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片神奇的熱土,生生不息地萌生著夢想,源源不斷地孕育著希望。這里是學生自由成長的樂園,是教師日夜守望的精神家園,需要并且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一見鐘情地去愛戀,一往情深地去耕耘。
鐘情是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執著,鐘情是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誠,鐘情是魏書生為了圓當教師夢的一百多次企盼,鐘情是扎根邊遠貧困山區教師傾心的愛,鐘情是許多教師那“如果有來生,我還當教師”的未了情。
在教育神圣殿堂的門楣上赫然寫著這樣的字句汲汲子富貴者免進,熱衷于功名者走開。因為教育這塊凈土拒絕滿身市儈氣和銅臭味的人的褻瀆和踐踏。只有那些竭忠盡志,愛崗敬業的人才有資格進來。鐘情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具備的準入證和通行證。
鐘情于教育就應熱愛學生。這種愛不是母雞護雛,也不是老牛舐犢,而是“嚴父情”與“慈母愛”的融合,充滿了理智與智慧。熱愛學生就應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有獨立尊嚴的大人來看待,尊重的話語會使學生挺起胸膛走路;熱愛學生就應寬容學生,把學生當作不懂事的孩子來看待,允許孩子犯錯誤,寬容的春風會融化學生心頭的冰雪,熱愛學生就應欣賞學生,欣賞的目光會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使學生找回自信和力量。要以真情感化學生,要以愛心感動學生,要以行動感染學生。
鐘情于教育就應歷練自我。打鐵先要自身硬,用智慧助燃,讓青春之火熊熊燃燒,注入“源頭活水”,讓生命之樹蓊蓊郁郁。親歷體驗與感悟,在歲月的河流中,既要有“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又要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前者是為了學生而“志存高遠”,后者是為了自己而“淡泊明志”。在美麗的教育中把自己的人生鑄就得更加美麗,在可愛的學生中把自己的性格塑造得更加可愛;在人文的氛圍中把自己的情懷浸潤得更加人文。
教育是科學,需要我們鐘情地去探索;
教育是藝術,需要我們鐘情地去創新;
教育是事業,需要我們鐘情地去奉獻。
(作者單位:海倫市聯發中學)
編輯/李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