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典義務教育
瑞典有著穩(wěn)定的經(jīng)濟體制、政治制度、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及九年義務免費教育。義務教育是國家通過法律形式規(guī)定所有的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的一定年限的學校教育,同時,國家、社會、學校、家長必須予以保證的教育制度。瑞典王國19世紀就實施義務教育,1880年左右,瑞典在全國實行7歲兒童入學,接受6年義務教育。1925年以后通過了由學校委員會提交的《6年制統(tǒng)一學校案》,6年制小學成為一種不受等級限制的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包括:瑞典語、數(shù)學、音樂、體育、定向科目(如宗教、生理常識)等。1950年5月26日瑞典國會又通過了學校委員會提出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從1950年到1962年開始進行實驗。1962年,制定了《9年制義務基礎學校案》,通過了《1962課程計劃》(Lgr62),瑞典第一次統(tǒng)一學制,將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合校實施,從1962年到1972年在全國實施,形成了現(xiàn)今整齊劃一的九年一貫制的義務教育制度。
根據(jù)瑞典有關法律規(guī)定,市政府和任何學校不準向義務教育學校的學生征收學費,義務教育學校的學生可享受免費的學校膳食、學校交通、學校教材,16歲以下的兒童還可獲得按統(tǒng)一標準發(fā)放的兒童津貼。義務教育學校要遵守國家對義務教育辦學和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瑞典義務教育的各個學校均有基本相同的內(nèi)部結構和教學內(nèi)容。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瑞典由過去中央設計和制定詳盡的原則體系轉(zhuǎn)變?yōu)橹恢贫蚣艿脑瓌t,瑞典各市政當局負責組織和完成學校的各種活動,并根據(jù)國家課程指南制定指導方針,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設施、協(xié)調(diào)各學校的活動、為學校撥款、聘用教師等;學校根據(jù)國家和市政當局的計劃和學校的特點確定學校的工作計劃,以保證國家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
瑞典九年義務教育的九個年級相應的分為三個階段:1~3年級為低年級;4-6年級為中年級;7~9年級為高年級,學校按照國家和各學科教學大綱教學,大綱規(guī)定所有學生應學習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框架及應達到的學業(yè)目標和要求,學校有權決定教材教法、安排教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國家規(guī)定的十五門課程之一,學校體育課程要遵守國家頒布的課程教學計劃目標,完成體育學科在義務教育階段應達到的要求。
二、瑞典體育課程演變及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發(fā)展
1.瑞典體育課程的演變
瑞典學校體育課程有著悠久的歷史。1812年瑞典戲劇家、體育家、文學家、詩人林氏(Per·Henrik·Ling,1776-1839年)創(chuàng)立了“皇家中央體操學院”,他強調(diào):體操理論和實踐必須符合人體各器官運動法則,教育體操與醫(yī)療體操應符合解剖學、生物學要求,并創(chuàng)立了柵欄、瑞典欄、窗梯、跳箱、平均臺等器械。林氏將體操分為四類:教育體操、兵士體操、醫(yī)療體操、健美體操,他的思想在其著作《體操的一般原理》中體現(xiàn),林氏理論、實踐和對現(xiàn)代體操、現(xiàn)代體育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隨后,瑞典各級各類學校開始開設體操課,1820年瑞典的高級中學開設“體操課”(Gymnastics);1842年瑞典基本學校(初級學校-1至6年級)開設“體操課” (Gymnastics);1919年瑞典小學和高級中學開設帶有游戲和競技活動的“體操課”;1962年瑞典義務教育學校開設“體操課”(Gymnastics);1980年在學校開設“體育課”(Sport);1994年瑞典學校體育課程改為“體育與健康”(Sport and Health)。可以看出瑞典體育課程發(fā)展比較成熟,體育課程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瑞典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
二十世紀50年代,受國際認知心理學的影響和體育運動競技化的影響,體育課程從發(fā)展個性和體格到身體訓練、合作能力和意識的培養(yǎng);二十世紀80年代,體育課程從關注性別教學到共同教育,總之,體育課程在不斷發(fā)展的教育需求下進行變革。1991年瑞典《教育法》規(guī)定,小學、初中教育“旨在為學生提供知識、技能和參與社會生活所需的其它方面的訓練,并為進一步升入高中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體育課程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進行了改革實驗。
1994年,以《教育法》為依據(jù),瑞典政府頒布了《義務教育學校、學前班、校外教育中心課程計劃》(Lpo94),規(guī)定基本學校的任務是“鼓勵每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獨特性,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在負有責任的自由中展現(xiàn)自己的最佳才能”。根據(jù)國家課程計劃確定了瑞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科目標及在教育中的作用:“兒童和青少年需要獲得身體功能、鍛煉習慣、戶外運動等有利于青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知識;學科不僅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心理和社會交往能力,同時提供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識;學科的基本目的是創(chuàng)建能使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參加各種活動的條件,發(fā)展公眾意識和合作能力,并使學生理解和尊重他人;學科提供了增強青少年親密無間關系的機會。”瑞典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學習能力的方向,要求更高的質(zhì)量和水平),作為教學實踐的指導;另一類是需要達到的目標(學生畢業(yè)時應達到的最低水平,各年級有具體的目標要求)(見表1),作為教學效果評價的指導。1995年在基本學校1至6年級試行,1997年在各年級全面推行。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國家框架性文件的指導下體育教師有選擇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空間,同時,國家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根據(jù)學生的經(jīng)驗、條件、興趣等需要制定教學方案和進行教學評價,強調(diào)體育活動在健康教育中的價值。
三、瑞典體育課程改革對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啟示
瑞典政府制定的《21世紀體育發(fā)展方針》中第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提倡并鼓勵所有人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公眾身體健康”。在全民健身運動中,以青少年參與健身活動的范圍最廣;瑞典體育與健康課程也以提高全體公民的健康素質(zhì)為出發(fā)點,在義務教育的課程中強調(diào)健康,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計劃也圍繞“發(fā)展兒童和年輕人終身體育的興趣和終身體育的能力”制定;同時,從課程發(fā)展史看,瑞典每一次改革都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嚴謹?shù)目茖W實驗研究。瑞典與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都是在國際大環(huán)境下的改革,有許多相同和相互借鑒的地方。
1.集思廣益,制定體育教育改革方針
瑞典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在社會發(fā)展需求、理論研究(融合不同學派的理論觀點)、實踐追蹤研究、課程需要及課程本身發(fā)展、提高公民素質(zhì)等方面的基礎上制定的,隨著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計劃的實施,瑞典體育教育專家認為:在不斷變化的新歷史條件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功能、作用,體育對人的影響、體育的教育價值,體育教育專家、體育教師、學生如何理解體育與健康,國家制定的課程教學計劃與體育教學實際存在的問題,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zhuǎn)變等等,仍需要進行理論和實證研究。
2.重視體育教育科學實驗,循序漸進進行體育課程改革
瑞典重視體育教育科學實驗,用社會學、生態(tài)學等研究方法研究體育對學生、對人類的終身影響,并對國家體育教育改革提出意見及發(fā)展對策,國家根據(jù)教育改革的總體要求循序漸進的進行改革。瑞典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體育課程計劃是由一系列的教學元素組成,包括多數(shù)的體育活動、游戲等,如:舞蹈、游泳、生存自救、戶外運動等等,新的體育課程教學計劃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基本點,突破了過去以生理學為主的鍛煉內(nèi)容(活動、練習、訓練),強調(diào)與健康有關的身體健康發(fā)展的價值,體育教育專家及體育教學人員針對身體與健康的關系,進行了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群體參加體育活動狀況及其對他們健康的影響,以及他們對體育的認知等做了大量研究,并分析基礎教育階段體育教育或身體鍛煉對他們的影響,可以說,瑞典每一次改革都有嚴謹?shù)目茖W實驗研究做基礎,有些追蹤研究達10~20年之久,體育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非常關注教育對象的體驗和感受,因此,瑞典的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是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穩(wěn)步發(fā)展的。
3.教學督導
瑞典在教育改革方面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由過去國家教育委員會、省教育委員會、市政府下屬的地方教育委員會的三級政府嚴格控制和管理的學校教育制度,變?yōu)閷W校的決策權逐漸給予地方教育委員會和學校管理部門,使地方和學校有了較大的自主權。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在教學和管理方面給學校和體育教師更多的空間,權利的下放、學校和教師的自主,對教學的督察要求更高,瑞典教育界專家希望做一些跨文化的研究,與世界各國專家共同探討體育教育改革面臨的新問題。
4.體育教師教育與體育教師培訓
在瑞典,體育學科屬于實用和倫理科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由專職教師擔任,體育教師的學歷較高。瑞典在教師培訓方面采用教師指導官制度,教師指導官主要負責巡視各學校的教學工作,指導教師在職進修和提高技能。教師指導官一年中一半時間擔任體育學科的教學,每年參加兩次由中央教育廳主持的特別講習培訓,然后對學校工作和對體育教師進行指導,以保證理論與實際結合。
參考文獻:
1.Larsson,H.Learning physical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ERA Conference in Reykjavik,Iceland,March Ⅱ,2004.
2.汪霞.20世紀末瑞典義務教育課程革新的理念與舉措.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3.汪霞.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的比較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