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國鐵路春運首日發送旅客338.5萬人次。鐵道部春運辦公室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數字顯示,春運第一天(1月14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達338.57人次,同比增長10.9日%,逼近去年春節前春運的客流高峰339.3萬人次。其中,發送直通旅客140.7萬人次。
2.2006年首班兩岸春節包機飛抵上海。2006年1月20日臺灣中華航空CI-585飛機從臺北桃園機場起飛,于10時34分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拉開了2006年兩岸春節包機的帷幕。
3.中國人均GDP去年達到1703美元。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透露,2005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703美元。
4.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稅收政策具體實施辦法出臺。國家稅務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日前聯合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具體實施意見的通知》,對新的再就業稅收政策的具體操作程序作了四方面規定。
——確定了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享受稅收政策的認定、審核程序。
——確定了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分流安置本企業富余人員興辦的經濟實體享受稅收政策的認定。審核程序。
——確定了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享受稅收政策的認定、審核程序。
——確定了各項再就業稅收政策的年度檢查制度內容和監督管理辦法。
5.2005年中央企業煤。電、油、氣產量創歷史新高。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信息顯示,由國資委監管的169家中央企業2005年生產經營快速增長,煤、電、油。氣等主要產品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
據2005年1至12月企業生產快報統計:2家煤炭企業累計生產原煤22582.8萬噸,增長25.4%; 7家發電企業完成發電量10564.9億千瓦時,增長20.5%;3家石油石化企業國內外原油產量合計1 9711.1萬噸,增長4.1%;天然氣產量合計528.8億立方米.增長20.5%。
6.去年廣東GDP、城鄉居民儲蓄雙雙突破2萬億元。過去一年廣東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居民生活繼續改善。GDP、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在這一年雙雙突破2萬億元。
7.2005年全國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突破9000億元。財政部新聞辦日前發布消息:2005年,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運行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繼續保持上年的發展勢頭,經濟效益平穩較快增長,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據財政部企業財務快報統計,2005年,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5340.7億元,同比增長19.2%;實現利潤9047.2億元,同比增長25.1%;實現稅金9957.1億元,同比增長20%。
8.政府采購今年全國要花3000億,將加大反腐敗。財政部為全國政府采購供應商傳來喜訊,2006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這是日前財政部在《2006年政府采購工作要點》中對外公布的數額。統計數字表明,這一數額比2005年多了50億元。
9.中國在2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9個商建自貿區。商務部有關負責人透露,迄今為止,中國商建自由貿易區已達9個,涉及27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4。
10.2006年底中國將全面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2006年0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2006年底中國將全面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目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雖受到比例限制,但隨著年底中國全面開放人民幣業務,其業務經營范圍的自由度將不再有約束力。
11.中國政府向菲律寞提供100萬美元緊急救災援助。菲律賓中東部萊特省發生嚴重泥石流災害。中國政府向菲律賓政府提供100萬美元的救災援助,其中包括25萬美元現匯。
12.首批企業試行憲全電子申報繳稅。坐在公司的電腦前,足不出戶就利落地辦完納稅申報和繳納稅款,徹底擺脫拿著申報資料、繳稅憑證奔波于銀行和稅務局之間的繁瑣。納稅人渴望的簡易便捷的新型申報繳稅方式,北京地稅局開始試行,而成為本市首批試點的則是宣武地稅局和西站分局所轄區域。西站分局工作人員透露,西站分局所轄區域內,2006年2月14日已經有納稅大戶通過電子申報繳稅方式,繳納了上百萬元的稅款。
13.占地90畝投資8000萬南京將建首個民營直升機場。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首個由民營企業——若航交通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的直升機專用機場將于今年8月在南京浦口區建成。該停機場占地約90畝,總投資6000多萬元,可停放20架各種型號直升飛機。建成后將成為華東地區首個由民資建設、向社會公共開放的直升機專用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