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球是排球運動的基本技術之一,也是小學生排球訓練的重點。訓練中,我借鑒了足球與籃球的傳球技術訓練形式,結合跑動,創編了若干種墊球練習方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練習前必須要求學生在移動時低重心移動,正對來球,把球準確墊到位。具體方法如下:
一、兩人或多人輪流對墻墊
其形式類似籃球搶籃板球練習,兩人或多人成縱隊,距墻3~4m,如圖1。A墊完球后跑到隊伍后,由乙接墻的反彈球,依次輪流。要求墊球有一定的高度和連續完成的個數。如果要提高難度,可將墻改為籃板,提高墊球的準確性,或減少人數,增加運動量。
二、兩人來回跑動墊球
兩人分別在相距4~5m遠直徑為3~4m的圓圈(也可是橫線)中墊球,墊完球后退出圓圈(或橫線),看到對方完成墊球后,再回到圈中接對方墊球,可以一方動,一方不動,也可雙方同時運動。視墊球者水平不同,要求不同的墊球個數(圖2)。
三、兩人平行側向移動墊球
形式類似籃球、足球的行進間傳球。練習者面對面在約4m寬,15m長的橫線上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同時完成約10次對墊球。練習者必須用并步或交叉步進行移動(圖3)。
四、四人或多人輪換墊球
四人分成水平相差不多的兩組,在相距4~5m遠的兩邊成縱隊對墊。A墊完球后退到B的身后,B上前接對方的墊球,兩邊依次輪流。以墊球質量和個數為標準(圖4)。
此練習人數可多可少,多則難度減小;距離可遠可近,也可隔網進行,也可在三米線和底線間進行。
五、四人或多人相向跑動對墊
方法與上面相似,只是墊完球后需跑到對方隊伍后。間隔距離可相應減小(圖5)。
六、跑動中三角墊球
六人或六人以上均分成三組,位于邊長為3~4m的三角形的A、B、C三個角上,任意一組(A)開始順時針方向墊球,墊球者跟著球跑到相鄰的一組(B)隊伍后,B組墊球者墊完球跑到C組后,C組墊球者完成墊球后跑到A組后,依次循環。要求墊球者跑動積極到位和一定的連續墊球個數(圖6)。
七、互喊名字墊球
4~6人一組圍成大圈,開始時任意一人向圈中墊球,并同時喊出接球者的名字,被喊到者迅速到圈中墊球,并喊其他同伴的名字……要求球墊在圈的里面、有一定的高度且不落地為標準。如失誤,可以安排一些身體素質練習以提高練習興趣。此練習可增加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增加墊球的目標性。
八、互喊名字墊球比賽
排球場,雙方3~6人隔網而立。發球后,第一個同學接球的同時迅速報出第2個接球者的名字,第2個同學接球的同時迅速報出第3個同學的名字……以此類推,以本方每名隊員依次墊完球后球方可過網。以沒過網、兩次球、有同伴沒擊球、球落地為失誤。此練習有很強的趣味性,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
以上方法應該根據隊員在訓練中對墊球興趣、態度,訓練者墊球技術熟練程度、訓練的時段有選擇的使用。實踐表明這些方法不但使墊球技術得以鞏固和提高,而且學生練習興趣倍增,同時還提高了移動技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