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湘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色彩語言的豐富性,認識色譜,學習調色與涂色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集體協作精神。
3情感目標讓學生享受欣賞、臨摹與組合世界名畫活動所帶來的審美快樂。
教學重、難點:學習調色和涂色的方法;體會美術中蘊含的生動的藝術語言,感受世界美術文化的精華。
教學準備:世界名畫集,水粉畫工具,大白紙1~2張,鉛筆,尺子等。
教學流程:
一、欣賞討論
1欣賞世界名畫《向日葵》。
2教師引導提問:你見過這幅畫嗎,對這幅畫你們都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交流討論,教師引導他們認識色彩是繪畫的語言。)
3導出新課。(板書課題:同一幅畫。)
(設計意圖:新課伊始讓學生欣賞、評述世界名畫,讓他們從作品中感受色彩美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二、探索體驗
1教師引導思考:這幅畫主要有哪些顏色,
2體驗調色方法:這些顏色是怎樣調配出來的,(學生自由體驗交流。)
體驗1:將不同分量的大紅與檸檬黃進行調合,與同桌比一比,產生的橙色色彩效果是否一樣,為什么?
教師小結:兩種顏色相調合,顏色分量不同色彩效果將產生變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顏色方面傾斜,所以調色時應先看準色彩的傾向。
體驗2:在同一種顏色中調入白色或黑色,看看會發生什么變化?
教師小結:調入白或黑色可使原有色彩發生變化,這就是色彩的明度變化。
體驗3:學生任意找一找《向日葵》這幅畫的顏色,自由交流。
體驗4:從教材右頁馬賽克效果的《向日葵》畫中取一方格(G5),這一格是由24個小塊組成的,將它們分解開,與色譜中顏色相對比。師生合作,共同探討。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體驗唐動,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訓練學生調色的技能和表現技巧,提高他們美術繪畫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世界名畫《向日葵》色彩鮮艷,富有視覺感染力和沖擊力。找顏色的體驗唐動可誘發學生崇尚美和珍視世界文化的強烈意識,從而使他們對美木學習充屬熱情。)
三、分工合作
師:將這幅畫分解成許多小色塊,近看是些顏色,但遠一點或瞇眼看,向日葵就呈現出來,現在請每個同學畫其中一部分,然后組合在一起。
1畫格。
2選擇分工。(學生可選擇喜歡的伙伴在一起合作,分工要協調,不能重復,教師注意調控。)
3臨摹涂色,相同的顏色一次涂完。
4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本教學環節將枯燥的余色練習置于有趣的組合活動中,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延伸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組合展示
1學生按底紋上的格子,找準坐標貼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導學生瞇眼欣賞并評述全班同學集體組合成的作品。
(設計意圖:全班學生集體完成一幅作品的唐動設計,可以增強學生的班級集體意識,共同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五、教學拓展
師:色彩是繪畫的語言之一,研究色彩、表現五彩的世界是畫家特別關注的,像修拉的點彩作品就給我們很多啟示,建議同學們也去試試,你會有更多創造性的表現。
[反思]
本課是一節難度較大的色彩知識課。為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我主要是這樣設計的:在開課階段,我出示世界名畫《向日葵》,引導學生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暢談感受,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巧妙地引入了新課。在探索體驗環節,我引導學生運用色彩這一美術語言與大師對話,體會美木語言的魅力,獲得藝術情感熏陶。在臨摹與組合游戲中,讓學生感悟和體驗藝術帶來的美感與快樂。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不停地巡視指導,與學生一起投入到活動中,將傳統的單向或雙向交流轉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促進了師生、生生間良好關系的發展。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在展示過程中,我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對提升他們對美術習作的鑒賞水平、提高美木繪畫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克山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