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責任保險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建立安全健康的市民社會的需要,兼具公益性和商業性雙重性質。
關鍵詞:環境責任保險;環境污染;環境侵權
中國分類號:F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6)03-0108—02
一、環境責任保險的概述
(一)環境責任保險的產生
自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雷切爾·卡遜(RachelCarson)在她的著作《寂靜的春天》一書中向世人發出環境污染的警告后,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受到世人關注,如何保護環境也逐漸成為各個研究領域的熱點課題。由于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環境污染防治以及環境污染出現后的處理尤其是由于環境污染導致的環境侵權問題也成為環境法研究領域的重點研究內容。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企業或機構都與環境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聯系,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環境事務中來,企業或個人也就經常面臨環境責任問題。企業往往可能會由于它的生產操作不慎或其他不可預知的原因,導致其廢棄物或污染物排放的事故,這就要付出巨額的罰款或賠償,有時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再如一些專業的環境公司,在其承擔的環境項目的設計、咨詢、建設、運輸、管理和操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環境損害和責任等問題,這也會使其蒙受經濟損失。因此,在這一背景下,保險公司與環境保護相接合產生了一種新型的保險產業——環境責任保險。
(二)環境責任保險在經濟和環境方面的作用
1.對國家而言,環境責任保險的出現,有利于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目前世界各國所共同認可的發展模式,保護環境也因此成為各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逐漸實現的另一主要目標。環境責任保險的出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環境污染事故的出現,也可以有效的集中社會的力量,從而使得政府在解決環境社會問題方面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另一方面,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使得其更多的從法律的途徑尋求救濟。因此大量的環境侵權糾紛以訴訟的方式出現。但是如前所述,環境侵害所致的損害后果的救濟往往是巨額的經濟賠償,對于單個的公民或企業而言,經常是不堪重負,這既使得受侵害公民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又使得法律的規定成為一紙空文,最終是既激化了矛盾,影響了社會安定,又損害了法律制度的尊嚴。因此,環境責任保險的設立,既保障了公眾環境權益,也維護了法律尊嚴,其意義深遠。
2.對公眾而言,環境責任保險的出現,有利于保障公眾的環境權益。近現代以來,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公民的環境意識和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公民環境意識的提高,使得其對自身各項環境權益更加重視,圍繞保護公民自身環境權益的各種社會糾紛大量的增加,大量的環境侵權訴訟也紛紛出現,但是,由于受害者尤其是作為社會個體的公民在環境訴訟中總是處于弱勢者的位置,在財力和精力上都很難與侵權者如企業進行長期的訴訟抗衡,因此,受害者往往不能及時得到甚至得不到合適的賠償,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及時保護。環境責任保險的出現可以使受害者不再受訟累之苦,盡快得到賠償。
3.對企業而言,環境責任保險的出現,有利于維護市場主體的安全。對于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而言,在其生產、銷售以及產品消費等各個環節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各類責任事故的發生,尤其是各種突發性的環境污染事件,對于單個企業而言往往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同時,各種潛在性的事故風險,也使得企業疲于應付從而對其長遠預期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就市場主體本身而言,設立環境責任保險無異于披上了一層“防彈衣”。
4.對保險公司而言,環境責任保險的出現,有利于拓展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提高保險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加入WTO使國外保險公司有機會進入我國保險市場,這對我國保險公司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如果不能及時滿足市場的需求,開發設計新的有意義的險種,與世界保險市場接軌,保險公司就可能在這場“狼來了”的戰役中失敗。環境責任保險為保險公司拓展保險范圍提供了機會。
二、環境責任保險的制度設計
(一)環境責任保險承保范圍
20世紀70年代,由于立法機關制定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法律,被保險人不得不面對許多潛在的環境責任。他們希望當他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財產的損害時,公眾責任保險(CGL)能夠對因此產生的損害責任進行賠償。但是(CGL)政策本身并未涉及由于環境因素造成的財產損失賠償問題,環境責任也被保險人從此項業務中排除。起初,保險人僅接受在CGL范圍內的來自于“突發性和偶然性(sudden and accidental)”事件引起的污染賠償責任。因此,“突發性和偶然性”也成為公眾責任保險的例外,一種限制性例外。然而,這種例外的出現,后來引發了大量訴訟的出現。在裁決這些案件時,法院同意關于“偶然性”是指事件的發生是“非預見和無意識”的解釋。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環境問題日益尖銳,法院在審理有關環境責任保險的案件時開始采取不利于保險人的解釋,關于“突發地和偶然的”的解釋也開始擴大化,上述少數法院的意見開始成為多數法院的意見,漸進性污染開始被納入公眾環境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環境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大體經歷了從以普通公眾責任保險模式承保“突發性和偶然性(sudden andaccidental)”污染事故到承保漸進性污染事故的轉變。
(二)環境責任保險的險種設計
關于環境責任保險的險種設計,有一個逐漸演變發展的過程。各國關于環境責任保險險種的種類也各不相同。美國在其環境責任保險發展初期主要是以CGL(comprehensivegeneral liability)方式,即公眾責任保險的方式進行承保,它主要承保被保險人在公共場所進行生產、經營或其他活動時,因發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他人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由于市場對責任保險的需求,尤其是對專門性環境責任保險的需要,美國成立了專門的環境責任保險機構,對由于環境問題引發的人身或財產損失予以承保。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保險服務業在其綜合普通責任保險單中加貼“有限污染責任擴展批單”,將污染責任擴展到被保險人的工作場所或操作過程之中,同時還允許公眾對于加貼內容單獨保險。
另外兩種關于環境污染責任的險種是環境損害責任保險EIL(environmental impairment liabilicy)和自有場地治理責任保險(own-site clean-up insurance)環境損害責任保險主要承保被保險人污染環境造成臨近土地上的任何第三人的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而發生的賠償責任。環境損害責任保險并不承保所有的環境損害責任保險,只針對由于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害(impairment)承保,因此也受到保險人的青睞。1990年,美國國際承保有限公司駐英國分公司(American International Underwriters UK Ltd.)將EIL保險引入了英國。在自有場地治理責任保險中,對被保險人因其污染自由或者自用場地,依法負有治理污染的責任,并因此而支出費用的,保險人以保險單約定的賠償限額為基礎,承擔保險給付責任。除非環境責任保險單對保險人的保險給付范圍有明確的限定,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因為污染環境而引起的賠償責任以及污染治理責任,承擔保險給付責任。
三、我國環境保險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完善
(一)我國環境保險制度存在的不足
1.缺乏完善和健全的環境責任保險市場。國外關于環境責任保險的制度設計已成體系,關于環境責任保險之損害賠償責任、保險理賠率以及在保險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諸如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都有了比較深入地研究,已經形成了相對健全和完善的環境責任保險體系。而我國一方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國家建設原因無暇顧及甚至忽視了環境保護問題,沒有培養起國家和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維權意識,另一方面由于市場機制的不健全,沒有為保險市場的形成提供充分有效的條件。
2.有關環境責任保險的理論研究滯后。環境責任保險的推廣和應用除了需要有一個完善和健全的保險市場作為平臺外,還需要有先進的理論研究作為基礎。國外關于環境責任保險的理論研究比較深入,而且從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等多角度進行透視和探討,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體系。而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保險尤其是環境責任保險一直沒有被納入學者專家們的研究視野。即使有部分學者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并形成論文,也僅僅是淺嘗輒止而已。因此,也就使我國的環境責任保險缺乏有力的理論支撐,難以產生活力,更談不上持續穩定的生存和發展。
3.缺乏相關環境立法。市場經濟是法治的基礎,無市場經濟則無法治。法治又是維持市場秩序,產生良序社會的前提。良好法律的制定將有助于市場的完善和發展,同樣,良好法律的制定也會推動社會的進步。因此,與時俱進的環境立法、健全有效的法律體系也是形成完善的環境責任保險市場的必要因素。由于缺少污染賠償方面的法律規定,無法可依,再加上部分執法部門執法不嚴,導致雖環境的污染情況時有發生,卻很少承擔賠償責任。
(二)解決我國環境責任保險發展問題的途徑
1.培育保險市場主體,完善保險市場。就環境責任保險業務自身而言,其業務的開展有賴于一個健全的市場環境。只有在相對充分的市場競爭條件下,才能改變市場主體的預期,積極投入到新險種的開發中去。同時,也只有在有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投保人的權益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從而擴大該項業務的交易范圍。
2.擴大責任保險范圍,建立有效的責任承擔體系。責任保險是以責任范圍的確定和歸責原則的有效使用為前提的.保險人在與被保險人簽訂保險合同時首先就是要確定保險責任范圍,明確雙方責任承擔問題,從而確立雙方權利義務,保證雙方在保險合同存續期間都能謹慎行事。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責任體系從而保證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都能有約束的履行合同,并為損失發生后的事后救濟提供依據十分必要。
在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開放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進行環境責任保險等方面的有效經驗,借鑒他們環境責任保險的運作方式、制度設計.并考慮本國和世界保險業的發展趨勢,積極發展本國環境責任保險事業,為我所用。相信環境責任保險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責任編輯 肖 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