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經濟可以營造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為全體社會成員提高經濟創造力提供一個平臺,使整個社會能實現財富的迅速聚集和飛躍發展。網絡經濟的興起已經對現代企業的研發、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網絡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完全有可能改變現代企業的基本商業運作模式,動搖在工業時代業已成為經典的戰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網絡經濟;現代企業;發展;影響
中圖分類號:F27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 2234(2006)02—01}99—02
一、網絡經濟的經濟功能
所謂網絡經濟,就是生產者與消費者通過因特網絡聯系而導致的經濟活動,其特征是以信息產業和服務業為主導。網絡經濟可以營造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為全體社會成員提高經濟創造力提供一個平臺,使整個社會能實現財富的迅速聚集和飛躍發展。
從經濟學意義上看,互聯網技術對經濟活動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網上交易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經濟活動成本,即互聯網技術可以使我們少花錢。對我國這樣一個缺少資金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的這項功能就顯得尤其必要。互聯網可以降低成本是從三個方面實現的:一方面它町以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研究者確信,與傳統的交易方式相比,網上交易的成本至少比原來減少50%。第二方面是減少企業的信息成本。耳聯網上的信息具有互動性、公開、免費的特點,企業利用這一特點可以自由地發布自己的相關信息,并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就可以大幅度地減少企業用于信息發布和搜集、處理等方面的費用,減少企業在信息處理方面的重復投資。第三方面是它可以降低企業內部的經營成本,減少企業內部的決策環節,節約甚至于省略企業用于采購和推銷的費用。這一功能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是網上交易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這不僅僅是因為網上交易供需雙方的信息是充分的,還因為耳聯網技術可以把多家供方和需方集合在一起,形成集合競價的局面,從而發現一個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對某——個企業來說,互聯網技術可以使一個企業同時與多個買方或多個賣方談判,形成類似于拍賣和競標的叫價形勢,從而使企業的產品獲得一個合理的價格。互聯網的這一功能可以解決我國某些行業如醫藥行業的畸形價格問題。
三是網上交易具有風險規避功能。互聯網的虛擬性質使不僅具有現實交易的功能,還具有預約交易的功能,并能把實物交易和合同交易結合起來,把交易和投資結合起來。這樣能使網上交易者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場風險。這一功能對一些市場風險較大的產品,如農產品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網絡經濟對現代企業管理與發展的影響
目前看來,網絡經濟對現代企業的影響至少可以簡要地歸納地為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成長方面。進入網絡時代,人們正由穩定的尚品供應壟斷者主宰的經濟轉變為臨時的商品供應壟斷者主宰的經濟。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銷售正在讓位于大批量定制。
因此.網絡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焦點不再集中誰的科技更優良,誰的規模更強大,誰的資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誰最先發現最終消費者,并能最先滿足最終消費者的需求。誰最先順利地為消費者提供了其所需的商品或服務,誰就是成功者。這里并不是說企業可以忽視發展科技,而是要把技術研發看成是工具、手段,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是目的。
2.企業生產組織方式。在因特網的支持下,傳統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所謂“虛擬垂直一體化”就是對這種新的生產組織方式的描述。這種生產組織方式以國際品牌為龍頭,通過廠委托制造(OEM)的方式把生產過程分包給下游廠商,其極端的形式是全部產品均為外包生產,品牌公司只負責設計和營銷。此外,我們還應該意識到,在網絡經濟中,企業大小的意義在減少,因為進入虛擬市場的門檻很低,任何個人都能夠通過網絡與大企業同樣好地向全球市場提供非物質產品,既不需要自己擁有生產設備,也不需要擁有銷售網絡。
3.企業經營方式。以網絡化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將極大地改變傳統的企業經營方式,擺脫常規的交易模式和市場局限。其間,一些傳統的規則和慣例的確會發生變化。因特網可以使企業通過供應鏈管理(SCM)急劇降低成本,將客戶關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進入企業原來因為地理條件而被排斥的市場,創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終重新界定它們所經營的業務的本質。
4.企業組織結構。網絡經濟使企業經營管理的手段得以創新,從而使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事實上,在信息化、網絡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企業運行的環境呈現復雜多變、無法預測的趨勢,工業經濟條件下的金字塔式層級管理方式和組織結構越來越難以適應;另一方面,同樣在快速發展的信息、網絡技術又為應對這種趨勢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手段,推動著管理方式和組織結構的創新和發展。在企業組織結構方面,工業經濟時代嚴密的企業層級制組織理所當然地受到沖擊,而在信息和網絡技術的強大支撐下,非層級制正呈如魚得水之勢,具體表現為網絡化、扁平化、柔性化和分立化等基本趨勢。運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能夠提高企業的組織效率,使減少管理層次和管理職能部門成為企業改革與調整組織結構的新時尚。
5.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將會使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進一步電子化、信息化,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技術的變革。基于信息和網絡技術的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斷開發出來,使企業的內部機制和管理更為高效、協調和及時。通過因特網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形成內部的高度整合是企業信息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上網尋找客戶、擴大新的銷售渠道,形成新的管理職能。第三步是對價值鏈或供應鏈進行全面整合,實現電子化管理的高效運作,使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發展實質性變化。最后是通過網上銷售擴大相關的服務范圍,使企業的經營管理進一步完善。
三、中國企業要適應網絡經濟發展就必須實行制度創新
我國在網絡經濟時代,根據我國國情進行相應的制度創新就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筆者認為,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既要主動抓住機遇積極融入,又要穩妥地防范風險和躲避陷阱。一般說來,近期要以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以電子商務為突破口,結合企業信息化戰略和對傳統運作方式的改造,促進自身結構的優化升級,適時推動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和經營模式創新。具體的,模式我國發展網絡經濟應該在以下方面進行制度創新:
一是交易模式的創新。鑒于我國商務活動中信用不健全和絕大部分企業缺乏資金和高素質人才的狀況,我國不適合發展直接的B2B和B2C模式,而應該大力發展中介性質的交易平臺,更多地建立網上批發交易市場,通過中介機構的服務和管理,減少企業的交易風險。同時只要具備上網條件的企業都能夠上網交易,從而節約企業的設備投資,減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并允許企業自由選擇網上交易和網下交易,將傳統交易和網上交易相結合,使傳統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相結合。
二是分工制度的創新。互聯網技術雖然實現了信息在全球的即時溝通,但是任何一個企業和機構都不可能具備管理如此龐大的沒有邊界的市場的能力,企業必須有自己的邊界,市場也必須有自己的管理范圍。因此,在網絡經濟時代更要強調專業化分工。首先是網上交易市場之間的專業分工。要根據產業和行業特點建立一些專業化的網上交易平臺,每一個交易平臺都是一個專業化的批發交易市場。如農產品交易市場、圖書交易市場、藥品交易市場、化工交易市場等等,并根據市場和地區差別不斷細分。其次是交易環節之間的分工。考慮到我國企業之間技術水平、經濟實力、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應該允許網上交易和網下交易的結合和分工。能夠在網上實現并能節約成本的交易環節,就應該在網上實現;如果不能夠在網上實現,或是網上實現的成本高于網下實現的成本,就應該在網下實現。
三是組織制度的創新。作為中介性質的專業化網上批發交易市場或平臺,必須通過組織制度的創新來確立專業化的網上市場的邊界,這樣一方面是為了確立最佳的經營規模,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是通過設置邊界,建立一個市場準人制度,使進入網上交易的企業或團體在接受服務的同時,能夠遵守相應的規則,從而從組織制度上保證網上交易的安全。根據目前的網上交易情況,最適用的組織制度是會員的制度。它通過資格準入、會員費、會員制管理等手段,控制市場的規模,減少市場的風險。
四是流通制度的創新。網絡技術再怎么發達,也只能是實現信息流和價值流的網上傳遞,而不能取代傳統的實物流,實現所謂的“網絡化生存”。目前一些網站所熱衷建立的物流配送體系,是網絡經濟時代的“大而全”和“小而全”,有悖于互聯網技術節約成本的精神,也違背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的要求。因此,在網絡經濟時代的流通領域,企業在信息交流和價值交流上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的同時,在實物流通領域更要借助傳統的資源,并根據網絡經濟所要求的快速、節約、安全的特點,對傳統的流通資源和流通渠道進行重新整合,在流通領域實現制度創新。
五是金融服務制度的創新。針對我國目前商貿活動中信用缺乏的狀況,銀行應該介入網上交易,進行金融產品的創新,實現網上支付安全,杜絕網上交易的欺騙行為。對于銀行來說,通過與網上交易平臺的聯接,可以更穩定地占領市場,更有效地監督客戶的經營狀況,保障銀行的資金安全。
不同行業的企業、不同規模的企業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或選擇自己的信息化、網絡化管理模式、商業運作模式,并通過與不斷變化的網絡運作環境相適應的多檔次技術和經濟組合,完成循序漸進地、從基礎到高端地分階段、分步驟發展過程。那么,我國企業與網絡經濟的結合大體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第一個步驟,部署企業的網絡基礎設施,搭建企業網絡,為構建企業電子信息管理和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基礎硬件、軟件環境;第二個步驟,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網上協作環境,即通常所說的辦公自動化,滿足信息的共享和及時上傳下達的要求,實現高效率的網絡協同工作。二要建立企業外部網站,從而加強企業的內部運轉效率,及時對內、對外發布信息;第三個步驟,建立企業的核心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最典型的系統是企業資源規劃管理(EPR);第四個步驟,建立針對企業經營三個直接增值環節來設計的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和產品研發管理(PLM)等。
編輯/金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