從占老走向現代、從腐朽走向神奇的過程。計算機和基于Internet的信息技術,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徑,同時也在逐步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這些都必將深刻地影響圖書情報工作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人們借助于Internet町以通過電子郵件、遠程登錄服務、文件傳送、新聞服務等多種方式獲取信息。總之,從技術上來說,只要擁有一臺接人Inlcrnet的電腦,人們就町不出家門,只需用雙手敲擊鍵盤,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大量的信息。電子文獻和網上資源的大量涌現.也在逐步改變著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從閱讀內容來看,電子文獻和網上文獻可以是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多媒體電子化讀物,這比媒體形式單一的傳統文獻有著更為強悍的生命力。
2.信息記錄和存貯方式的變革
人類在感知世界、接受信息上,不斷經歷著深刻地變遷。為了表達所接受的信息,人類逐漸在實踐中產生了語言。為了能夠記錄信息,人類又逐漸由繪畫發展出了文字。又伴隨紙的出現,從此筆錄書寫方式成為主要信息記錄形式。在隨后的一千多年里,人類一直主要依靠在紙上書寫文字來進行信息記錄和存貯。也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圖書館產生了。計算機出現以后,人類的信息載體和信息記錄方式又有了一次重大的變革,逐漸演變出電子型文獻。隨著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一切文字、圖象、聲音都可以以數字化形態加以保存和傳遞。尤其是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徹底打破廠紙型文獻的壟斷地位,圖書館文獻資源逐步向數字化信息資源方向發展。
3.信息管理和檢索方式的變革
信息管理和檢索是信息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的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環節。文獻資料的分類和檢索對圖書館來說至關重要。分類編目和檢索的方式直接關系到信息的管理和服務水平,關系到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效率。千百年來,人們為此想出了許多辦法,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手段,于是圖書館的文獻分類管理方法和信息檢索技術便逐漸發展起來。在計算機普及以前,主要靠手工檢索方式,費時費力,準確性差。當涉及復雜問題時,常感到猶如大海中的一葉扁舟.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隨著計算機系統技術與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諸如計算機穿孔卡片檢索系統還沒有被普及開來.就很快被磁帶檢索系統所取代。因此從現代人的視角來看,磁帶檢索系統是第一種具有完整的自動化特征的汁算機檢索系統。
4.信息復制和傳遞方式的變革
人類記錄、復制、交流和傳遞信息的方式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人類最原始的表達信息的方法是用聲音和形體動作。因此,人類最早的信息傳播是通過口頭語言和形體舞蹈來進行的。文字發明之后,人類借助書面文字記錄來傳遞信息。早期文獻的復制方法,主要是人工手抄,在紙張普及之后,拓摹和雕版印刷成為主要的文獻復制方式之一。這一變革,導致圖書館文獻入藏量呈增長勢頭、規模開始擴大。在信息傳遞方面,早期是以耳聽口述方式進行傳遞的,后來有了文字,人們用步行或騎馬的方式傳送文書,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在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傳遞、復制已經是很難區分的,信息瀏覽的同時也就是信息傳遞和復制的過程。
5.信息咨詢和服務方式的變革
網絡環境是21世紀的一個時代特征,或者說網絡環境是時代社會的信息咨詢、信息傳播、信息獲取的一種表現形式。網絡化的出現對社會的信息化進程是個有力的推動。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各行各業都在調整自己的方位,尋求出路。身處社會文化教育服務業的圖書館,更要深入研究信息咨詢網絡化服務的問題。
信息從內容上大致可分為消息型與知識型,圖書館以收藏文獻為主,因此它的信息大多數屬于知識型,近年來隨著圖書館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消息型信息逐漸增多。所以開展網上信息咨詢服務,對于圖書館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嘗試。要實現這一飛躍,就必須研究和利用新的手段和方式。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的信息咨詢與發布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方式。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已走出封閉的小圈子,尤其是高校圖書館更是加快了開放性的步伐。
二、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現代信息技術革命,使得網絡發展成為世界上覆蓋面最廣泛的全球信息網,為大力開發和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提供了可能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網上蘊藏著極大的信息資源,已成為現代圖書館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開發和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深化和拓展圖書館服務,是當前圖書館面臨的亟待探索的課題。
1.信息資源建設和信息服務
(1)信息資源建設的基本途徑
為了迅速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全面提升網絡信息化在圖書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變革傳統信息貯存、交流和使用的效率,從采集、加工、生產信息產品到提供利用完全數字化,必須做到:第一,加速基礎設施建設,為開發和利用資源創造硬件條件。要建立真正開放的并能快速調度多個分布式資源庫群的網關。第二,加強各類型的數據庫建設。包括索引數據庫、文摘數據庫、事實數據庫、書目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和混合數據庫。第三,選擇網絡信息資源補充館藏,解決購書經費緊缺的矛盾,加強虛擬圖書館的建設,以此不斷延伸館藏資源。第四,對經過評價而選擇收藏的網絡信息資源要進行書目控制。以適應網絡信息資源太多,變化太快的矛盾。
(2)信息服務基本方向和任務
網絡時代的迅速流行和廣泛應用,導致圖書館的用戶需求模式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使得用戶量大幅度增長,加之用戶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渴求,促進圖書館的服務觀念、信息服務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變革。信息服務手段是否自動化,信息服務形式是否多樣化,信息服務對象是否全球化,信息服務人員素質是否高層次化,成為衡量圖書館地位的高低與作用大小的決定性因素,而不在是以館舍的規模大小和館藏量的多少為標準。這就要求信息服務上必須做到:第一,信息服務要向電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為更新信息服務搭建一個嶄新的平臺。第二,信息服務向多樣化、增值型發展,進一步加強對信息的深度開發和利用。第三,充分利用圖書館網頁為讀者提供網上服務,實現信息服務的社會化、全球化。第四,積極探索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開展多種個性化的特色服務,從而改變多少年來借與還千篇一律的被動服務模式。第五,提高信息服務員的服務水平,端正信息服務的態度,不斷爭取優勢地位和主動權,提高自身的吸引力。第六,建立一支適應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建設和信息服務要求的現代化技術隊伍。
2.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應用
(1)網絡信息資源選取。
網絡信息資源中相當一部分未經過濾,內容混亂,準確度低,只有對資源進行考察、篩選、規劃、配置與組合才是適合圖書館讀者使用的。因此要豐富圖書館館藏,必須在網絡環境下,針對網絡信息資源特點以及圖書館實際情況,進行信息資源的選取,不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網絡信息資源作為開發和利用的對象,而是先要確定圖書館開發網絡信息資源的重點,結合館藏信息資源建設以及讀者特定需要和范圍,進行開發和利用。從而避免重復、雷同,避免重復勞動,實現網絡信息資源高度共享。
(2)網絡信息資源組織。
網絡信息資源的建設基本上仍處于無序、分散狀態,各種信息源,各類信息網站、成千上萬頁分別從不同角度和目的出發,分布、傳播著無法數計的信息,且類型多,文字雜亂,必須經過整序和加工,才能成為有用的信息資源。圖書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仔細分析讀者構成與信息需求,確定網絡信息資源開發的范圍和利用的重點,按照方便用戶檢索的原則,用用戶熟悉的語言組織起來,向用戶提供這些資源的分布情況。通過組織挖掘網絡信息資源,編輯這些導航系統,使其成為館藏的補充資源,不屬我有,勝似我有。
(3)網絡信息資源書目控制。
隨著網上信息資源數量急劇膨脹,圖書館編目對象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文獻,如何對網上信息資源進行組織與書目控制已經引起廣泛的高度重視。在傳統的圖書館中,每一種文獻必定存貯在某一固定的位置上,編目必須為用戶指明其存放位置,如索書號。在網絡環境下,網絡信息的組織是一種分布模式,資源的實際存貯位置與檢索場所相距可能十分遙遠,其信息對象可能并不存貯在一個地方,而可能是分布在不同的服務器上。因此網絡信息資源的選取、組織和控制,目前還有許多難點尚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