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為學書之本,變化是立書之基。胡成彪先生認為要提高自身的藝術水平,就必須用“心”去寫字,在廣泛的愛好中陶冶情操,用高尚的道德品質為書法拓寬道路。因此,胡成彪先生的書法作品均不以奇巧炫世,不以粉黛媚人。他用筆逆側鋒并用,得心應手;使轉果斷。變化自如,結體寬博坦蕩,縱橫有象;通篇生氣勃勃;用墨潤燥相間,濃淡適宜,其飛白處,枯而不燥。疾而不浮,頗得“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之妙。他在創作中,一貫堅持力避局促,追求高雅博大;追求超邁壯美,力避矯情,追求自然天真。
胡成彪先生在部隊工作數年,轉入地方,為官,為人、為書一個“正”字可也,和胡成彪先生的交往的人,都為其思悟敏銳、識見深遠和汲古得今的博學胸襟所感嘆,更為他的“正”所折服。胡成彪先生書法境界的形成,與其說是他長期對各種字體、筆法長期浸淫,并加以選擇的結果,莫不如看作是其心正抄筆以及獨到的審美感受。豐富的想像力相互作用的產物。他著眼于書法的本質要求。特別重視書外功夫的錘煉,從大的文化藝術層面上對書法去作深層次、全方位的詮釋。
悟傳統文化之真諦,師自然造化之神韻,以柔翰寫精神,憑墨彩抒胸懷,心正筆自雅,變化顯神機。這是成彪先生的書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