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新世紀,面對新形勢,黨要完成三大歷史任務,就必須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建新機制、增長新本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是提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本領。
關鍵詞:執政能力;為人民服務;新本領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06)03-0060-02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鍵在于搞好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建新機制、增長新本領,……”那么,如何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完成推進現代化建設、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三大歷史任務。筆者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是提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本領。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概念是毛澤東首次提出來的。毛澤東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中國共產黨人一代又一代為之奮斗的目標。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角度來解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內涵。
(一)靜態解讀
從靜態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完全、徹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無心無意或假心假意。(2)一切言行都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不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處處為人民謀利益。“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3)在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時,要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利益服從人民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4)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相信人民群眾、尊重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
(二)動態解讀
從動態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內涵是確定的,但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只憑主觀意愿、憑熱情就能做好的,而是要憑真本領的,而本領是與時俱進的。早在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就曾經說過:“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為什么會發生“本領恐慌”?因為當時斗爭形勢錯綜復雜,而很多新加入革命隊伍的同志和新提拔的同志都感到自己知識不足、經驗不足、能力不足,正是有了這種清醒和覺悟,我們黨隨后開展了著名的延安學習運動,從此,我們黨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和高超的領導能力,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全國的勝利。而后,拿慣了槍桿的“泥腿子”們又學經濟、鉆管理、搞建設,開辟了執政的新天地。可以說,我們黨從奪取政權到鞏固政權一刻也沒有放松能力建設,這也是我們黨能夠始終做到與時俱進的重要保證。
由此可見,“本領恐慌”,實際上是一種憂患意識、使命精神和內驅動力。知不足,然后才會學習、才能進步。“本領恐慌”鞭策我們共產黨人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創造新業績。而現在我們隊伍中的一些干部,不但沒有這樣的“本領恐慌”,反而經常“自我感覺不錯”。總覺得自己“聰明”,總覺得自己“比誰都強”,總覺得給自己一個更高的職務,自己也“完全可以勝任”。其實呢,這些人賴以炫耀的東西,大多是已經過了時的“老經驗”、“老本領”。還有的人會產生“本領錯覺”。當他們在晉升職務的時候,頭腦便膨脹起來,覺得在周圍這個圈子里,自己是最“行”,仿佛人一升了官,本事也會立即跟著增大。而旁邊的人則看得清清楚楚,職務的晉升,至多說明你在上一個崗位上干得不錯,并不代表你的本領和能力就會隨之自然增強。因此,已經執政56年的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六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這是深謀遠慮的戰略舉措,更是新時期另一種“本領恐慌”的昭示和提醒。
執政能力在我們黨的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要求,其內涵也是多方面的。戰爭年代,執政能力要求我們黨要有指揮戰斗、奪取勝利、解放民族的能力。和平時期,執政能力要求我們的黨要有懂經濟、會管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能力。進入新世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三個新”(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和“五種能力”(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的要求,這不僅涵蓋了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能力素質的方方面面,而且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執政能力首先是針對整個黨而言的,但構成黨的整體的基本要素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因此,黨的執政能力根本上要看整體,關鍵要看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基礎要看黨的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素質。所以加強、提高五種能力建設,就是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全體共產黨員要掌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本領。我們要以無比的智慧和勇氣為其譜寫新的輝煌。
二、提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本領
(一)新本領來自學習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資本化、創新加速化、教育終身化、經濟全球化、競爭白熱化的時代,要在這樣一個時代生存,學習——掌握知識、提高本領是惟一的途徑。知識需要更新,本領也需要更新。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肯定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本領恐慌”就更加嚴重了。本領跟不上時代,就會面臨“下崗”、面臨“下課”,即使今天有了飯碗明天也會被打爛。本領來自知識,提高本領就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既善于用新的知識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又善于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解決實際問題。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們黨肩負的歷史任務,強烈地昭示我們,只有加緊學習,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本領。領導權的本質含義是領導者掌握著比別人更多的新知識。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角度來說,學習和掌握新知識,要以當代科技高新化、信息網絡化、經濟全球化為基礎,以掌握先進文化、提高創新能力為重點,進行開放的、互動的、終身的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全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振奮精神,改進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好地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實際問題解決得愈多、愈好,表明我們的學習愈有成效,執政能力也就愈強。
(二)新本領來自人民
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在中國,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政治組織像我們黨這樣集中那么多先進分子,組織得那么嚴密和廣泛,為中華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犧牲,同人民群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必須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既善于帶領群眾前進,又善于從群眾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提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本領。我們黨80多年來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也因此獲得了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因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要通過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增強人民群眾對我們黨執政的支持和擁護。首先,在執政的指導思想上始終堅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執政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其次,發揚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緊緊地和人民站在一起。要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注意研究和調整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切實維護群眾各方面的權益;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再次,健全和完善民主的體制、機制、制度,拓寬新形勢下密切黨與人民聯系的渠道。只有健全和完善民主的體制、機制、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遠離腐敗,永不脫離群眾;才能把握群眾的愿望,制定正確的路線,帶領群眾前進;才能使黨及時地從人民身上汲取養分和力量,獲得執政和前進的動力。
(三)新本領來自實踐
新本領的增強來源于不斷地實踐活動。因此我們必須勇于實踐,既善于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又善于在實踐中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作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我們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相信實踐出真知,實踐出能力、出本領。這里所說的實踐,主要是指創造性實踐。創造性實踐是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自身進步的強大動力。我們黨要提高執政能力,也必須通過創造性實踐來實現。首先,要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正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要求,善于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準確判斷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對創造性實踐的基本要求。其次,善于把客觀要求同實際情況相結合,找準創新的著力點,集中力量加以攻克。創造性實踐要求實踐者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只有“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才能突破重點、難點;只有解決好創新的關鍵問題,才能帶動全局工作的進步。再次,要善于組織引導黨員干部把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在創造性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端正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才會方向明、路子正、成效高。
(四)新本領來自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現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如果不創新思維方式,不創新工作機制,就會處處被動,疲于應付。不探索、不試驗、不創新,就不會有閃失,但同樣不會有進步。想沒想過的辦法,做沒有做過的事情,新本領也許就會應運而生。創新首先要進行理論創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理論創新是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新的實際出發,使理論更加符合客觀實際和時代要求。其次要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制度創新是指解決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而進行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制度創新為其他創新提供制度保障。科技創新是指在科學技術上不斷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其他創新提供物質基礎。總之,我們要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在創新中提高我們的新本領。
加強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鍵是提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本領,全黨6800萬黨員人人有責,特別是擔當一定執政責任的領導干部更是使命如天。廣大黨員和干部必須發揚當年消除“本領恐慌”的精神,發奮學習、努力實踐。
責任編輯 肖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