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史可證的第六代相聲傳人,侯寶林是一位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人物,在相聲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窮其一生究竟表演創作改編過多少段相聲?它們在各個歷史時期產生、演變、發展的背景、狀況、藝術價值如何?我認為這些都是“侯寶林研究”首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僅涉及有關《目錄》部分。
侯寶林在《毛主席聽我說相聲》一文中曾經說,解放后聽他說相聲最多的是毛主席,連新帶舊大約150段左右。這150段相聲都是什么呢?他沒有說,只提了一句:“一些傳統節目我們在外面已經不說了(不合時宜),到了主席那兒,人家說,你還教育主席呀,外面不說的,這兒也可以說”。他還說:“舊相聲中有許多低級庸俗的東西,只有經過改編的,主席才聽得過去”。
侯寶林為中央領導同志說相聲是1949年至1965年之間的事,這樣一來就從時間和內容上大致為這150段相聲界定了一個范圍。由此,也可以斷定侯寶林一生說過的相聲應該不止150段。侯寶林去世前,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五十周年,應人民文學出版社之約,由著名學者吳曉鈴先生作序,由我代為編輯了一本發行量極少的相聲集,書名就叫做《毛主席聽我說相聲》。當時的編輯思想,就是力圖完整記錄這150段相聲的內容,但是由于家里的資料短缺,又因為侯寶林當時病重,體力不支,只能在有限的幾本書上用紅筆略加圈點,成書時不過只收集了70段。然后由我送到中國社科院欒貴明先生處錄排,制成膠片后直接交給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責任編輯羅君策先生付印。時間緊張、經驗不足,致使該書錯誤百出,至今叫人想起心痛,幸好印數不多,不至于貽誤他人吧。這些情況,我在該書的《后記》中已有記載。
侯寶林自1933年開始涉足相聲領域,到他1993年去世,整整六十年。這六十年里,相聲大致經歷了一個“興—衰—興—衰—再興”的階段。而侯寶林的人生也因此像潮水般地漲落。這其中的第一個衰退期,是指1949年的建國初期。當時,相聲被當作一種“格調低俗”的玩意兒,面臨著“能否為工農兵服務?能否被新社會接受”的考驗。好在這個階段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相聲改進小組”的創建以及“抗美援朝運動”的展開,不過兩三年的時間,相聲便基本完成了向新社會的過渡。侯寶林那一代“舊社會的江湖藝人”,也最終成為新社會的文藝工作者,肩負起“宣傳隊”和“播種機”的歷史重任。第二個衰退期,不言而喻是指上個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的那場歷時十年的史無前例的“大革文化命”。這一次,侯寶林們沒有那么幸運,他們其中有些人甚至沒能等到“云消霧散”的一天,劉寶瑞先生即如是。
不久前,我在整理侯寶林的文字檔案時,發現了兩篇與此有關的手稿,其中一篇是侯寶林1967年8月寫的“交代材料”,摘要如下:
解放以來我所搞的節目清單開列于下,凡是我自己寫的就注一個(自)字,與人合作的就注一個(合)字,外來稿就注一個(外)字。
婚姻與迷信 (自)1949年
一貫道 (合)1950年
二房東 (外)1950年
如此美國 (外)1950年
狗腿子李承晚(自) 1951年
杜魯門畫像(自) 1951年
妙手成患 (自) 1952年
奸商的丑陋嘴臉(自) 1952年?
夜行記 (外)1954年
參加廣播說唱團工作以來搞的節目
撕下胡風的畫皮 (自) 1955年
打百分 (合) 1955年
我是家長 (合) 1955年
跳舞迷 (外) 1955年
砍白菜 (合)1955年(歌頌相聲)
寬打窄用 (合) 1956年
服務態度 (合) 1956年
新式馬甲 (外) 1956年
洗澡問題(外) 1956年 (沒演)
離婚前奏曲 (外) 1956年
送給右派先生們(合) 1957年
天文學 (自) 1957年
全家獻寶(合) 1958年(歌頌相聲)
三星高照 (合)1958年 (歌頌相聲)
昨天 (外) 1958年 (歌頌相聲)
普通話與方言 (合)1959年
美蔣勞軍記 (外)1959年
一頓飯(外)1959年 (歌頌相聲)
打炮(自)1959年
女英雄羅淑珍(外)1960年 (歌頌相聲)
比武會(外)1960年 (歌頌相聲)
倉庫訪問記(外)1960年 (歌頌相聲)
家鄉變了樣(外)1960年 (歌頌相聲)
總統的鼻子(自)1961年
降神會(外)1961年
哈格梯打前站(合)1961年
別菲律賓(合)1961年
艾森豪威爾外傳(合)1961年
南美訪問記(外)1961年
苦度光陰(外)1961年
岸信介的下場(自)1961年
雜談《空城計》(合)1961年
更上一層樓(合)1961年
給您道喜(合)1962年(歌頌相聲)
選對象(合)1962年
煤論(合)1962年
侯大膽(合)1962年
似是而非(外)1962年
全家福(合)1962年(歌頌相聲)
一等于幾(外)1963年
美國體育(合)1963年
非洲獨立進行曲(合)1963年(歌頌與諷刺)
我在布拉格(自)1963年(歌頌相聲)
窗口里外(合)1964年(歌頌相聲)
南方捷報(外)1964年(歌頌與諷刺)
萬噸水壓機(外)1965年(歌頌相聲)
以上回憶的,可能有疏漏,待想起來再補,還有一些配合中心任務的小段沒有包括在內。
以下是17年來我所改編的傳統節目:
戲劇雜談戲劇與方言改行空城計對對子戲迷三棒鼓
歪批三國
陰陽五行關公戰秦瓊猜字扒馬褂北京話賣包子賊說話
不宜動土
以上這些節目都是演過或發表過的,以下還有一些沒演出或演出過一兩次,但沒有正式發表,基本屬于資料的。這些資料是奉上級領導“挖掘傳統”的指示,并責成四個老藝人——侯寶林、劉寶瑞、郭全寶、郭啟儒把所會的舊相聲全部記錄下來,作為資料保存的。原計劃兩年完成,總目約500段,后因某種原因只搞了一個季度就終止了?,F已記錄傳統相聲80段,印成四集,每集收20段。
第一集收了我5個段子:
學英語 (合) 搶菜刀(合)
訓徒 (自) 講《四書》(自)
王寶釧洗澡 (自)
第二集收了我8個段子:
相面 (自)鈴鐺譜 (自)
五紅圖 (自)八吉祥 (自)
打白朗 (自)鬧公堂 (自)
八不咧 (自)山東跑堂 (自)
第三集收了我5個段子:
文昭關 (合)捉放曹 (合)
滑油山 (自)山東二簧 (自)
四字連音 (合)
第四集收了我3個段子:
王二姐思夫 (自)
交租子 (自)
賣布頭 (自)
這些段子都是按照解放前的老樣子,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的。
注:1、帶的是沒有留下文字或錄音稿的段子。
2、《美國體育》別名《體育與廣告》,《對對子》也叫《對春聯》,《五紅圖》后改名《陰陽五行》。
3、“挖掘傳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遵照國務院有關指示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詳見《中國相聲史》。
上述材料顯示共有相聲91段,其中新相聲55段(60%)、整理傳統相聲16段(18%)、資料相聲20段(22%)??梢姡灾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至“文革”爆發前的1965年,表演和創作“新相聲”是侯寶林的工作重點。根據這一時段的相聲名稱,甚至都可以推斷出不同階段的中心任務的內容。例如:“抗美援朝”時期的《狗腿子李承晚》、《杜魯門畫像》,“三五反”運動時期的《奸商的丑陋嘴臉》,“反右斗爭”中的《撕下胡風的畫皮》《送給右派先生們》,配合推廣普通話的《普通話與方言》,成立農業合作社時期的《砍白菜》等等。
下表是根據侯寶林1979年回憶記錄的《表演相聲總目》(手稿二)和《侯寶林錄音資料目錄》以及一些公開出版物匯編而成的目錄。如下:
1933年 山西家信 雜學 八大改行 黃鶴樓 戲迷 拉洋片
1937年 傻子學乖 文廟 賣馬 哭當票 賣布頭 測字 地理圖 熬柿子 酒迷 扎針 天王廟 戲迷俠
1938年 夢中婚 對春聯 八扇屏 打白朗 跑龍套 大上壽
十四口 老老年 賣壽材 揭房瓦 牛頭轎 洪羊洞
打燈謎 六口人 大娶親 八不咧 兒子迷 賣估衣
口吃 酒令 繞口令 天文學 八大吉祥 家堂令
書迷 山東二簧 朱夫子 開當鋪 送 妝
1939年 夸住宅 拴娃娃 大審案 竇公訓女 樹沒葉 大保鏢
鈴鐺譜 打麻雀 訓徒 找堂會 洋藥方 滑油山
1940年 鬧公堂 批四書 粥挑子 學四省
1941年 汾河灣 俏皮話# 怯教書#
1942年 學大鼓 怯洗澡
1943年 賣父肉
1945年 江南圍
1946年 學英語
1947年 妓女打電話#
1949年 婚姻與迷信
1950年 二房東 如此美國 一貫道
1951年 狗腿子李承晚 杜魯門畫像
1952年 妙手成患 奸商的丑陋嘴臉
1953年 大中進步了(兒童相聲)
1954年 夜行記賊說話
1955年 買佛龕 砍白菜 跳舞迷 北京話 不宜動土
撕下胡風的畫皮 打百分 我是家長 怨誰
1956年 抬杠 猜字 服務態度 寬打窄用 離婚 前奏曲 扒馬褂 新式馬甲 洗澡問題 空城計 三棒鼓 南來北往
1957年 戲劇雜談 送給右派先生們 天文學
1958年 全家獻寶 三星高照 昨天
1959年 賣包子 一頓飯 普通話與方言 美蔣勞軍記 對話
打炮 女英雄羅淑珍 比武會 倉庫訪問記 家鄉變了樣 撿金子 交租子
1960年 改行 陰陽五行 文昭關 捉放曹 歪批三國
艾森豪威爾外傳 總統的鼻子 降神會 南腔北調 南美碰壁記
1961年 武松打虎 找調 陽平關 醉酒 橡皮膏 乒乓球
找胡子 四字連音 一匹馬 哈格梯打前站
別菲律賓 苦度光陰 岸信介的下場 過五關
羅成戲貂蟬 河南戲 戰馬超 黃金臺 相面 笑話晚會 王二姐思夫 開場小唱 講帝號 雜談《空城計》
更上一層樓 六個月 對春聯 張飛打嚴嵩 搶菜刀 王寶釧洗澡 山東跑堂 倭瓜鏢 菜單子 字意兒 打不好瞎打
1962年 串調 兩三八 關公戰秦瓊 西方音樂 似是而非 給您道喜 選對象 煤論 侯大膽兒 全家福 體育與廣告
1963年 77號 我在布拉格 一等于幾
1964年 窗口里外 規矩套子 南方捷報 好車把式
游黍山圣水 非洲獨立進行曲 請您照相 排隊
1965年 萬噸水壓機
1972年 麻醉新篇
1973年 種子迷
1975年 采訪記
1976年 煉鐵隊
1977年 野心家的權術 “四人幫”和相聲 姓名學 萬貨公司
沒有開完的會
1978年 技術比賽 學習簡化字 紅狀元 不掛“客滿”牌
1980年 生財有道 我的哥哥 一視同仁
歷年中有重復的省略,五十、六十年代重新改編的不包括在內。譬如《八大改行》與《改行》、《雜學》與《戲劇雜談》《天文學》等。
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報刊登載的戲園、雜耍場和電臺的節目預告上,可見侯寶林曾與多人合作表演群口相聲,譬如:1941年《天聲報》登有戴少甫、侯寶林、于俊波、郭啟儒四人合說相聲,還有侯寶林、王佩臣、郭啟儒三人合說的相聲等,這些都屬于近期發現,卻不知當時使的什么活,有待更進一步查實。

上表包括傳統、創作、合作及外來稿件。共計205段,留有錄音錄像的總共80余段。1980年侯寶林告別舞臺后,偶有演出,因不屬于主要表演時段,沒有記錄在案。
根據當前掌握的資料,這應該是一份比較完整的目錄。侯寶林一生表演、創作、研究相聲六十余載,他臨終前表示,自己認為滿意的段子不超過10段,它們是:《戲劇與方言》《改行》《關公戰秦瓊》《戲劇雜談》《婚姻與迷信》《買佛龕》《醉酒》《夜行記》《妙手成患》《三棒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