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自嘲》詩膾炙人口。其頸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直成為許多文章引用的名言警句。毛澤東曾說,這兩句詩“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并進而闡述:“‘千夫’在這里就是說敵人,對于無論什么兇惡的敵人,我們決不屈服。‘孺子’在這里就是說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習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以上就思想內容分析,頗有見地,值得學習。
本文擬就《自嘲》之跋“達夫賞飯,閑人打油,偷得半聯,湊成一律”,談兩點看法。
首先,對于“偷得半聯”,歷來眾說紛紜。
有從化用名句分析之說。前人發現《北江詩話》記載,錢季重秀才有柱帖云:“酒酣或化莊生蝶,飯飽甘為孺子牛。”錢秀才是樂天派,三杯通大道,酒喝得醺醺然,像莊周先生那樣夢而為蝴蝶栩栩然;更有超凡脫俗之舉,飯后伏地作牛馬馱著兒子爬行。他先生得意之至,書寫楹聯,自是快人快語。“憐子如何不丈夫?”正合魯迅心思。
魯迅處于當時特定環境之中,把錢秀才柱帖拿來加工改造。“橫眉”、“俯首”,鮮明對照,使個人抒情之作,變為戰士的內心剖析和處世宣言;自有投槍、匕首之力,又有親昵、真摯之情。無怪郭沫若要以“質變”一語來評價魯迅善作化裁的高超手法和卓越見識。盡管魯迅可以戲稱“偷得”,可這是改造“一聯”,并非“半聯”。
有從“半聯”二字分析之說。據胡冰考證,清末民初南社詩人姚雛(錫鈞)詩有“舊帽遮顏過鬧市”句,活脫脫畫出文士清貧的情況。魯迅借用此句,改“舊”為“破”(1932年10月12日日記中,仍然作“舊”字),再加下聯“漏船載酒泛中流”,組成《自嘲》詩的頷聯。比較之下,“破”字更狀其窘迫之態,此亦化裁妙法也。這似乎很像是“偷得半聯”的證據了。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就事實分析的說法。熊融《“偷得半聯”別解》引《新民報晚刊》文,說當年郁達夫迎宴郁華,請魯迅和柳亞子等人同席的一段故事。
郁問魯:“你這幾天辛苦了吧?”
魯迅笑答:“我可以把昨天得到的兩句聯語回答你,這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看來你的‘華蓋運’還沒有脫。”郁繼續打趣。
“噯,給你這么一說,我又得了半聯,可以湊成一首小詩了。”
飯后題詞,魯迅所題就是上面兩句,隨后又續成一首律詩。
熊先生據此斷定所謂“偷得半聯”者,并不是眾人所說的“舊帽”或“孺子牛”等,而是郁達夫說的“華蓋運”。仔細分析前面魯迅說的話(加著重號的文字),深感此言有理。
其次,“湊成”二字使人聯想到“先成聯語再成詩”這一作詩的經驗談。
事實上魯迅的《自嘲》詩就是有了頸聯、頷聯,又有首聯,然后“湊成一律”,即: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首聯)
舊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頸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頷聯)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尾聯)
詩人首先考慮成熟的往往只是詩中最能表達主旨的、最為精辟的一聯或者幾聯;然后增前益后,補綴成篇。不僅寫詩如此,作文亦然。
最先醞釀成熟的聯語,往往最能代表詩人的深情實感和文思才華,值得珍視,不可忽略。詩人往往珍惜偶得之只言片語,留待他時創作使用。
學寫詩,何妨先學寫聯。先行者的直接經驗,應該是后進們的良好借鑒。
作者單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