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鼓勵支持民營資本參與到國家的經濟建設中來,享受“國民待遇”已成為大勢所趨,但是其中的某些民營資本在經營中還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引發了許多的社會問題,影響了民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對此,國家必須采取得力措施,在調動和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積極性的同時,對其經營行為予以規范。
關鍵詞:民營資本;煤礦;投資者
中圖分類號:D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6)02—0030—02
國務院于2005年2月19日通過了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針對當前國家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結合我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的有利條件,對當前如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市場準人、財稅金融支持、社會服務、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企業自身素質的提高、對企業的監管、相應的指導和政策協調七個方面做出了詳細的闡述,使得民營資本的發展真正步人了正軌。同時,近些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和民眾為民營資本的發展所做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民營資本理應與外國資本一樣享受“國民待遇”。但是,在最近的所見所聞中,使我對如何規范民營資本的全面發展,產生了一些思考。
一、目前民營資本進入煤炭這個重要能源的開采所帶來的問題
對于溫州商人在山西投資煤炭產業,可以說是走在政策的前沿了。他們主要是通過私下承包(或稱買斷)礦井經營權的方式投資的。也就是說,煤礦名義上的法人仍是當地縣或鄉政府、企業及個體老板,而實際經營管理者是溫州籍投資者。目前在山西由溫州籍投資者經營的中小煤礦有300多個,累計投入資金約30億人民幣,年總產量約2000萬噸,占山西煤炭年產量的4.5%,全國的1%。而且這些中小礦每噸煤的開采成本在30元左右,而最便宜的原煤出售價格也在100元/噸以上,最貴的洗精煤已賣到500元/噸左右,單位產品毛利率遠遠超過100%。所以不論資本投入多大,溫州籍投資者一般2—3年都能收回成本,由此可見其中的豐厚利潤。
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投資者,一方面,響應國家的政策,帶動了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為自己的閑置資本找到了好的出路,創造了不小的利潤,同時,也有利于自身以后更好的發展,是一件雙贏的好事。然而,長期以來,在一些中小煤礦頻繁發生的礦難,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2005年7月2日,在山西省寧武縣陽方口鎮賈家堡煤礦又發生了瞞報礦難死傷人數影響極度惡劣的事件。據報道,7月2日發生在山西省寧武縣的瓦斯爆炸事故調查工作,獲得驚人發現:除已經公布的19名遇難礦工外,礦主還瞞報了17名礦工遇難者的消息,并將這些遇難礦工的遺體轉移到數百公里外的內蒙古。據了解,發生爆炸的賈家堡原接替礦井原本就是一個非法建設、非法生產、證照全無的礦井,由浙江投資者侯麗芳的丈夫陳治芬與賈家堡煤礦在2003年簽訂承包協議,承包期為10年。更令人痛恨的是,這些投資者除了主動給一些遇難者家屬每家至少20萬元賠償外,還將900萬元交到當地政府,作為事故善后費用。目的只為了能夠盡快的恢復生產,以攫取更多的利潤。
面對這樣的民營資本我們還能讓它享受“國民待遇”嗎?類似這樣的民營資本進入行業隨意行事,不但不會給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任何效益,還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給煤炭行業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這樣的民營資本進入煤炭資源的開采至少暴露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自身安全意識淡薄,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對于煤炭這種高危險的行業,做好安全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然而,我國每百萬噸煤死亡率比俄國高11倍,比印度高15倍,比美國高182倍。這讓我們感到震驚之余,也看到了煤炭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
就目前我國的情況來說,即使是國有的大中型煤礦在安全生產方面做的也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機械化程度低、科技貢獻率低、煤炭科研經費低、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低、安全技術和裝備水平低,再加上最重要的管理方面的問題。因此,對于這些民營資本在短期內投資的中小煤礦來說,也就更加勉為其難了。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們雖然知道煤礦的高危險性,但是,很少有切身體會到其中的重要性和復雜性,為了高額利潤他們鋌而走險;另一方面,安全生產的投入很高,對于他們來說,這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最終引發礦難是遲早的事情。
(二)資源利用率極低,對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在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迅猛增長,但是能源開采過程中的資源利用率低與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已經十分的嚴重。當前,煤炭開采中的挑肥揀瘦、人為丟棄現象嚴重。有些礦區煤層厚5—6m,如果采用分層開采工藝采區回采率可以達到80%以上。但有的企業一味追求暫時的經濟利益,只采中間的4m左右煤層,其余1—2m舍棄,有的礦采用落后的炮采技術,只能開采2m左右,丟棄的煤炭資源更多。還有一些煤炭企業,將按規定應該開采的薄煤層人為地評估為“非經濟可以采量”,從資源儲量中注銷,“名正言順”地棄而不采。我們暫且不說煤炭在利用過程中造成的嚴重污染,僅煤炭生產本身而言,就包括礦井、露天開采對地表的破壞、生產過程中“三廢”對環境的污染和煤炭貯存、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對水資源的破壞等。2005年6月10日的《今日說法》就曾經報道了貴州北部的一個叫老房子的偏僻的村莊,那里的村民長期以來一直靠一股泉水生活。但是在2001年,由于附近的一家煤礦開始進行采礦活動,造成這股泉水斷流,使當地村民的生活遭到嚴重損害,其中的原因就是由于煤礦濫采亂挖造成的。民營資本進入煤炭資源的無序開采,造成相關資源和環境的破壞,并給當地人民群眾帶來的直接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三)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中造成不良的政治影響
據了解,賈家堡煤礦原本就是一個非法建設、非法生產、證照全無的礦井。由此可以推測,這些投資者在投資之初根本就沒有與煤礦的所有者就煤礦的合法性問題提出異議,從這些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雖然他們明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也知道后果的嚴重性,但是,到具體實施之時,在巨額利潤的驅使下,心存僥幸,對于那些違法行為沒有深刻的認識,借助鄉鎮政府對煤礦的所屬權,運用非正規手段,為自己的非法開采套上了“合法的外衣”。
同時,在事故發生以后,不但沒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如實地上報事故的傷亡人數,盡快地解決問題,而是繼續知法犯法,竟然瞞報傷亡人數,而且經過火化以后移尸到外省,簡直就是見利忘義,沒有一點人性。據事后調查人員了解,他們為的是降低死亡人數、減少事故責任,以便能繼續開這個礦。
二、進一步規范民蕾資本在煤炭開采中的幾點建議
(一)對民營資本的投資者進行專業的培訓教育,減少他們在經營中的盲目性
煤炭屬于國家重要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就人均煤炭資源占有率來講,我國屬于還處于短缺狀態。保護煤炭資源、高效均衡開采應該是我國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的原則。由于煤炭開采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投資的巨大和相當的風險,對此,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大宣傳力度和政策引導,使有意于投資煤炭開采的民營資本,對煤炭行業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與此同時,在他們進入之前,進行系統的學習和培訓,重點強調煤炭的安全管理、開采技術、地質狀況、投資風險等方面,使他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
(二)完善民營資本進入的具體規則,規范其依法開采、依法經營
一段時間以來,煤炭事故高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小煤礦的私挖濫采造成的,國家也相應地出臺了限期關停小煤礦的決定,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事故發生率。但是,像這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尤其是在當前民營資本大量進入的情況下,因此,我們必須結合實際,在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制定民營資本投資煤炭開采的準入制度,從根本上消除他們為追求高額利潤而心存僥幸、盲目投資的心里。同時,也要制定措施杜絕地方政府以包代管、追求政績的行為。
(三)國家和當地政府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監管,即時清除違反“游戲規則”的參與者
在完善了煤炭開采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后,最為重要的是要有效地貫徹執行,否則那些法律法規就是一紙空文,毫無用處。這就需要:一方面,有關政府部門要監督投資者認真自覺地執行法律法規,依法經營;另一方面,對于那些知法犯法、無視法律法規存在的投資者要依法予以嚴懲,絕不姑息遷就,使其付出巨大的違法成本。國家要加大依法監管的力度,完善各級煤炭安全監察部門異體監督、獨立執法的機制。確保各種所有制經營下的煤礦都能夠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促進煤炭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結論
當前,我們迫切需要鼓勵和扶持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形成國有資本、外國資本優勢互補,更好地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從以上列舉的問題中可見我們在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各方面予以更多的關注和引導。能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民營資本參與煤炭行業開采相對較早,但是其中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嚴重影響了煤炭的安全生產和國際聲譽,因此,需要我們加強在實踐中不斷地創新和探索,全面提高民營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使其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