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市扶貧辦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題,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方向,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貧困人口為核心,推出五舉措,全力支持本市貧困地區的新農村建設。
一是大力實施整村推進戰略,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建設新農村步伐。著重抓好“十一五”期間67個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工作規劃,以規劃為龍頭,提升村莊建設水平。樹立“生態立村”的理念,村莊建設杜絕砍樹、推山、填塘,切實保護好農村的生態環境和自然風貌;同時,按照人畜分離、異地置換等模式,科學編制村級整治建設規劃,做到因地制宜。以“三清三改”為突破口,加強環境整治。以改變農村臟、亂,差狀況為切入點,進一步開展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三改”工作,并建立健全農村自我管理的長效機制,鞏固村莊整治成果。
二是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切實推進產業化扶貧,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在立足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實施扶優扶強戰略,重點發展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主導產業,在“保良生物”認定為國務院扶貧辦扶貧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努力將“一村火腿”、“大富乳業”、“華源食品”、“森美農林”、“高升生物”推薦給省扶貧辦認定為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扶貧龍頭企業帶動扶貧支柱產業發展,帶動千家萬戶貧困群眾田園創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同時,大力實施“一村一品”產業建設,提高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加大重點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力度,努力培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轉移農村勞動力,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是提高農民素質和貧困農戶增收的有效途徑。市扶貧辦將圍繞“一體兩翼”,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特別是要抓住當前這一農閑時節,充分利用各種培訓資源,瞄準市場需求,充實培訓內容,提高培訓質量,增強農民外出務工和轉產轉崗的就業能力。要整合培訓力量,加強部門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培訓,努力擴大培訓規模,力爭今年培訓人數較上年實現翻番。同時,繼續抓好重點村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學員的管理和教育,努力為重點村的脫貧致富提供人才儲備和支持。
四是圍繞“管理民主”,狠抓村“兩委”建設,創建好重點村村級領導班子。按照“把有本事的人培養成靠得住的人,把靠得住的人培養成有本事的人”的原則,加強定點扶貧工作組對村“兩委”建設的指導,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督促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同時,把有威望的能人、有影響的“五老’充實到村小組長、村民代表中去,使其成為推動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在建章立制上,指導村級班子制定切合實際的新農村建設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五是加強組織領導,切實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順利進行。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市扶貧辦將按照工作職能,明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積極開展工作,加強與各單位、各部門的協作,合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今年他們擬在有重點村的縣區試點新農村建設,努力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同時,加強輿論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積極引導群眾破除“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堅持自己的事業自己創,自己的工作自己做,自己的家園自己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參與到扶貧開發工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以提高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效,提高重點村自主發展、自我服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