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詞典中一個帶有括注的釋文是經過對被釋語詞含義的兩次提取而得到的。釋義括注不僅表述了詞義的次要構成成分,而且有對釋義主體的約束功能。對讀者來說,括注內容需要由釋義到詞目的還原。這樣的循環運動,正好體現了編纂者與讀者在心理活動方面的良性互動關系。認識括注必須消除兩種誤解:一種以為括注是為了使釋文和被解釋的語詞在具體語境中能夠互相完全替代;另一種誤解以為括注是為了追求詞和釋文之間在語義學上的絕對等同。
關鍵詞 提取 位移 約束
詞義是一個有機的系統。詞義是由一系列不同的成分構成的。其中,有的居于主要地位,有的居于次要地位。就詞典編纂技法而言,一般情況下,一個帶有括注的釋文是經過對被釋語詞含義的兩次提取而得到的:第一次提取的是詞義構成成分中的主要部分,是釋義主體的內容;第二次提取的是詞義構成成分中的次要部分,是釋義括注的內容。釋義括注不僅表述了詞義的次要構成成分,而且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對釋義主體的約束,使釋義更準確。也就是說,第二次提取的內容約束著第一次提取的內容。顯然,括注的內容來自條目本身,屬于條目意義的范圍,經過編纂者的提取、加工并使之位移而得到的。請看例子:
結存 結算后余下(款項、貨物)。
論說 議論(多指書面的)。
互溶 一般指兩種液體(如水和酒精)能以任何比例互相溶解。
在一例中,“款項、貨物”是“結存”一詞的搭配對象,經過提取,位移到釋文位置上,用來約束釋義主體“結算后余下”的內容,這樣便產生了這個詞目的釋義括注。它使本來不平衡的左右項達到了基本平衡。在二例中,“多指書面的”原來是“論說”一詞的語用環境,由詞目提取出來位移到釋文位置上,用來約束釋義主體“議論”的語用環境。三例中的括注內容也是來自詞目“互溶”,因為“水和酒精”二者具有“互溶”這種性質才在這里被列舉了出來,“水和酒精”是對釋文中的“兩種液體”設例,也是一種約束。
括注內容,對于詞典編纂者來說,是由詞目到釋義的位移;對讀者來說,括注內容需要由釋義到詞目的還原。讀者必須將括注內容還原到原來的位置上來理解釋文。這樣的循環運動,正好體現了編纂者與讀者在心理活動方面的良性互動關系。這種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
從詞典編纂實踐來看,括注內容運動所產生的能量主要是約束功能。《現代漢語詞典》釋義中的括注主要就是為了約束釋義主體。如果沒有括注對釋義主體的約束機制,那么,這些語詞的釋義內容都可能都比條目的實際詞義范圍大(或交叉重疊),這是因為,從邏輯定義角度看,我們只能用大的“概念”解釋小的“概念”,或用同等“概念”對釋,或用交叉“概念”互釋。在現代中小型語文詞典中,因為篇幅的限制,這些釋義方式運用得比較多,又因為沒有應用相應的釋義括注,因而其釋義往往顯得籠統。試比較:
人工 對自然力而言。(《漢語詞典》)
人工 人為的(區別于‘自然’或‘天然’)。(《現代漢語詞典》)
“人工”一詞,《漢語詞典》沒有解釋概念意義;《現代漢語詞典》既解釋了它的概念意義,又用括注指出了它的語義場。括注“(區別于‘自然’或‘天然’)”約束了釋義主體“人為的”的含義。
在現代大中型語文詞典中,如果我們要比較精確地解釋詞義,就要對概括性太強的釋義加以約束,使之內容具體化(或者是分立為更小的義項)。下面,我們再來具體分析《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括注的約束功能:
警力 警察的力量(指人員多少)。
競相 互相爭著(做)。
“警力”一詞,社會約定俗成的詞義是指警察在人員方面的整體力量。如果詞典編纂者沒有對“警力”一詞的釋義主體加以約束,讀者便很容易望文生義,誤以為是指警察的個人的體力或武器裝備等。同樣,括注“(指人員多少)”也是從條目“警力”中提取出來經過位移而得到的。“競相”是個副詞,在具體的句子里只能作狀語,可是它的釋義主體是“互相爭著”,這個短語是謂詞性的,在具體的句子里可以作多種成分。由于二者功能不匹配,編纂者給這個短語加了個括注動詞“(做)”,約束了它的功能。這樣便達到左項和右項的基本平衡。
通過對這幾個例子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括注具有約束功能,是為了約束釋義主體的過于寬泛,使之與詞目所指相匹配。為此,我們還得消除兩種誤解:一種以為括注對釋義主體的約束,其目的是為了使釋文和被解釋的詞在具體語境中能夠互相完全替代。括注的目的就是為了釋義更準確,讀者更易于理解,而不是追求詞和定義在具體語境中的互相替代。另一種誤解以為:括注的目的是為了追求詞和釋文之間在語義學上的絕對等同。這種觀點往往使辭書編纂者掉進這樣的陷阱:以為在釋文中可以大量地添加非本質的、不必要的信息。一個詞,它的意義可以說就是一個微觀世界,具有無限可分性。要想達到詞目和釋文之間的絕對等值,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是不可能的。辭書編纂者對此十分明白。《現代漢語詞典》在編寫括注的內容時已經力求考慮到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的,使括注的內容確實有助于讀者對詞義的理解,而不是企圖建立條目左右項的完全對等。
《現代漢語詞典》括注的主要內容是被解釋語詞的個性化的搭配對象和語用環境。同樣是從條目中提取、再經過位移而得到的括注,有的內容是表搭配對象的,有的內容是表語用環境的,其主要原因是被解釋語詞的不同性質所致。簡單地說,不同性質的詞目,需要提取出不同性質的括注內容。
(淮陰師范學院中文系 江蘇223001)
(責任編輯 葉玉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