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典騙局”曝光前,歐典地板的表現可謂是風光一時:源自德國的“百年品牌”;每一塊歐典地板都被打上了3·15烙印;榮獲國家免檢產品稱號,也是“進口地板”中唯一全部合格的產品還曾獲得過德國最高級別的“藍天使”環保認證……。直到央視的3·15晚會揭開了“歐典事件”的內幕,才使廣大消費者認清了這一著名地板品牌的“廬山真面目”,其上演的“黑色幽默劇”也不得不落下了帷幕。時至今日,對此事沸沸揚揚的批判、評論仍是不絕于耳,我們姑且不談對歐典罰款之后是否還會有下文,就讓我們靜心的思考一下,自己應該怎樣認識“歐典事件”,想一想“歐典事件”曝光后,把響亮的耳光都打給誰了?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些什么、學習些什么、檢討些什么?
第一記——歐典
毋庸置疑,這第一記耳光是留給了歐典自己!自從歐典穿了八年的“皇帝新裝”被撕開之后,這場聲勢浩大的“國際玩笑”也終將收場落幕,歐典頓時成為眾矢之的,人人誅之而后快。眾多媒體對其口誅筆伐,群起而攻之;經銷商們則紛紛撤貨,像躲瘟疫一般的避恐不及;廣大消費者,更是對歐典的欺詐行為深惡痛絕。這是對欺騙者最好的懲罰!起到了警示作用,那些沒有誠信,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企業必將付出沉重代價,必然會遭到市場和消費者的摒棄。“歐典事件”給那些毫無誠信可言、欺騙消費者的“類歐典”企業敲響了警鐘!
第二記——地板業行業協會
“歐典事件”揭示出地板業行業協會并沒能有效的起到行業規范作用的現實。“歐典事件”作為一個導火索,它既引爆了大眾對長期混亂的地板業現狀的關注,同時也引發了波及整個地板行業的誠信危機。作為國內地板生產企業的行業協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已經表示,將采取措施扶優治劣,促進地板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記——中國消費者協會
歐典地板從2001年7月開始,已連續三次獲得中消協授予的“3·15”標志,這意味著,中消協經過嚴格審核,確認歐典地板完全符合質量上乘、品牌信譽優秀,領先于同行,且企業管理、生產水平較高等多項要求。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因素使得一個有著明顯“失誤”的企業,卻能長期掛著3·15的標志?這對一個權威機構而言,其中的教訓是值得深刻反思的。根據央視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歐典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到消費者對3·15的信任度。
第四記——質檢機構
歐典地板是國家質檢總局2005年國家免檢產品及生產企業名單中的一員,這證明其已具備《產品免于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規定的條件:標準達到或者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產品經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連續三次以上(含三次)監督檢查均為合格: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不得其解的是,何以經過兩級質監機關的檢驗,竟都沒能識破歐典的真面目呢?
第五記——工商部門
經查詢發現,被歐典公司在網站和宣傳材料上頻頻使用的“歐典(中國)有限公司”根本沒有注冊過,而對于這樣一個沒有注冊過的企業,工商部門顯然應該是第一個發現并予以查處的,而且歐典的廣告宣傳也可謂是鋪天蓋地、聲勢浩大,在電視、報紙、網絡均不乏動靜,幾乎每個裝修過住房的人都聽說過“歐典”,對其正面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不是說虛假廣告的問題一定出在傳媒的見錢眼開上。到底誰更應該為這些事情負責任呢?
第六記——消費者
歐典事件也給盲目崇拜“洋品牌”的消費者上了一課,廣大消費者應樹立理性、正確的消費觀。實際上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地板業的制造工藝、環保水平已經不比國外的品牌差,一些重要的指標還遠遠超過國外企業的水平。但總有許多消費者盲目崇洋,追求國外品牌,且毫不在乎高出國內產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正是由于這種不正常的消費心理,一方面導致花了很多冤枉錢,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企業“貼牌”生產、虛假宣傳的歪風,催生了一批“歐典”式企業。
希望這六記耳光,能夠給眾多的當事人一些提醒、一些教育,一些思索!如何管理一家企業如何進行行業規范;如何加強監管部門的執法力度;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等等,這些疑難雜癥如果不能治愈,恐怕“類歐典”企業的鬧劇還將不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