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廖善才(1980-),男,江西贛州人,南京政治學院政治理論一系碩士生,研究方向:黨的建設。
摘要: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有重要意義。它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道德基礎;是規范黨員行為的重要精神手段;是黨員進行黨性修養的基本平臺。
關鍵詞:榮辱觀;共產黨員;先進性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494(2006)04-0028-02
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期間,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是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對轉變社會風氣、弘揚社會公德的新倡導,為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黨員先進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道德基礎
從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根本內容上看,“八榮八恥”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現提供了準繩,是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機統一,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道德基礎。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黨員精神世界的向導和終極支柱,對黨員的全部行為起最終的制約作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與否,決定著黨員一生的命運和價值。黨員一旦確立起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能夠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價值的人,就能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相反,如果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榮辱觀出了問題,其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就會混淆,黨員的先進性就無從談起。
因此,我們黨歷來強調黨員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毛澤東曾經指出:世界觀的轉變是—個根本的轉變。他要求共產黨人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在新時期,鄧小平指出:“黨和政府愈是實行各項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同志,就愈要高度重視、愈要身體力行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江澤民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對于每一個干部和黨員來說都是首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或解決得不牢靠,不論搞革命,還是搞建設,是不可能兢兢業業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績來。”
現實中,有的受黨教育多年的領導干部之所以違紀違法喪失先進性,究其根源,都是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出問題開始的。沒有了羞恥感、知恥感、恥辱感,對任何羞辱的事情都無所謂,就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干。有的領導干部覺得給人辦事,收點錢物沒什么大不了;有的對公務活動中講吃喝、講排場、求高檔,不以為非;有的急功近利,不按規律辦事,對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等等。這些行為都表明其做人的道德底線出了問題。我們的黨員和領導干部一定要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修養,當前尤其是要積極實踐“八榮八恥”,只有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武裝頭腦并用它指導自身的言行,共產黨員先進性才有堅實的道德基礎。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規范黨員行為的重要精神手段
從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功能上看,它是規范黨員行為的一種重要的精神手段,有著十分獨特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黨員行為提供了正確導向。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種最重要的實踐精神方式,它以規范為基本形式,以價值為實踐指向,為人們的相互關系的調節和行為表現提供一種價值的支撐和價值導向。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道德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旗幟鮮明地指明了應該堅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抵制什么,為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的行為提供了正確的價值導向。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標尺,黨員和黨員干部就有了行動的指南,黨員心中就有了理想的角色模型,就知道了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一句話,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黨員和黨員干部懂得怎么做,使他們對將發生的行為有規可循,方向明確。
第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激勵黨員奮發向上提供了精神動力。社會主義榮辱觀著重于從個人和社會整體、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特別是個人對社會整體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態度這一角度,直接明了地指出了在我們的社會應當提倡什么、拋棄什么,為黨員的行為直接提供了一種“正當”性、“正義”性、“應當”性等合理性精神支撐。而這種合理性的精神支撐,在現實生活過程中,就會轉化為一種激勵性的強大精神力量,鼓舞黨員沖破各種艱難險阻,去追求理想的目標。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激勵下,廣大黨員會自覺地從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與義務出發,堅持不懈地奉獻進取,全面提高素質,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可以說,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激勵各級黨員干部及廣大黨員創造世界的精神動力和自我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第三,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人格教化的基本方式。榮辱觀是人性的自覺產物,是人性的內在規定性之一。是否明榮知恥,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標志,而榮辱觀的教化則是使人成其為人的基本方式。榮辱觀教化的程度,在客觀上決定了人的文明素質和文明水平。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黨員保持先進性,榮辱觀的教化是基礎。榮辱不分,黨員不能成其為人,更不要說先進分子子。當然,黨員的先進性包括眾多方面,但起基礎作用的卻是榮辱觀,它在黨員人格修養中居于基礎地位,并發揮主導作用。
第四,社會主義榮辱觀長久地約束和規范著黨員的行為。在復雜的現實生活中,黨員干部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出現行為偏離和越軌傾向,但又尚未嚴重到觸犯法律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義榮辱觀可以對偏離行為加以批評、教育、制裁,這些稱之為“軟約束”。這種約束,由于依賴的是主體的內心信念,著眼于“治心”,所以能夠長久地為黨員保持先進性發揮作用。
三、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黨員進行黨性修養的基本平臺
從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地位來看,它是黨員人格修養的道德情感基石,從而構成了黨員黨性修養的基本平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的黨性以工人階級的階級性為基礎,是工人階級階級性和階級利益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集中體現。只有具有鮮明的黨性,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也只有加強黨性錘煉,才能夠永葆黨員先進性。因此,江澤民指出:“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務必帶頭加強黨性鍛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嚴以律己,防微杜漸。”
然而,堅強的黨性是建立在高尚的人格基礎上的。共產黨人是工人階級中的先進分子,只有那種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才無愧于共產黨人的光榮稱號。凡是真正的共產黨人,都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當“官”、踏踏實實干事的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如果連基本的人格都沒有,就談不上做一個夠格的共產黨員;離開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去侈談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奮斗,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只有講求人格,才可能堅持黨性。黨員如果在人格修養上沒有高標準和高境界,在黨性鍛煉上也不會有嚴格的要求。
榮辱觀在人格修養中起著重要作用。榮辱觀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基礎,是黨性得以實現的前提和基礎。堅持把黨性修養建立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礎上,就會使黨性通過人格實踐活生生地體現出來,就會使正確的世界觀建立在高尚的人格之上。大量事實說明,在當前市場經濟建設的復雜形勢下,—些投機分子和腐敗分子,往往是因為人格修養極差、不具備承受黨性錘煉的基礎而蛻化變質的。當然,現代社會生活的多樣性,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論怎樣選擇,都不能離開做人的底線,都不能顛倒是非,美丑不分,榮辱混淆。如果做人的底線都崩潰了,辦事就難以辦好事,從政就不會當好官,黨員的先進性就會蕩然無存。因此,每一個共產黨員要保持先進性,都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進而提高個人的人格素養。
責任編輯 黃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