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十一五”期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經過半年多實踐活動,我們體會到:擺正工作位置,熱心當好“五員”,是工作團發揮作用的一種有效途徑。
一、明確目標任務,當好新農村建設的“指導員”
一是,指導示范點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任務。根據“五新一好”這個總目標,結合各工作隊駐點村的實際,確定具體的工作目標任務,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著力抓好“一、二、三、四、五”項工作。即:制訂一個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組建二類會(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產業協會);搞好“三清三改”;建設四支隊伍(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班子隊伍、黨員隊伍、理事會隊伍、農民隊伍);創評“五好”家庭(科技致富好、遵紀守法好、環境衛生好、鄰里關系好、計劃生育好)。
二是,指導理事會有效開展工作。依靠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積極發揮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指導理事會發揮作用。(1)指導駐點村民主選舉理事會;(2)指導理事會制訂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保證運作規范化、制度化。市扶貧辦工作隊指導理事會注意發揮“四種作用”:在村莊規劃建設和整治中的管理作用;在群眾工作中的橋梁作用;在資金使用管理上的把關作用;在項目實施中的監督作用。
三是,指導形式的多樣化。(1)計劃指導。工作團根據總的工作方案,指導各工作隊制訂示范點工作方案和月工作計劃;(2)現場指導。團部人員每周至少一次到每一個示范點,就群眾工作、工作進度、工程質量等進行檢查分析,與工作隊商量對策;(3)會議指導。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定期召開會議或參觀現場或通報情況等。
二、打造服務平合,當好新農村建設的“協調員”
堅持“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協調好各種關系,為新農村建設打造一個服務平臺。首先注重工作方法上搞好協調。認真做好宣傳發動、調查摸底等基礎工作。利用各種宣傳媒體營造濃厚的氛圍,如懸掛橫幅標語、黑板報,召開村干部會、黨員會、琿事會、戶長會等各種會議,上門問卷調查。注重在“引導”上下功夫,在‘參與’上做文章。通過宣傳發動引導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公益事業大家辦”。
其次,注重在工作時間和步驟上搞好協調。指導各工作隊“因地制宜、因時而宜”,不同階段突出不同工作重點。著重抓好宣傳發動、調查摸底、成立理事會、村莊規劃等工作。重點突破以“三清三改”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整治和改水改廁及硬化道路;著力抓好村班子制度建設,主導產業發展規劃和村規民約的制訂。重點抓了示范點環境的綠化、美化,農民培訓以及總結評比等工作。工作中主次兼顧,重點與一般有機結合,從而確保了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全面推進。
再次,注重協調好各種關系。一是團部與工作隊的關系。遇事及時平等溝通、商量,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全體工作隊員的積極性;二是工作隊與縣、鄉、村的關系,為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如選點、換點等,各工作隊都能與縣、鄉、村及時進行協商;三是工作隊與所在單位的關系。如單位一把手到點上,工作團主動靠前;回贛州時到單位拜訪;電話溝通;每期簡報都寄發給單位“一把手”,讓他們掌握工作團的整體情況和各工作隊的工作狀況,引起更加重視。四是縣直部門、鄉、村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有效地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三、全力為民辦實事,當好新農村建設的“服務員”
在開展新農村建設中,工作團始終堅持把服務“三農”作為工作的根本準則,從而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一是注重發揮部門優勢開展服務。市農信社為示范點.18戶“文明信用農戶”授信60萬元;已投放臍橙種植(撫育)貸款264萬元,培育臍橙種植專業戶20戶。各示范點根據農民的需求和產業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了實用技術培訓班,使示范點農民加深了對新農村建設的理解。市工商行為方便外出務工人員和鄉干部外出招商引資,他們以最簡便、快捷的服務方式,為群眾辦理“靈通卡”和“貸記卡”有關業務。拉近了工作隊與農民的距離。二是熱心服務于群眾。如市公路局、招商局、糧食局、扶貧辦、工商行、農信社、房產局等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到示范點過組織生活,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針對示范點少數群眾缺少勞力等實際困難,組織隊員積極幫助困難群眾進行“三清”,拆除空心房等項工作。市扶貧辦工作隊周邦春得知村民宋鵬程因小孩久病不愈,沒有時間拆除“空心房”,主動聯系到贛州的醫院進行手術,他非常感謝,立即拆房。
四、積極建言獻策,當好新農村建設的“助理員”
工作團始終在縣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當好參謀助手,認真做好工作,積極建言獻策。一是當好縣里的“助理員”。工作團一方面服從縣里安排,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活動。另一方面,要及時掌握全縣面上的工作情況,例如我們就工作進度、干部作風、群眾參與、工作成效等情況在各個工作點進行調研,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縣里反映,建言獻策。二是當好鄉鎮的“助理員”。工作隊當好鄉鎮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參謀和助手,這對于開展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如市輕化紡工作隊積極為對坊鄉新農村建設出主意想辦法,得到鄉里的高度評價。三是當好理事會的“助理員”。這主要是工作隊員協同理事會共同做好農戶的工作。
五、建立健全機制。當好新農村建設的“管理員”
第一,建立制度,規范管理。工作隊的成員都是各單位臨時抽派的干部,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作隊長和隊員的個人素質,但是作為一個團隊,還應當制訂必要的管理制度,增強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督促檢查,抓好落實。我們采取打招呼與不打招呼相結合、定期不定期的方法,堅持做到每個星期至少一次到市直單位駐村示范點,檢查掌握工作情況,督促工作進度,及時總結交流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大力宣傳表揚好人好事。對部分進度較慢,措施不得力,難度較大的市直工作隊示范點予以重點督查,與他們共同研究,找出原因和癥結,扭轉被動落后局面。
第三,種好“責任田”,推動面上工作。常言道,正人先正已。作為常務副團長不僅要認真抓好市直單位工作隊示范點,而且要扎實做好自己示范點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一是開好幾個會。先后多次召開村干部會、黨員會、理事會和村民大會,充分調動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二是搞好走訪調查,掌握村情民意,做到胸中有數。三是制訂工作計劃和規章制度。在制訂工作方案的同時,根據工作進展情況,與工作隊員和村干部及時商訂10天工作計劃。四是抓好具體工作,認真解決實際問題。每周堅持去示范點二次以上,現場做好具體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第四,注重自身建設,開展創評活動。作為市委派來的工作隊,應該時時處處注意自身的形象,為此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開展了“爭做‘四個’模范,為新農村建設建功立業”的創評活動。一是做學習的模范。要求工作隊加強理論和實踐學習,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拓寬工作視野,提高工作能力。如寧都師范、市糧食局、市公路局等單位工作隊制訂了學習制度,堅持每周學習一次,認真做好讀書筆記。二是做實干的模范。要求工作隊員發揚蘇區干部好作風,工作積極肯干,不怕苦、不怕累,樂于奉獻。如市糧食局工作隊長胡徑炳、市公路局工作隊長謝振芳等領導克服年大體弱,帶領工作隊員扎實工作,所在示范點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三是做遵守紀律的模范。要求工作隊成員嚴格執行市、縣制訂的工作、生活紀律,自覺遵守各項制度,認真按章辦事,堅持到崗到位。團部工作人員以身作則,帶頭執行制度,多數工作隊在節假日也采取輪休,保證了工作點有人。四是做密切干群關系的模范。積極開展了民情日記活動,主動與農民群眾交朋結友,交心通氣。努力做到“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辦百家事;致百家富,連百家心”。如市工商銀行工作隊長伍祥林,關心群眾疾苦,積極爭取省、市工商銀行的支持,幫助駐點村群眾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