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無華 行如其人
朱湘濱
聞其聲,親切、甜潤,似一股甘露沁人心脾;見其人,端莊、聰慧,自信中不失典雅;聽其課,是欣賞、是享受,和諧愉悅見功力;品其書,有思索、有提升,樸實無華顯魅力。這就是孫明老師留給我的印象。
賞析孫明老師的每個教學片段,都是那樣的自然、真實、靈動,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課堂上的她用樸實無華但充滿激情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她精雕細琢的教學預設當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巧妙的設疑,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平等的師生對話,使學生天性得以自然流露,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課堂下的她用真誠質樸極具影響的言行,將青年教師們帶人到新課程的實踐中,與他們交流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困惑與失敗。
這就是孫明老師,樸實無華,堅韌透明,她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踐行著一位名師的風范。
民主 開放 興趣 情感
蔡 生
我聽過孫明老師無數次課,看過她無數次的教學光盤,給我最深的感觸是她在課堂上真實現了民主、開放、興趣、情感。
在課堂上,她尊重學生,不時地點頭微笑,不時地激勵、表揚。一個個微笑,一次次拍肩,一聲聲謝謝……拉近了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了教學民主。她的教學不只是停留在課堂上,而且經常進行實踐唐動,體現了數學與生唐的聯系,讓數學在實踐中驗證,讓生命在實踐中潤澤。她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趣味性,讓孩子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情趣盎然。她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處處激發學生,讓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培養他們熱愛數學,熱愛學習,熱愛生唐的情感。
我和孫明老師都是道里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兼職教研員。雖然學科不同,但因為負責一個學年的教材輔導的緣故,我們交流的機會很多,經常聽她輔導。她的每一次講座、每一次輔導,都層次分明,理論結合實際,屎入淺出,通俗易懂,使參加輔導的教師受益匪淺。
她是一個苦心鉆研的人,一個熱愛數學的人,一個懂得讓學生放飛思想,培養學生情感,潤澤學生生命的人。她就是我眼中的孫明。
教學藝術源于愛
李 強
走進孫明老師的課堂,深深地被她的教學藝術的魅力感染著。課堂上學生時而緊鎖雙眉,沉思不語;時而各抒己見,主動質疑;師生交流發自肺腑、真誠感人。教學過程跌宕起伏,忽而滿目荊棘,崎嶇莫測;忽而又曲徑通幽,豁然開朗。置身于這樣的課堂,你會時常感到生命的涌動和成長。
品味著孫明老師的課堂教學,我自問:為什么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時間,由不同的教師執教,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及效果竟迥然不同呢?我以為這正是課堂教學的藝術所在!
教學藝術哪里來,源于真誠的愛。孫明老師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的情不是一種簡單的給予。她尊重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滿足并提升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需要,用愛喚起每一位學生心底的學習熱情。這種愛是激勵,是信任,更是鞭策。“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人心靈深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正是對孫明老師這種愛的最好詮釋。
精雕細琢見底蘊 融情寓理顯真功
黃大勇
聽了孫明老師的很多堂課,她教學中的積淀與才學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她的每一堂課,都能從現買生唐和兒重的經驗出發,創造適合于兒重學習的數學,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現買化、生唐化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生唐中主動探索、合作學習,同時體驗成功,獲得自信。
在她的課堂上,她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和諧、互動的合作關系。她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注重實踐與思考。她在精心地組織課堂教學,真誠地與學生合作,共同創造一種新的課堂文化。
聽孫明老師的每一節課,都能感覺到她在精雕細琢地準備每一節課·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進行課前預設…每一堂課都能看出她從思想上對數學進行的深層次詮釋。歸根結底,每一堂課她都在精心地潤澤生命。
超越自我,煥發生命的精彩
呂 楊
和孫明老師認識九年了,從未見過像她那么熱愛教學的人。在她看來,課堂是讓學生體驗愉悅和心靈滿足的地方,走上講臺的她充滿睿智,充滿激情,充滿慈愛。可是,在鮮花與掌聲后面,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所付出的艱辛。
孫明老師備課從不馬虎,一節數學課,說讓她研究到了骨子里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她總是預設出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聽她課的時候,我們常常為她教學環節的設計拍案叫絕,更嘆服于她應對孩子的問題和回答時的機智。課堂上的她就像是一個發光散熱的太陽,熠熠生輝,用她的能量輻射著每一名學生。身邊的一枝筆、一個人、一件事都能成為她的教學資源,教會學生用數學的眼睛去看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她追尋的是一種理想的數學課堂,學生在她的課堂中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掌握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孫明老師在課后總是能夠及時地進行自我反思。一堂課的成敗得失,她都會細心記錄,認真思考并把這些經驗毫無保留的與同伴分享。她從不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高,更不以“名師”自居,反而總是能虛心地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地充實、創新自己的數學課堂,不斷地實現著自身的價值,不斷地超越著盡乎完善的自我。
這就是孫明,一個始終堅信自己平凡,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工作的教育者。
相識 相知
王開杰
回憶起與孫明老師的初相識,還原于去年的哈爾虞市數學“而立杯”賽課。作為對手的我,驚嘆于她從容自若的談吐、隨機壓變的機敏和豐厚積淀的數學內涵。幸運的是,自己成為參賽團隊中的一員留了下來,有了更多的機會向孫老師學習。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中的交流、碰撞,我們從對手變成了伙伴,從競爭成為了互助發展。我更是從孫明老師的課堂教學中體會到了其高超的教學藝術,灑脫而又青新的教學風格。省年會上的“數一數”一課,孫明老師從關注學生的需要入手,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在學生的知識具有豐富積累的情況下,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新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孫明老師更莊重傾聽,解答學生的困惑,捕捉學生的發現。那種與學生水乳交融般的情感交流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相處雖然是短暫的,但影響卻是深遠的。半年之后在教學風格研討會上再見孫明老師,觀摩其課堂教學,研讀其成長之作,品味其追求之路,使我更加深了對她的了解。從學習到買踐,從實踐再到思考。從充滿愛的教育者,到撒播智慧的教學者。我看到了累累的獎牌,更體會到了一路走來的艱辛。
正如孫明老師所說的“是追求、不斷地追求才有了今天的自己。”愿孫明老師在這條追求之路上越走越好· .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劉琳琳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正是孫明老師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座右銘。她常說:“一名優秀教師必須是一名充滿愛心的教師,教育學生不僅要靠教師的說教,更要靠教師的以身作則。教師的一言一笑,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忽視不得。”因而,孫明老師非常注意規范自己的每一言行,每一舉止。每次上課之前,她總要先將頭發理齊,衣服理好,面帶微笑地走進課堂。教學十幾年來,她從來不和學生發火,更沒有大聲地呵斥過學生。遇到一些淘氣的學生惹她生氣,她就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靜下來再解決。她經常說:“教師向學生發火,是不尊重學生的表現,是絕對不應該出現的。”“對學生要嚴格,但不是嚴厲。”
課堂上她是學生的良師,課下她又是學生的益友:在“非典”時期,她給父母在醫療前線工作的孩子帶去了母親般的關愛;在聽到鄰班的孩子出車禍遇到困難時,又是她帶領學生率先捐款,獻上一份愛心……她就像學生成功路上的一座橋,有了她,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將走得更加踏實牢靠。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孫明老師正是用她無私的愛心做一名學生歡心,家長放心,社會傾心的老師。在愛的同時,自己也在收獲著完美與快樂。正所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確,給予永遠比索取更幸福,這就是孫明老師深受學生愛戴的真諦所在!
工作中的良師 學習中的益友
徐 輝
孫明老師愛學生,也愛同事,她甘為人梯,讓年輕教師踩在她的肩膀上去收獲成功。記得在我第一次參加區級賽課的時候,孫明老師一有時間就會抽空來聽我的試教,用她多年的教學經驗為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有了她的指導,課上得十分順利,為我的教育生涯贏得了開門紅。
除賽課外,在日常工作中她更是給予了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更多的幫助。剛剛踏出校門的我們,有的只是教學理論,面對真買的學生時卻無技可施。但在與孫明老師及時交流后,一切都變得那樣青新明快。她在與學生溝通時,樸買而有魅力的語言中充滿了感情,充滿了對學生的厚望,一個簡單的表情、手勢,都是對學生數學學刁的激勵與誘導。這種與學生溝通的藝術使課堂形成了民主、和諧、融合的氛圍,使學生學得更為輕松、愉快,也為我們青年教師的教學打開了一扇通枉成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