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作為江蘇省新課程改革全樣本實驗學校,嚴格按照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實驗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在高中階段實行選項教學。
一、新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這一課改核心理念,認真執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課改實驗中正確把握好三維健康教育觀,把學生的發展視為課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將課程改革看作師生共建的歷程,在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中開發教師的潛能,創造性地實驗。
“積健為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對我校體育工作的勉勵,現在已經成為我校的教育理念,把學校的教育理念與新課程理念相結合,構建江蘇省南通中學高中體育課程的特色和文化。因此,我們以“積健為雄”為指導,全面促進學生在身體與人格兩方面共同發展,以實現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二、選項教學具體操作程序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高一進行選項教學,學分管理(高二、高三參照執行)。實施方案如下:
(一)確定選項學習內容的流程
(二)學生選項的程序
1.學生先行了解學校開設的選項學習的內容以及各項內容開課教師的基本情況。為達到體育目標,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學校實行“完全開放式”教學。學生自主選擇教師、上課內容。
2.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學力,每學年進行一次選項,高一、高二每次選4項,高三選3項。如分學習水平層次的內容,必須先選基礎水平層次,然后才能選高級層次學習。兩個水平修完后,選修其他項目。
3.教師根據學生的選擇情況進行教學班的編制,確定學生選項學習的時間。
(三)課堂教學實施
1.根據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在高一年級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不同項目的初級班,在高二、高三年級開設初級班、提高班,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
2.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安排約10%的理論教學內容(每學期約3學時),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3.建立專項備課組制度。建立跨年級的,以選項內容為依據的專項備課組,教師按自己的專長任課,積極探究選項教學的特點,各專項組的老師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選擇或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教材,并對教材進行分析,確定重點、難點,并根據教材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新的突破口,努力實踐新課改。
4.選項教學實行學生走班制。即年級內打破班級制,幾個平行班安排在同一課時授課。實施以學生所選擇的體育學習內容組織基本教學班。這種基本形式對于這種選項教學非常必要。其益處主要體現在可以發揮每個體育老師的專長,使資源得到最大合理化的利用。每個老師都有自己最為擅長的專項,在以學習內容組織基本教學班的教學中,這種特長可以充分得以展示,隨著教學的深入,對老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也有較大的促進。選修一結束,班級也隨之解散,因此這種是階段性的編班。
(四)教學評估
學生評價實行學分制,在學分制的管理上,我們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指導學生進行體育學分選擇,保證每個學生在三年體育教學和活動中修滿11個學分(每個學分18課時),為了注重學生愛好與專長的形成,各個模塊都以連續學習的形式集中編排(健康教育除外)。排球作為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我校也把它作為必學的模塊之一,和田徑安排在高一年級,并采用18學時連續學習的形式來完成。
2.學生獲得體育課程學分并達到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之一。
3.健康教育分散安排在三年中,以講座、參觀或結合專項內容進行。
(五)評價的主要內容
1. 學生體質健康情況——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
2. 體能——與不同學習水平相關的體能項目。
3. 知識與技能——對體育與健康的認識,科學鍛煉的方法,體育技戰術知識與運用能力,有關健康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與不同學習水平相關的運動技能水平及運用情況。
4. 學習態度——學生對待學習與練習的態度,以及在學習和鍛煉活動中的行為表現。
5. 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情緒、自信心和意志表現,對他人的理解與尊重,交往與合作精神。
(六)評價的基本方法
1.評定標準
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評定應采用絕對標準與相對標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如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的得分和等級評定中采用絕對標準。運動技能成績和體能成績的評定,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定方法進行。也就是說有些內容的考核在定量評價的基礎上,可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基礎及提高的幅度進行最終的定性評定。在有關知識的考核中,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進行。
2.評定方法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的實施,可采用每學期測試的方式進行,學年成績以兩學期中的每一項最好成績計入總成績。
2)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三個方面主要是觀察記錄學生對學習與練習的態度和行為表現,以及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中的情緒、自信心和意志表現,對他人的理解與尊重,交往與合作精神??刹捎米栽u、小組互評、教師評等形式,記錄學生在每一單元學習過程中的情況進行,期終綜合這些情況進行總評。具體的單元評價的有關內容,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各年級自行設置評定的具體內容。
3)運動技能和體能的評價是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動態評價,既要看學生的成績等級,又要看學生提高幅度的等級。評價按等第制,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的形式進行。
①測試內容一般測試三次,為鼓勵和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根據學生的要求再給一次測試機會。
②測試內容可根據課程教學進度和學生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測試(即學生可采用選項的方法進行)。
③每一考核項目的決定成績,可根據學生成績提高的幅度因人而宜決定。
觀察學生成績提高幅度的初試成績可以是本學期的,也可以是跨學期的。如果本學期只進行了一次測試,可以參照上學期的最后一次測試成績,但是不同項目的成績不能相互參照。
④體育與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定可結合單元評定,以理論考核、課外作業、專題答辯等形式,采用等第制和自評、小組評、教師評的方法進行。
⑤期末可根據各項單元評定,結合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對學生的知識、體能和運動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采用合格、不合格的等第制或評語進行綜合評價。
三、選修模塊的設計(以田徑必修模塊為例)
四、“二合一”模塊教學方案
所謂“二合一”的高中模塊教學方案,是將傳統的單元與課時兩種體育教學計劃形式合二為一,從而形成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模塊教學方案。“二合一”模塊教學方案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對某項運動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學習評價等方面進行相對完整的架構,力求體現教與學的系統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1.構成“二合一”模塊教學方案的基本框架
2.“二合一”模塊教學方案中的設置要點
“模塊學習目標”——應依據水平五(或水平六)五個方面的目標與內容標準,針對本模塊運動項目的特點,及學生運動技能基礎,有側重且恰當的制定模塊學習目標。
“模塊學習內容”——應根據本模塊學習水平等級,確定學生應掌握該項目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能,以及該項目知識、技能學習的相關方法。
“學時目標”、“學時內容”——是模塊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的具體分解,體現模塊學習目標達成和運動知識、技能循序漸進的學習進度。
“學練形式”——涉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練方式的有機組合與側重。
“學練方法”——涉及運動知識、技能學的方法和練的方法。
“學法指導”——涉及教師對學生學練方法實施針對性、啟發性和再生性的指導。
“效果檢測”——涉及學練過程與結果的自測自評和互測互評。
“模塊學習評價”——依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對學生學習評價的建議,針對運動實踐課的學習特點,著重對學生的體能、運動技能、自我表現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
五、實行選項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滿足學生興趣。選項學習的前提是在條件的許可下,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特長。學生應該享有選擇學習模塊的主要或最大權利,離開了這一點,選項學習就是失敗的。因此在學生選項報名人數不均等的情況下,盡量不要進行行政干預,調整學生的選項志愿,可以考慮增加開設教學班,來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
2.打造教師群體。開設體育選項教學,促進學生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的提高,需要一支觀念新,素質高,善思考,勤努力的教師群體,打造一支適應新課程實施的教師群體,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因此體育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深入研究,通過自學、校本培訓,學術交流等不同形式,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
3.加強教學管理。建立專項教學備課組制度;加強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在牢固樹立新課程觀的前提下,全力改革課堂教學,以選項學習為主要特點,以自主活動和體驗、探索為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形成健康體魄、完善健全人格為主要目標,建立現代的課堂教學體系。同時由于選項人數的不均等,特別是某些模塊學生數太多,加強與班主任的溝通,發揮體育骨干的力量,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4.改革教學評價。評價制度改革既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體育選項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同時又是實施課改的重點和難點。因此需要積極探索新型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學校課程有效實施。
5.加大場地設施建設。由于選項學習采用專項分班,班級人數較少,但同時上課的老師的人數較多,對于場地設施的需求增加,需要學校對體育場地設施的投入適度增加,以保證選項教學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季瀏,主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季瀏,胡增犖.體育教育展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
3.國家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4.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