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國所藏豐富的檔案資料,尤其是英國國家檔案館、亞非學院圖書館和大英圖書館,都藏有豐富的檔案及其他文獻資料。無論官方檔案,還是非官方檔案,都為近代天津歷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資源。
關鍵詞:英國檔案;外文史料;天津通史
中圖分類號:G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06)05-0129-02
若論西方國家在近代天津的活動、影響及其與天津關系的密切程度,恐怕就要數英國了。天津的英租界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發展也最為繁榮;英國在天津的洋行、銀行,英國的基督教團體、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無論數量和實力都是最強的。因此,搜集和整理英國方面的資料,是研究近代天津的重頭戲。
另外一方面,英國的檔案和其他各種語言的圖書資料收藏有著悠久的傳統,馳名世界的大英圖書館、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檔案館,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研究者,也是中國學者發掘資料首先關注的“寶藏”。近代來華的英國外交官、傳教士、旅行家、學者等等,從中國帶走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現今大都保存在英國的圖書館、博物館等。最為著名的是大英圖書館豐富的中文收藏,如包括有敦煌文書的斯坦因藏品、有大量早期中國手稿地圖的著名傳教士莫禮遜藏品、著名的戈登文件、太平天國文書等等。在檔案方面,多年形成的英國外交部、印度事務部及其他政府機構的檔案、在華教會團體的檔案、在華商業公司的檔案,以及各類私人檔案保存下來的回憶錄、日記、報告、書信、游記等等,其數量之大,令人咋舌。這些檔案中.有大量有關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內政外交、社會生活等等方面的記錄,搜集有關近代天津的資料,首先便要從英國豐富的檔案資料做起。初步涉獵了英國國家檔案館、大英圖書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等幾家機構豐富的檔案及其他資料之后,本文僅就初步研究所得,做一初步的介紹和分析,以利進一步發掘和研究的開展。
一、最大的檔案資料寶庫是英國國家檔案館
英國國家檔案館原名為“公共檔案館”(英文the PublicRecord Office簡稱PRO),2003年與歷史手稿委員會(theHistorical Manuscripts Commission)合并,改稱“國家檔案館”(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Kingdom)。檔案館建在大倫敦區西部的“丘區”(Kew),著名的皇家植物園也建在該區。英國國家檔案館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檔案館之一,收藏的檔案資料從公元1086年英王威廉一世欽定的地籍簿直至近年發布的英國政府公文。從倫敦中心區,乘車只用40分鐘就可以到達環境優雅的檔案館。檔案館那墨綠色的、帶有亞洲風格的建筑,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創造了極佳的研究環境。
檔案館建有一套完整的現代化網絡檢索和調檔系統。這套技術系統與高效率的服務相互吻合,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頗為便利的研究環境。只要你從網絡終端輸入一條提檔申請,一般至多20分鐘,該卷檔案就會出現在指定給你的存檔柜中。從網絡檢索系統輸入“天津”一詞,可以檢索出2134個相關條目,其中外交部檔案就有2003個,國防部40個,此外還有十幾個政府部門檔案都有涉及天津的案卷。通過目錄檢索和查閱檔案之后,對其內容可以做出如下分析:
1.有關檔案數量規模的粗略分析。涉及天津的檔案,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既有英國駐津領事的一般報告、函件與其他公文,也有重大事件的專門報告;既有天津英租界的章程、報告,也有與中國地方政府之間來往的函件;既有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地圖,也有許多照片。英國是最早在天津設立領事館的西方國家,形成的檔案也最多。首先,英國駐津領事館有專門的檔案卷宗(分類號F0674),從1860年建館一直到1952年領事撤離為止,一共351個案卷。內容涉及各種領事報告,領事與英國駐華公使、英國外交部之間的通信,旅居天津的英國人的注冊登記,以及天津領事法庭的審判記錄等等。再通過幾個重點分類號檢索。如標題為英國駐華公使館和各地領事館一般文件的F0228類,一共4372個條目,有關天津的有99個條目。其中有從1860年開始公使館與天津領事館來往的信函,天津地方官員與英國領事交涉的照會、公函等;也有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英國駐津領事館向英國政府按時提供的情報性報告,內容涉及天津及其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情況。報告每季度一份,一共有183份。有關天津各國租界的報告,一共有108份。同時,也有領事館存檔的中文檔案。如1882年天津水師學堂招考章程,天津海關道、知府、知縣發表的告示等等。
2.有關天津英租界的檔案。天津英租界設立最早,存續時間最長。在英國國家檔案館,涉及天津英租界工部局的檔案,一共可以檢索到89個卷宗。內容有英租界租地人大會記錄、工部局的報告等。此外,還保存有1860年恭親王與英國駐華公使之間,就英租界劃分問題的來往照會副本的原件。同時,還有從租界劃分之日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英租界的土地登記以及居津英國人的人口和出生死亡登記。
3。有關重大事件的檔案。天津教案和八國聯軍侵華,是近代天津發生的兩次重大涉外政治事件,在英國檔案中都有大量的有關文件。其中,除了英國駐津領事館檔案中有教案發生前后來往的文件外,還有在外交部政治事件類檔案中,保存有關于教案的檔案一共6卷。內容主要包括教案發生時和發生后英國駐津領事及其他英國人與駐華公使以及英國外交部的往來函電,還有英國領事搜集到的有關教案的文件等等。關于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和占領天津的檔案,一共有99個相關卷宗。在英國國防部的檔案中,發現有八國聯軍在天津作戰期間,英國軍人的作戰日記,日本人的作戰報告和作戰地圖。這些日記和報告詳細談到了每次戰役的過程。有的報告和地圖注明,當時都曾呈送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
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SOAS)是非官方檔案資料最集中的圖書館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成立于1916年。該學院的圖書館由于豐富的館藏,已經由一個一般的大學圖書館,發展成為英國研究亞洲和非洲問題館藏最為豐富的圖書館,各國學者到英國從事研究,該圖書館是必到之地。該圖書館的館藏,除了80萬卷書籍和5000種期刊外,還藏有大量非官方檔案資料。
數量最多的非官方檔案是英國基督教會傳教團體的檔案,包括6500盒(或卷)的會議記錄、信函、報告,1.8萬幅照片,2萬種出版物(包括傳記、歷史、譯作、教會期刊、年度報告等)。曾經在近代天津從事傳教活動的英國基督教會,如倫敦會、循道公會、內地會、圣公會等,其檔案都保存在這里。
教會檔案的寶貴之處在于,一般檔案中不僅有教會組織的檔案資料,還有大量傳教士的個人檔案,包括通信、日記、報告等等。其中,尤其是與家庭成員來往的信件,涉及內容往往比正式的公務信函更廣泛,表達更坦率。傳教土大都從事不同的社會活動,能接觸到不同的社會階層,記錄的內容常常是政府檔案涉及不到的。例如,經歷過天津教案的英國傳教士,在他與親友的通信中,所談到的內容是官方報告中所沒有的,這對天津教案的研究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
另外一類是公司檔案。1975年,英國太古洋行的檔案人藏亞非學院圖書館。太古洋行是近代在華最具實力的外國洋行之——,主要從事海運業、糖業、進出口、造船業等。太古洋行在近代天津主要從事航運業,實力居諸多中外公司之首:在太古洋行檔案中,可以找到大量有關天津貿易、航運以及外國洋行的資料。1904年太古洋行專門成立的“天津駁船公司”,也保存有專項檔案。此外,19世紀80年代參與創辦天津匯豐銀行的查爾斯·艾迪斯的檔案也保存在亞非學院圖書館,其中,他的日記和私人信件中,都有不少關于天津的內容:
第三類是行政和外交檔案。在這方面,亞非學院圖書館最為著名的就是收藏有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與總稅務司駐倫敦的代表金登干之間的大量通信。其中,涉及天津的海關、貿易、經濟等方面的資料為數不少:
三、大英圖書館有不少有關天津的地圖資料
在大英圖書館,涉及近代天津的檔案類資料不是很多,但是也可以發現一些精辟的資料。如,在戈登文件藏品中,可以找到戈登在天津期間,與其家庭來往的信件等等。最寶貴的是,大英圖書館保存有多幅近代天津的珍貴地圖。從目錄檢索可以發現,大英圖書館藏有近代的地圖20多幅,有英國人繪制的,也有法國人、德國人繪制的。例如1860年英法聯軍繪制的天津到北京之間的道路和河流交通圖,1880年天津地圖,1905年的天津城廂地圖等等,都是非常珍貴的。
除了大英圖書館外,無論英國國家檔案館還是亞非學院圖書館,也都可以找到不少有關近代天津的地圖資料。這些地圖包括從19世紀天津開埠初期到20世紀中期的不同時期,種類上除了一般的地區圖之外,還有不同主題的地圖。例如,軍隊繪制的軍事地圖、天津交通地圖、租界地圖、各種機構、建筑分布地圖等等。
除了地圖外,以照片為主的圖像資料也成為資料搜集的重點,這不僅因為形象資料比文字資料更能引發人們的興趣,還因為一幅照片會為研究者提供文字資料所無法提供的歷史信啟、。無淪在英國國家檔案館,還是在大英圖書館、亞非學院圖書館,都能找到不少有關近代天津的圖像資料。梳理一下所看到的這些圖像資料會發現,由于技術、空間、拍攝者等方面的原因,圖像資料具有較大的局限性,日前在英國找到的圖像資料,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重要事件的資料。主要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和20世紀天津發生水災時拍攝的照片,前者記錄的主要內容包括大沽口直至海河沿岸的軍事設施、外國軍隊在天津的活動、戰后天津的狀況等等。后者記錄的主要是水災發生時,天津街道的實際狀況。另外一類圖像資料是由在天津的英國教會團體或傳教十個人拍攝和保留下來的。其內容多數是有關教會學校、教會醫院的活動、人物,或者是舉行活動時拍攝的照片。
由于對英國檔案只是初步涉獵,本文所談非常有限。在機構上只涉及到倫敦的三個(從網絡上檢索可以得知,除了這三家機構外,在全英國還有將近20個檔案館或圖書館藏有關于天津的檔案資料),即便這二個機構,所談也屬掛,-漏萬,但是無論如何,英國這個歷史資料的寶庫正在慢慢地在我們面前打開。在初步閱讀這些資料的時候已經隱約感到,隨著對這些寶貴的外文史料的解讀和運用,近代天津歷史的研究肯定會有較大的深入和進展。一些重大的歷史問題,以往由于外文資料缺乏而無法深入,如對租界、天津教案、外國僑民社會等等方面的研究,現在將會隨著外文史料的極大豐富,出現突破性的進展,為《天津通史》的編寫奠定堅實的研究基礎。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