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41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現象。(2)使學生能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3)初步向學生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2.情感目標:
(1)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主動探索科學的思想。
(2)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競爭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平移現象,使他們能在方格紙上數出平移的格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新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藍貓和淘氣兩位新朋友,你們喜歡嗎,(喜歡)我們聽聽看,他們都在說些什么,(播放課件:我們最愛提問題了,今天看見這么多新朋友,我們又有許多問題,你們能幫我們解答嗎?)
師:同學們,你們有信心答出來嗎,那就讓我們聽一聽藍貓帶來的問題吧!
評析:低年級的孩子對動畫人物藍貓和淘氣很熟悉。由它們提出問題,學生會感到分外的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積極性。
(藍貓: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錄像,錄像中的物體都是怎樣運動的,請你用手勢表示出它們運動的路線。)
師:聽明白藍貓提出的問題了嗎,準備好你們的小手,我可要開始放錄像了。
師:通過剛才的演示,你們發現它們都是沿著什么運動的呢,(及時評價:你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說得真棒,老師送給你一只小帆船,祝你以后的學習也能一帆風順。)
師:輪船沿著直線航行,電梯沿著直線上下,電動門沿著直線開關,物體從一個位置(粘紙船)沿著直線運動到另一個位置(粘紙船),而它本身的方向并沒有改變。這種運動現象就是平移。(出示課題:平移。生齊讀課題。)
評析:平移的概念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是比較抽象的,但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比比皆是。學生通過用手勢表示錄像中常見物體運動的路線,感受了平移的特點,結合教師的語言,在頭腦中初步有了一個平移的概念。
師:平移時物體必須沿著直線運動,而且本身的方向不能改變。(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畫出直線和箭頭,表示沿直線運動,方向不改變。)
師:(邊說邊用小船在黑板動態演示)又有一只小帆船準備出發了,(小船沿曲線行駛)你們看看它做的是平移運動嗎,(不是)為什么,請你們再仔細看,這一次小船沿著直線行駛到這兒后調轉了一下方向,這是平移運動嗎,(不是)看起來要想做平移運動,物體必須是沿著直線運動,而且它本身的方向還不能改變。(邊說邊用小船演示)這回是平移運動嗎,(是。)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平移現象,你能舉出幾個例子嗎,(平扛抽屜、拉窗簾、工地的升降機、水龍頭滴水等。)
師:老師也找了幾個物體運動的現象,想請你們幫我判斷一下它們是不是平移運動。(出示課件,生判斷。)
師:同學們判斷得很準確。那你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嗎,全體起立,面向老師站好,我們一起向前平移2步,再向左平移2步,再向后平移2步,最后再向右平移2步。經過4次平移,我們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請坐。
評析:該環節分三個層面:先讓學生觀察帆船三種不同的行進方式,判斷出是否是平移,并說出為什么;再讓學生從生活現象中找出物體做平移運動的例子;最后,親身體驗,通過身體的不同方向的平移,進一步體會平移的運動方式。三個層面有梯度地強化對平移的理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師: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平移,接下來就讓我們和藍貓、淘氣一起去智慧島進一步研究平移吧。我們的船從港口出發了!(課件演示。)
師:我們的船在做什么運動,朝哪個方向平移,(學生可能會說向前,老師給予肯定。再引導:在平面圖形上我們通常要用“上、下、左、右”這樣的詞來表示方位,讓學生重新說一遍。)
師:如果我們想要知道在這幅圖上船向左平移了多遠,你有什么好辦法嗎,(生用格尺、繩子量等。)
師:老師給這幅圖配上了格子紙,我們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弄清船到底向左平移了幾個格,
師:(指出出發的位置和到達的位置)請你們試著數一數小船向左平移了幾個格,(答案很可能不一樣,出現爭議)現在同學們的答案不統一,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小船到底向左平移了幾個格吧!在數格子之前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竅門,你們可要認真聽呀。要想數得準確必須要先選準一個觀察點,看這個觀察點向左平移了幾個格,也就是小船向左平移了幾個格。我們來試一試吧!我們要先選一個觀察點,我們就先以桅桿上的這個紅燈為觀察點,一起來數一數船向左平移了幾個格,行嗎,這個點是出發點,船還沒有移動,應該從它前面的一個格數起,請同學們看好屏幕,跟著老師一起大聲數。這個紅燈向左平移了8個格,也就是我們的小船向左平移了8個格。
師:還記得剛才老師教給你們的小竅門嗎,那就是先選一個觀察點,看這個點向左平移了幾個格,也就是小船向左平移了幾個格。
師:船上還有很多物體,請同學們拿出第一張題卡,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物體作為觀察點,再來數一數船向左平移了幾個格,
師:你選的是哪一個物體,請你完整地說一遍:“我以……為觀察點,數出小船向左平移了……”誰和他選的觀察點不一樣,再來說—說。
師:同學們數得非常準確。就在我們數格子的時候,我們的兩位朋友發生了爭論,我們聽聽看到底怎么回事?
(課件播放:我站在船頭,你站在船尾,我平移的距離比你長。不對,不對,咱倆平移的距離一樣長。)
師:現在就請你們來評評理,到底誰說得對呢?同學們可以看著第一張題卡再來數一數。
生:藍貓說得對,它倆平移的距離一樣長。
師:為什么它們平移的距離一樣長呢,
生:因為它們在同一條船上。
師:(小結)對了。只要是在這條船上,不管是哪一個點或物體,都是向左平移了8個格,與船本身平移的距離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以后數一個圖形或物體平移了幾格,只要在這個圖形或物體上找到一個觀察點,看這個點子移了幾個格,這個圖形或物體就平移了幾個格。
評析:利用方格紙數出物體平移了幾個格,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首先,教師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數一數,出現了不同的結果。在學生急于知道誰對誰錯之時,教師及時點撥,教給學生一個小竅門,并用這種方法帶領學生數一數,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然后,讓學生自己選擇觀察點,數出物體平移的方格數,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堂氛圍和諧。
三、體驗成功,實踐新知
師:我們的船靠岸了,哪兒才是我們停泊的地方呢,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張題卡。誰來念一下第1題的要求。小船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圖形就是我們停泊的地方,請同學們用彩筆認真涂好。(實物投影展示結果。)
師:船停好了,我們一起上島吧!來到了智慧島,藍貓和淘氣被島上美麗的景色吸引了,準備在這長住一段時間,搭建了一個活動住房,可以隨時搬到更美的地方??此鼈儼崃艘淮渭遥阒肋@是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嗎,
師:這次是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個格?
師:藍貓和淘氣還向其他兩個方向分別平移了一次,請同學們拿出第三張卡,仔細數一數,把答案填上。(課件驗證答案。)
師:你們非常聰明,數得很準確,那你們想幫它們搬一次家嗎,小組長拿出第四張卡,請小組同學合作一起給小房子平移一次。注意進行平移時我們要先找好房子的幾個點,數清格子再平移,平移后房子的大小不能改變。(學生小組合作。)
師:你們把小房子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個格,
師:住房已經安頓好了,我們一起上觀島塔觀看智慧島的全景吧!我們要坐電梯才能登上觀島塔,你們知道我們的電梯向上平移了幾個格嗎?
師:智慧島的景色美不美呀,看著藍藍的海水,藍貓和淘氣決定潛到水底看一看美麗的海底世界。
師:同學們拿出第二張卡,誰來讀一下第2小題。同學們要動腦筋呀,看誰找得最準確。
師:藍貓、淘氣這次來到我們班級,既欣賞美麗的景色,又學習了平移的知識。老師也很有收獲,我利用今天學習的平移現象,設計了一個小玩具,想看嗎,我利用平移可以給每個人穿上不同的衣服,你們想玩嗎?課后同學們用書后的學具卡自己做一做,看看可以怎樣搭配。
評析:成功是激發人進步的最大動力。學生在藍貓、淘氣的引領下,通過選擇停船點、搭建活動住房、登電梯等一系列活動,不僅學會了熟練地運用平移,同時,也感到數學是有用的、簡單的、有趣的、鮮活的,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之情。
總評: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當我們以全新的理念去品評這節數學課時,我們或許會有這樣的感受:素質教育的真諦,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教師以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藍貓和淘氣貫穿整個課堂,創設一種動畫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加之課件的恰當運用,動手畫、動口說、動腦想等多種感官的協同運用,使得一節課中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學以致用也是本節課激發學生興趣的一種方法。用平移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以及在智慧島上的一系列活動,都是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因此說,這節課不僅讓學生學到了平移的知識,而且豐富了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培養了學生觀察生活、運用生活、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和習慣,而這些正是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須具備的。
數學就在生活之中。平移的概念是在學生對電梯沿直線上下、電動門沿直線開關等生活現象的觀察中逐漸了解抽象出來的。可以說,數學來自于生活。當學生對平移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又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平移的例子。學生列舉了拉抽屜、拉窗簾、水龍頭滴水等許多平移現象,這些例子都是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努力實現三個維度。劉老師從學習內容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采用了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如在抽象概念時的多次課件演示、在強化概念時的動手操作、在遇到困難時的小組合作等。這樣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不斷經歷、體驗、感受和探索,使得知識技能目標及情感目標在和諧的氛圍中得以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