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孫曙光 撰稿:譚長春 唐江華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一些區域經理就又該難過了:自己的區域又沒被列為重點區域,這注定了新的一年又要在支持有限的情況下“拼殺”。在難過之余,你可否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區域為何不是重點?在“非重點”的條件下,又怎樣獲得更多的實惠和資源?
理性的總部 重點區域選擇:唐伯虎如何點秋香?
譚長春
就要做新年的營銷計劃了,張經理已經對公司的幾個區域心中有數,他做了一個新年度市場規劃。在這個過程中,他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對重點區域的選擇,就如同唐伯虎點秋香。
張經理的比喻很貼切,唐伯虎能從那么多的丫環中非常準確地點出秋香,除了平常的細心觀察與了解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在做決斷時自覺不自覺地應用了以下的方法,這與張經理選重點區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明星追捧
唐伯虎是一個風流才子,當然知道選取一個內外都非常優秀的女子為自己人生伴侶的重要性。明星光環不可抵擋。在這一方面,唐伯虎非常清楚。
所以,如果唐伯虎來做這個重點區域規劃,他除了知道最好多選擇明星類產品之外,還知道明星確實有其他類型不具備的能給企業帶來豐厚回報的功能。所以,選擇明星類區域,就是做好了戰略,選擇了高回報。
而作為總部的決策人員,要在全年營銷計劃中將某一個區域定為重點區域,那就得有這種選明星的眼光。公司的戰略再變化,策略再調整,也一般不會調整明星市場。明星區域能成為其他區域的標桿,帶來榜樣效應;明星區域,能少投入大產出;作為競爭優勢市場,能有效抵御對手攻擊,避免對手在自己的核心區域搗亂。甚至在公司進行營銷改革時,這種區域都有利于進行試驗,其內外障礙可能都會少一些,條件更充分一些。
一般地,總部人員在確定重點區域時,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1.從公司三到五年戰略上了解下年的戰略方向,使區域規劃與戰略方向結合。
2.從業務指標分解看這類市場能做出的市場貢獻有多大。
3.先規劃出區域結構,從結構中確定需要哪些明星級市場。
4.多方面了解該類市場的特點,這些特點能否通過充分發揮來符合公司不同方面的要求與期望。
5.了解該類區域的內在“本質”如何,如產品結構、渠道基礎、市場容量等,從而使該區域最終能“不負眾望”。
二、雞群中找鶴
唐伯虎能在眾多丫環中選出秋香,還有客觀的因素,那就是這群丫環確實良莠不齊,良者自然會更突出。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雖然我們不承認王侯將相有種,但王侯將相與平民百姓的區隔確實存在。所以,重點區域市場確實會有不同的表現。我們能通過其市場表現,看出這個市場正在“鶴立雞群”。如果它在競爭中已經明顯處于優勢,我們就不得不選它。
對于總部人員來講,確立重點市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否在該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或者在競爭中,我們能得到茁壯成長,能不斷地突破對手的封鎖、擠壓。快速消費品行業也好,其他行業也罷,都逃脫不了競爭對手持續不斷的攻擊,所以,取得競爭優勢或者本身具有競爭優勢,是現代營銷的不二法門。
那么,發現市場的競爭優勢通常通過以下幾方面:
1.經銷商理念、能力與信心,渠道結構的合理性與抵御風險能力。
2.產品銷售的深厚基礎:消費者基礎、歷史基礎與良性循環。
3.獨有的、競爭對手無法克隆與跟進的營銷方法、手段、能力、因素等。
三、傍大款
應該說,唐伯虎本身就是一個“大款”式的人物,是不需要再去傍大款的,秋香也不是一個大款或者有大款潛質的人。不過,如果秋香也是大款,那么唐伯虎點了她,是否會更圓滿呢?
作為企業規劃人員,對重點區域的一些要求——能來錢,來錢快,可能也是最迫切、最合理的。現金流代表市場的銷量與貨款回籠能力,這個能力強了,會讓企業的產品銷售終極目標順利實現。
選了一個好明星,能贏得競爭優勢,那么,有一個好的回報是順理成章的!
總結一下,區域規劃人員在這一點上應該是非常好謀劃的了,只要將該區域最近幾年的銷售增長率、回款情況作一下對比分析、增量分析,就能確立這個市場該不該是重點了!
四、“大”有可為
唐伯虎在點秋香的時候,肯定看到了秋香將在自己生命中“大有可為”:知書達禮,能輔助自己有更長遠發展;漂亮大方,能體現和加強“品牌效應”;聰明能干,無論做什么,都能有好的表現,當然省心省力了!
而我們在選定重點區域市場時,也需要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這個大,可解釋為大份額,即大的市場占有率。如果一個企業在一個區域里面能占較大的市場份額,就說明企業綜合表現優秀。而在你處于優勢的市場,對手肯定尋找機會進攻你,你當然不敢輕視這塊區域;如果覺得這塊區域能幫你打敗對手,使你變得更加優秀,那你肯定也不敢怠慢,會將其當作重點!所以,市場份額“大”或者通過努力能成為“大”的區域,常被當作重點。
五、潛力無限,才能發展無限
唐伯虎看好秋香,其實不只是看好她的現在,而更多地看好未來,也就是說,唐伯虎看好的是秋香的潛力,是秋香能給他帶來永遠幸福與快樂的可能。
所以,區域規劃人員選擇一個重點市場,看好的應該是這個市場繼續跟進、繼續發展的市場潛力。這些潛力包括企業競爭能力、企業盈利能力、企業擴張能力、企業品牌塑造與穩固能力、企業的改革成功機會等。要投入就得有回報,企業希望將該市場當作重點市場后,它能帶來一種或幾種回報。
明智的區域 非重點市場的重點操作
唐江華
每年做區域規劃的時候,很多區域經理就郁悶,因為自己的區域又沒被列為重點區域。其實,不管是小企業還是大企業,在市場的評估過程中一般都會有諸如游擊市場、戰略市場、重點市場的劃分,再大的企業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市場列為重點市場,這就必然使得一些區域不能被列為重點區域。
對于區域經理來說,不管他所運作的市場是否為公司重點市場,但一定要是他自己心目中的重點市場。區域經理是靠運作這個市場來確保自己的飯碗的啊!因此,作為區域經理,當自己的市場被公司劃為非重點市場后不能氣餒,要和經銷商一道多想想市場推進辦法,爭取在非重點市場做出優秀的業績,以回報經銷商并證明自己的能力。
以下幾點建議或許可以幫助大家驅散心中的陰霾:
一、無論如何要取得公司領導的支持
雖然不在公司重點市場之列,但有了領導的支持,只要是不違反原則的事,領導為市場考慮,一般都會睜只眼閉只眼讓你去做的,這樣你就成了“非重點市場的重點市場”,得到的實惠有時并不見得比重點市場少。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做業務也是這樣,你跟領導叫得多,多請領導到自己的市場來看看,領導身臨其境,對市場難做的感受自然深刻一點,回頭撥費用時肯定會有所偏重。
二、要學會事前申報、事后評估
每做一件事之前最好形成書面文件報告到公司,讓上司充分了解你的想法并認可你的想法。這樣的話,就算今后出了差錯,也有人共擔風險;而事后評估是告訴上司你做完這件事的結果,有了效果,你的下一個報告領導才會批復得更快。
目前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對費用的考核都越來越嚴格,對問題的責任追究制也越來越完善,區域經理不但要學會保護自己,更要學會對上司的尊重,事先的文字報告讓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據可依。
三、要把自己運作的品牌特性琢磨透
了解自己的產品,清楚自己產品的定位,才能想出低成本啟動市場的良方。你做的是非重點市場,公司支持無疑沒有重點市場大,怎樣讓有限的費用用在刀刃上是運作非重點市場時要好好考慮的。
同在一個區域市場上,你怎能眼睜睜地看著競品每年突飛猛進,你和你的經銷商像個乞丐一樣在市場上討飯吃?因此,區域經理有時要站在公司的高度看待自己所運作的品牌,拓寬自己的視野,熟悉自己品牌的特性,樹立做大做強自己品牌的信心。至少要在所負責的區域市場上讓自己的品牌躋身前三名。
四、多借用已有的市場資源
老產品的市場費用節約出來后可以往新產品上用,在自己控制的范圍內借用,能避免老是伸手向公司要費用而被人詬病。另外如促銷員、業務員的整合、渠道的共享等都可以考慮。
非重點市場的運作,很大程度上要看區域經理是否能夠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能否多借用經銷商的市場資源。經銷商選擇品牌一般會考慮兩個最主要的因素:(1)是否為第一品牌。第一品牌可以為他們帶貨,增強渠道的疑聚力。(2)是否為利潤產品。利潤產品能夠增加獲利能力。小企業在非重點市場的運作更多要偏重第二點。讓經銷商感覺利潤非同一般,才能在借用經銷商的資源時,經銷商沒有怨言。
五、學會多做地面促銷
重點市場的支持更多是在廣告、大型整合推廣活動方面的支持,因為這些活動費用比較龐大、敏感,總部一般也不會輕易放權。而一些地面促銷活動,尤其是小力度、多頻次的促銷活動是重點和非重點市場所共有的,就看誰能想出更多的點子、更充分的理由向公司申請了。
大品牌的全國性廣告支持和整合推廣行動都會比小品牌強。對于小品牌的重點市場,小品牌的地方廣告投入一定要多于大品牌,這樣對市場的推動會更有利些。但如果是非重點市場,廣告投放有限,小品牌就要利用自己船小好掉頭的特性持續不斷地進行渠道促銷、消費者促銷來進行攔截,多賣一些是一些,以搶市場份額為主。
六、盡快轉入重點市場的行列
重點市場與非重點市場沒有不可跨越的界限,如果你的市場經銷商配合程度高、市場啟動速度快,你就很有可能被劃人重點市場行列。因此,如果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你的市場表現得比重點市場還要好,你進入重點市場的機會就要來了。
總之,有潛力的市場才能有優先權。我們做非重點市場的區域經理千萬不要氣餒,要記住做市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勇往直前的人才能成功。
(專題文章編號:10117)
(編輯:孫曙光ssgcmm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