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四川廣元皇澤寺則天女皇真容圓雕石像,卻沒有真容的感覺和驚嘆。因為,既看不到史書稱贊的少女武媚娘“龍瞳鳳頸”、“美容止”絕色美貌的影子,又尋不見酷似盧舍那光明神的中年武太后“方額廣頤,面相豐滿,雙眉新月,秀目慈祥”的風韻。面對這尊五尺多高,頭戴花寶冠,老態龍鐘,胸飾纓絡,半臂披帛著裙,雙手交于腹前作禪定狀的晚年武則天石像,有種石頭般陰冷的威嚴撲面而來。與其說是身著佛衣的武則天,倒不如說是戴著佛面具的一代女皇。
佛就是武則天成為女皇的政治面具和政治工具。如此結論,不是筆者的臆造。
廣元,唐朝稱利州。武則天的父親曾任利州都督,在任內生下武則天。生于斯,長于斯的武則天,十四歲以絕色容貌選為才人。入宮后,她并不滿足于成為男權皇帝的昭儀,成為統領三千粉黛的皇后,成為“權勢與帝無異”的二圣,而是要做一名實實在在的女皇帝。然而,稱帝需要一種宗教支持,一種輿論認可。這時,洞察武則天心思的利州官員文土按照皇帝乃真龍天子的傳統思維,為武則天編造出“烏龍感孕”的傳說。唐人撰《蜀志》說:“則天父士彟泊舟江潭,后母感龍交,娠后。”公元851年秋天,晚唐詩人李商隱來到利州,游覽了“烏龍感孕”的圣址,用浪漫主義的奇麗想像,寫下了那首描繪龍人交合、感孕武后的《利州江潭作》著名詩篇,還保留著這個傳說的基本面貌。
但是武則天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她深知在男權主導的封建社會,尤其是李唐開國皇帝制定的“遵道抑佛”宗教政策,即道教第一,儒教第二,佛教居后;以及丈夫唐高宗李治“道教是朕的家教”的宣示,道教不可能給自己以支持。難以改變的女身即便有“烏龍感孕”的來頭,也算不得真龍天“子”;女人當皇帝將被儒家視為“牝雞司晨”,大逆不道。最終,武則天繞開了道、儒兩教,選擇了佛教。選擇佛教,并不是因為她曾入感業寺修行兩年、親近佛教的經歷,也不是她曾以皇后的身份“助脂粉錢兩萬貫”鑿造了洛陽龍門盧舍那大佛的善舉使然,而是“素多智計,兼涉文史”的武則天發現利用佛教能幫助實現帝王夢的緣故。公元690年初,一直受到壓制的佛教上層人物薛懷義和東魏國寺僧法明,向名為皇后實掌國之權柄的武則天獻上《大云經》,宣揚:“太后是彌勒降生,應代唐為閻浮提主(國王)”的經文。武則天大悅?命人廣印《大云經》,散發天下,為自己當皇帝制造輿論。隨后奇妙地出現了百官、宗戚、百姓、各族君長、僧道等六萬人上書“勸進”的民意。終于,在公元690年重陽節,69歲的武則天借助佛威推倒傀儡登上了皇位,改唐為“周”,建元“天授”,做了名副其實的武周“圣神皇帝”。
即位的武則天,旋即下詔,廢除唐“道先佛后”的次序,尊佛教為國教。敕令全國各地筑寺造像。還規定,凡是當和尚、尼姑者都免去賦稅和徭役。在武則天的倡導下,佛教迅速漫延全國,佛寺鐘聲響遍大江南北,廟宇香火升騰神州大地。女皇故里的利州官吏百姓傾心竭財,在背依青山、面臨碧水的烏龍寺基礎上,擴建成一座規模宏大的大云寺。并選用當地優質石材,精心雕成一尊佛化了的武則天真容石像,供奉寺中。這尊本意旨在逢迎禮贊武則天的唐代圓雕石像,卻活脫脫地道破了“女皇帝業佛成就”的天機。
戴著佛面具、下令禁屠生靈的武則天,并沒有一心向佛、立地成佛。在揮舞鎮壓異己的屠刀的同時,也用智慧寫下了讓歷史閃爍的政績。
公元684年,反對武則天臨朝稱制的柳州司馬徐敬業等人在揚州擁兵反叛。據說面對那篇《討武曌檄》,武則天沒有理會其歷數她諸多罪狀,措辭尖刻,行文辛辣,甚至充滿怨毒的人身攻擊,反而為檄文作者的驚世才華和鏗鏘雄渾的文辭沉醉。以致于當她得知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所寫時,竟發出了“惜才”的嘆息,然而她還是借大將軍李孝逸的利劍,無情地砍下了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頭顱。公元690年,她登上皇位,手握生殺臧否大權,在大赦天下、獎賞功臣的喜悅中,沒有忘記對豢養的數以百計的鷹犬——那些惡貫滿盈、雙手沾滿無辜者鮮血的酷吏——進行借以收買人心的處治。作為單一的御用工具,已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了。于是,酷吏精英周興被流放斃命于嶺南,來俊臣被斬首毀尸于街市……武則天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不是出爾反爾,那是此一時彼一時的政治需要啊!如同佛教作為工具被武則天嫻熟地利用。
公元691年冬天,白雪遍地,樹木凋零。女皇心血來潮,下了一道“荒唐”的圣旨:命令皇家花園此時百花齊放。這道由她親筆書寫的五言詩詔書《臘日宣詔幸上苑》云:“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其實所謂“荒唐”的后面,涌動的是武則天渴望打破常規、變革創新的思想。正是在這種執政理念引導下,才讓敢作敢為的武則天干出了一系列永載史冊的業績:開創殿試制度,親自考試貢士,狀元之名由此誕生;摒棄土族門閥定制,廣開舉薦納賢之門,狄仁杰、姚崇、宋璟等名相得以脫穎而出;親自撰寫《臣軌》箴言,規范百官為政行為;頒行農書《兆人本業記》,獎勵農桑;固邊拓疆,收復西域四鎮……。
沒有真正信過佛的武則天,卻在她行將殯天之際,生出了佛的慈善心腸,做出了驚世作為:將艱苦創立的武周王朝,又親手歸還給李唐王朝的傳人李顯。武則天用佛的智慧讓大唐易幟,又讓大唐再生。
大唐再延二百年國祚,于是武則天有了“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歷史貢獻。
(作者單位:陜西省城固縣人民政府,7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