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職場已變成一個充滿悖論的江湖。老板說,公司提倡“快樂工作”,后來終于明白,要想自己快樂,首先要讓你的老板快樂;上司說,“付出總有回報”,可是努力付出后卻發現,獲得些許回報的同時必須更加努力地付出;媒體說,現代提倡“注重休閑生活”,誰知越是這樣倡導,人們的休閑時間反而越來越少……漸漸地,疲憊、焦慮、失衡等不良情緒便在內心悄無聲息地蔓延開來。
中國人最擅長忍耐,但卻不擅長疏導。當那些屢屢見諸報端的高管自殺、“白骨精”猝死等消息一次次地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時,職業心理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人們終于發現,決定職業發展的不再僅僅取決于能力因素,更取決于職業狀態。
2005 年12 月27 日,職場網舉辦了一次“如何保養職業心理”的網絡講座,并邀請了資深職業咨詢專家、白玲工作室首席咨詢師白玲女士作為主講嘉賓,廣大網友就工作的各種“遭遇”和不良情緒,向白玲女士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白玲告訴大家,洞察自己,調整狀態,要從職業“五感”說起——
第一感:組織歸屬感
典型癥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網友Wendy:白老師您好。我今年26 歲,大學畢業3 年,其間我換了3 份工作。我討厭跳槽,可是每次到了一個新的單位,都覺得這不可能是我長久工作的地方。現在這個企業也是一樣,每天我都勸自己盡量努力去工作,可始終打不起精神來,上司對我也很不滿意,估計我離辭職又不遠了,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可是不知道問題究竟在哪兒?
白玲:從你的描述中可以感覺到,你目前的組織歸屬感狀態不佳。當你和單位有了強烈的歸屬感,你才愿意貢獻自己的才華,遇到重大責任的時候也不會躲避;而對于那些歸屬感強的人,單位也更愿意把機會給他。
組織歸屬感強還要求員工能站在企業的立場看問題。某企業部門經理王飛(化名)想升職,可是好幾次都沒有得到晉升機會,他認為是企業的原因,準備跳槽;經過測評發現,他的組織歸屬感較弱,他很奇怪,認為自己對企業的事情挺操心的。經過深入交流發現,原來他雖然坐在管理的位置上,但心里并沒有真正地承擔組織的責任,只是一直為下屬操心。經過一年的調整,他現在的測評結果已經成為正常狀態。
建議Wendy:人的心理能量可以有兩種方式開發出來,一種是環境開發,另一種是自我開發。因此你首先要確定自己適合什么樣的企業;其次,要勸說自己從企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第三,企業重用或者提拔某人,一定是他首先表現出了兩種東西:意愿和能力,你應當將希望企業重用自己的意愿,通過行動讓企業知道。
第二感:職業方向感
典型癥狀:迷茫焦慮、缺乏自信與成就感
網友“大力水手”:我感覺自己是一個很外向、很活潑的人,喜歡和人打交道,所以大學一畢業就去了一家企業做銷售。但是銷售業績一團糟,于是領導調我去行政部門工作,我又干得很不開心,特別討厭做那些煩瑣的事情。我想再回去做銷售,可是糟糕的業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可以做一個好銷售。
白玲:你的這種狀態是職業方向感不佳的典型表現。職業方向感缺失會直接導致迷茫、焦慮、缺乏自信以及缺乏成就感。為什么會缺乏方向感呢?大都因為不知道自己適合干什么。追根溯源,多年來,總有家長和老師告訴你應該要什么,上大學、找工作、追求高職位,但是沒有人會真正地讓你學會自己給自己定目標,自己確定適合自己的方向。還有一些情況也會導致職業方向感缺失,比如已經達到了生活和事業的平臺期,而無力擺脫這種狀態;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想改變職業,但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自己尋找發展的方向。
建議“大力水手”:對于職業方向感不佳的朋友,通常有兩種選擇:1.積極暗示自己,你一定可以先調整好狀態;2.客觀評價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你可以通過測評的方式來確定你是否適合從事銷售,或者適合哪種類型的銷售,從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感:職業壓力感
典型癥狀:內耗嚴重,壓力過大
網友“游客”:我是一家公司的銷售員,幾年來業績不錯被提升為銷售部經理。在下屬的管理上我屢屢碰壁,總覺得下屬干活不能達到我的要求,因此很多工作我都不放心交給下屬去做。自己全做吧,又累得要死。結果到現在,我經常失眠,精神狀態不好,脾氣很大,不僅是下屬,連我老婆和孩子現在都躲著我。原本還想接著擴大部門的業務規模,現在能保持就不錯了。
白玲:如果壓力感過強,會導致兩種局面:成為工作狂或者工作停滯不前,并不能有效地推動工作以及業績。為什么會出現壓力感過強的癥狀?有的是長期養成的習慣;有的是目前的狀態不順利造成的。如果你初入職場,總是得不到上司或者同事的認可,壓力會很大;如果你處于中層,好像三明治一樣被夾在了中間,壓力也會很大;如果你處于職位的高層,職位越高越容易害怕自己的競爭力下降,壓力也就隨之而來了。
建議“游客”:職業壓力感給你帶來的是工作的停滯不前。首先,從心態上你應該降低一些心理預期,畢竟做業務和做管理是截然不同的工作,你需要一個上手的階段;其次,你一定要懂得如何將手中的工作進行細分,并且做優先級排序,眼睛不要只盯著結果,應把你的精力往員工培訓方面放得更多一些。
第四感:職業倦怠感
典型癥狀:心理過于疲憊,沒有精神
網友Helena:三年前,我大學畢業后就進入了這家小有名氣的公司做文秘工作,收入不錯,工作穩定,職責范圍內的事情更是駕輕就熟。可最近,我莫名其妙地開始不喜歡上班,每天都不想起床,出了地鐵看見我們公司所在的大廈,就有說不出的煩躁。難道是我老了嗎?
白玲:不是你老了,而是你的心倦怠了。長期從事重復性很強的行政工作,出現這種狀態是正常的。對于市場和銷售人員來講,職業倦怠感尤其可怕。
職業倦怠多發于白領階層,大多數職業女性都曾有過相似的癥狀:常感到疲憊,對工作早已沒有新鮮感和熱情;情緒不穩,容易消沉,敏感易怒;連續幾天無法順利入睡,晚上睡覺前想到明天要上班就感覺頹喪,早上睜開眼卻不愿起床上班;到了公司卻提不起神開展工作;喜歡獨處,甚至想去完全陌生的環境或換一份其他工作;免疫力下降,傷風感冒成為家常便飯,頸肩或腰臂無故作痛;皮膚干燥、眼睛不適。
通常導致職業倦怠的原因有: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壓力大、過于繁忙;長期從事重復性工作;老板或者上司和你沒有溝通、指導,不理會你的業績過程,因此顯得你在組織中并不重要,等等。
建議Helena:解決職業倦怠通常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組織內部協調解決,對當前的工作內容進行些許調整會對你有所幫助;另一條途徑就是將職業與休閑生活結合起來,用自己的興趣愛好來保養自己。
第五感:人際親和感
典型癥狀:人際淡漠,對他人不敏感
網友“游客11 ”:我在一家公司做培訓講師,教學能力一點也不比別人差,學員也都很喜歡我,可在公司里我卻成了“人人煩”。比如,同事們每天中午都要一起吃飯,每天光商量去哪里吃飯就要花好長時間。我認為個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唄,何必那么麻煩?時間一長,我就被大家孤立起來了,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公司有什么通知我也是最后一個知道,好幾次都差點誤事。我還聽說大家都認為我總得罪人,可是我從來無心這樣。我究竟錯在哪里?
白玲: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的人際親和感很低,這可不是一件好事。當你感覺不太在意周圍的人際關系時,說明你比較被動,或者漠然。職場不僅僅講究個人能力,還講究協作,尤其是部門之間的合作。而有效溝通、公開交流是使工作更有效進行的方法,也是與人相處的基本技能。不要一味地封閉自己,那樣很難與別人相處。尤其在職位不高的時候,人際親和感會幫助你獲得外界的支持,反之,將會給你帶來很多麻煩。
建議“游客11 ”:其實你的問題很明顯,需要調整的是你在接人待物方面的態度和做法。雖然你認為這樣做沒有必要,但是因此所帶來的麻煩卻又是你在意的。在二者不能兼得的情況下,你需要適當調整自己,讓自己更有一些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