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特教堂旁邊,矗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一段非常著名的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之后,我發(fā)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這個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以后,我發(fā)現我不能夠改變我們的國家,我的最后的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的確,在實現夢想的進程中,大刀闊斧、高歌猛進可能會讓我們贏得更多掌聲,但這對實現我們的夢想并沒有太大作用。相反,適當縮小夢想,輕裝上陣,才有可能為疲憊的心靈注入永久的激情與活力,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踏實。
世界著名撐桿跳高名將布勃卡有個綽號叫“一厘米王”,因為在一些重大的國際比賽中,他幾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紀錄,將成績提高一厘米。當成功地躍過6.25 米的高度后,他感慨地說:“如果我當初就把訓練目標定在6.25 米,沒準兒會被這個目標嚇倒,甚至連原來跳過的高度現在也跳不過去了。”
希華·萊得是英國的知名作家兼戰(zhàn)地記者,“二戰(zhàn)”結束后,他謀到了一個寫廣告劇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廣告商并沒有跟他簽訂什么合同,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他一共需要寫多少個劇本。心平氣和的萊得一直不停地寫,竟然一口氣完成了2000 個廣告劇本,這個成績不僅震驚一時,甚至連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吃驚。而如果當初廣告商要與他簽訂合同的話,別說是2000 個劇本,就是1000 個,他也未必敢攬這份差事。
在現實中,很多人在實現夢想的路上之所以會半途而廢,原因并不是完成夢想的難度過大,而是由于他們制定的夢想太大,讓自己感覺太遙遠。如果我們擁有一點布勃卡和萊得那樣的智慧,學會把夢想縮小到“一厘米”、“一個劇本”,我們的生命也許會少了許多上述碑文中那樣的懊悔和遺憾,也會有更多的人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