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
侯發山(河南)
郝連主任臨上班之前囑咐妻子劉芳,讓她去超市買兩瓶茅臺兩盒腦白金兩條中華煙,說馬上就要過年了,該活動活動了。劉芳點頭稱是,說人是不能忘本的,是去鄭總家?郝連主任說你別管那么多,反正是一個最最重要的人物。
劉芳沒再說什么,但她心里清楚,郝連一定是去鄭總那兒。郝連能從車間一名普普通通的員工升任到生產車間主任這個角色,是鄭總的功勞。可以這樣說,沒有鄭總,就沒有郝連的今天。換句話說,如果郝連是千里馬,那么鄭總就是伯樂。在鄭總沒到來之前,郝連一直在生產車間默默無聞地當操作工,盡管郝連有文憑有能力,而且人品也不錯,就因為他一沒金錢二沒后臺,連個班組長都沒混上。鄭總到公司后,經過多方考查,力排眾議,把郝連提拔為生產車間的主任。再過三天就是春節了。到鄭總家里坐坐,也是人之常情。
等到郝連下班回來,劉芳就把一大包花花綠綠的東西放到茶幾上,說都給你收拾好了。郝主任說好,你去收拾一下,咱們一塊去。劉芳遲疑地說我去不大合適吧?郝連不以為然,說有什么合適不合適的,又不是到外人家去;再說我一個大老爺們又沒送過禮,有點難為情,而且你幫我提上東西,也能堵堵外人的嘴。劉芳嗔了他一眼,但還是略加打扮一番跟著郝連出了門,朝單位的另一棟家屬樓走去。劉芳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可不能忘了鄭總。郝連嘆了口氣說,那是,可是鄭總這人——咋說哩?我們單位的牛科長今年中秋節給鄭總送月餅,鄭總不但沒收,而且在中層干部會議上點名批評了牛科長……我現在都害怕到鄭總家里去。劉芳恍然大悟,說叫上我就不害怕了?郝連笑了笑,沒說話。
上樓時,劉芳忍不住又說道,你沒給人家打個電話,看看在家不?郝連說我已跟他約好了,他在家等我們呢。
等到敲開門,劉芳才發現他們去的不是鄭總的家,是郝連所在車間的職工馬鵬飛的家。馬鵬飛平時喜歡看書和鉆研,愛搗鼓一些小革新小發明,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能人”。他和郝連一同從學校畢業,一同分配到生產車間。郝連當胸給了馬鵬飛溫柔的一拳,說老同學,我和你弟妹來給你拜年來了。
馬鵬飛看了看劉芳手里提的東西,冷冷地說這是腐敗來的吧?我可不敢要。郝連朗聲地說,絕對是干凈的!是我讓你弟妹買的,不信,你問她?劉芳忙附和說,飛哥,是我親自去超市采購的。馬鵬飛嘆口氣,說郝主任,我要是不收你的東西,就對不起弟妹的心意;我要是收了呢,就得答應你提出的條件。郝主任,你這不是讓我為難嗎?郝連說,老同學,我這是第二次來了,你也學諸葛亮要我三顧茅廬才肯出山?馬鵬飛苦笑著說,郝主任,你這是非讓我接招不可呀。郝連狡黠一笑,說那就收下東西,答應我的條件。老同學難道要我在你弟妹面前丟臉嗎?難道要我在鄭總和全車間的員工面前丟臉嗎?
馬鵬飛鄭重地點點頭,說郝主任,我算服你了,技術組的組長我干!郝連興奮地說,老同學,太好了。在兩年之內,技術攻關能否搞出成果,使我們生產車間的產量再上一個臺階呢?馬鵬飛不屑一顧地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兒,出不了成果,我不姓馬姓驢!郝連不放心地追問一句,說老同學有把握嗎?馬鵬飛說,沒有把握我能說大話?我結合咱們車間的生產特點,早已私下擬訂出了一套技術革新方案……
在回家的路上,郝連欣喜地對劉芳說,看來今天咱這個禮沒白送。劉芳沒接話,她沉默了片刻,覺得有必要提醒郝連一下,說哎,鄭總對你有知遇之恩,他家里是不是也得去一趟,送點什么禮物?郝連搖搖頭,說不用不用,再說我已給鄭總準備好了禮物。劉芳迷惑地說,怎么不用?準備好了什么禮物?哎,我都被你搞糊涂了。
郝連胸有成竹地說,請馬鵬飛擔任技術組長,若能讓生產車間的產量增加,這就是送給鄭總最好的禮物呀。鄭總在中層干部會議上曾這樣說過,大家把工作干好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
鐵和樹的關系
劉黎瑩(山東)
有個男的,家境不好。老大不小的,總也說不上媳婦。
那男的逢人便說:給俺說房媳婦,俺打酒請你還不行?
也有那心腸軟的,東說西說,還真給那男的說了房媳婦。男的有了媳婦,臉色好看多了,沒媳婦時,穿的不是前一個洞就是后一塊補丁的。現在穿戴也利落多了,周周正正的,看著就像那么回事。
男的得了媳婦,又想得個孩子。可媳婦的肚子一直就沒鼓起來。
過了好幾年,男的沉不住氣,把糧食賣了,山南海北地找醫生治。
男的自個兒也不記得給媳婦治了幾年,更不記得花了多少錢。媳婦的肚子總算鼓起來了,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男的笑逐顏開,擺了滿月酒,一村子的人都去賀喜。
男的拿兒子當寶貝一樣,一會怕兒子冷,一會怕兒子熱,恨不得把自個兒的頭割下來讓兒子當球踢。兒子一天天長大,小嘴也挺會哄人的,一會爸一會媽,見什么要什么,沒有不想要的東西。人家的孩子要是不給,兒子就硬搶,像個小土匪,同齡的小朋友們都不樂意和他一起玩耍。小土匪得不到東西回家哇哇大哭,男的就慌忙跑出家門,又是給那些孩子吃的,又是給那些孩子喝的,只求人家和他的兒子玩就行。這時有人就說那男的:“你這么寵孩子,將來長大未必孝順你們倆口子。”
男的說:“不會的,樹大自直。小家伙可聰明了,他不會亂來的。”
兒子后來就長大了,長得五大三粗的。
男的讓兒子幫他去田里侍弄莊稼。兒子說:“沒興趣。”
男的讓兒子出去打工掙錢。兒子說:“太累,吃不了那份苦。我可不想去城里給人當孫子。”
男的說:“那不就坐吃山空了嗎?”
兒子說:“不是有你嗎?你不是說我要什么,你就給我什么嗎?”
男的說:“從小到大,你要的我不是都給你了嗎?”
兒子說:“我想要媳婦,你去給我找。”
男的說:“有你這樣找媳婦的嗎?誰家的姑娘愿意嫁個懶漢?你要先像個過日子的樣子,才有人給你說媳婦啊。”
兒子說:“我不管,說不上媳婦,我天天和你鬧。”
男的一籌莫展,問媳婦:“咋辦?”
媳婦說:“這找媳婦的事又不是種莊稼,多在地里用把子力氣,那莊稼就噌噌地長出來了。不理他那么多就是了,有本事自己去找。”
沒想到這話被兒子聽到了。兒子的眼睛瞪得有雞蛋那么大。
兒子就出去自己找媳婦了。他一連在玉米地里禍害了好幾個女孩子。也是該當出事,有一個膽大的女孩子,在玉米地里死活不依。兒子一怒之下,就用鋤頭把女孩子打死了。
兒子是在秋天被槍決的。兒子的舅舅來看兒子的母親。舅舅讀過很多的書。
兒子的母親問娘家哥:“你說這是為啥?俺兩口子的命咋就這么苦。咋讓俺攤上這么個兒子呢?”
兒子的舅舅說:“這不是命苦不苦的事。”
兒子的舅舅講了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發現了鐵的時候,樹們就憂慮未來的命運。有一棵樹悄悄說:“可怕,太可怕了。是誰發明了鐵?有了鐵就會有斧子的。既生樹,何生斧?那個發明斧子這種兇器的人,簡直就是個大惡魔。另一棵樹反駁說,如果不是我們樹提供了斧柄,光是這塊鐵怎能傷害我們?
舅舅的故事講完后,看著一臉憔悴的妹妹和妹夫說:“其實噩運形成的原因,往往是我們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