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書(1866—1936),字云軒,別看蕓軒,無錫城中書院弄人。是清末民初我國著名花鳥畫家。出身清寒家庭,父親丁潔庵,以教書為生。丁寶書少時喜愛繪畫,常常一面隨父親讀四書五經,一面臨摹名人畫稿,課余時常與同學吳觀岱等一起去裱畫店觀賞國畫。到13歲時,他臨摹的名家花卉已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父親見他如此喜愛繪畫,便讓他在學好八股文的同時學習繪畫,并正式拜著名花鳥畫家高研五學習花鳥畫。以后,他不僅能背誦三千多篇古文詞,繪畫技藝也日漸進步。
清光緒千年(1884),18歲的丁寶書受聘于士紳人家做教師。此時,他曾為一豪宅作巨幅中堂,所繪的山水畫受到時人的贊賞。后以優異成績考入江陰南菁書院.同學有吳稚暉等人,學習英文,數學、物理等課程,這是他第一次接觸了西方文化。光緒十九年(1893)秋天。肄業于南菁書院。由于家庭經濟拮據。丁寶書經人介紹,先后到常熟宗舜年,嘉興錢子密家教書。宗、錢兩家是當時著名的收藏家,家藏眾多的古代名畫,尤其是華巖,徐渭等人的花卉和山水畫較多。丁寶書如入寶山,課余時即臨摹古畫,研究他們的技法,探索其中的精蘊。如此歷經了5個寒暑,丁寶書共臨摹了200多幅古人佳作,為其學習傳統技法。鉆研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變法后,各地新學紛起,他和吳稚暉、俞復等人在無錫崇安寺創辦三等學堂,并擔任圖文教師。光緒二十七年(1901),無錫著名詩人、書畫收藏家廉泉在上海創辦文明書局,丁寶書被聘為美術編輯。期間,他用三年時間臨摹了廉泉所藏名畫精品120余幅,結集成冊,題名為《古今畫苑》。由文明書局出版,以饗世人,發行后在我國畫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后因書局撤并。丁寶書受聘于實業家周舜卿,做家庭教師。
丁寶書中年以后,專門從事國畫創作。他一方面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和臨摹古人的優秀佳作,一方面注重寫生,師法自然。他常在刮風下雨的日子里,獨自撐著傘到郊外樹林或公園花圃里,去觀察風雨中花鳥的神態。寫生時他總是全神貫注,觀察入微,對于一種生物,往往不厭其煩地要速寫數十幅。他認為,蟲豸姿勢不多,能夠入畫的更少,所以首先要抓住它們的最佳姿勢默念摹寫,漸漸畫到有貌有神;然后再反復描繪練習,畫到有神無貌,才入化境。這種只求神似,不求形似,正是丁寶書花鳥畫的創作原則。因此,他筆下的花鳥魚蟲,無不栩栩如生,色彩鮮明,其所畫的八哥、荷花尤為出色,畫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民國二十五年(1936)12月10日,丁寶書病逝上海,終年70歲。有《蕓軒畫粹》、《丁蕓軒畫詩集》等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