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生1709年出生于英國—個小城中的貧困書商之家。他視力低弱,一只眼盲,然其天資聰穎,立志為學。19歲考入牛津大學,博覽群書,頗得師生好評。后因父親生意破產,輟學回家,因禍得福,在無事閑居的日子里看遍父親書店的大量古今書籍。牛津輟學,手無文憑,加上面神經痙攣,使之面臨擇業之苦。窮且益堅,約翰生立志為文,直到1784年75歲去世的半個世紀里,約翰生做過編輯,寫過悲劇,發表過長詩,創作過小說,編纂過字典,評注過《莎士比亞全集》,推出過不少散文佳作,在眾多的榮譽頭銜和豐富的人生經歷中,作為幽默的雄辯家留下的大量妙語無疑是其人生苦海中的貝殼,我國前輩學者林語堂、錢鐘書、楊繹等也非常喜歡引用約翰生的名言,現采擷幾則與大家共享。
除了傻瓜,沒有人不為錢寫作。
鮑斯威爾曾建議約翰生寫一本意大利的旅行記,然而約翰生回答:“我想我不愿寫什么關于意大利旅行的書,但是如果能從這本書中得到200或250英鎊的稿酬,我會很高興。”說這樣坦率的話是源自他一貫堅持的觀念:“除了傻瓜,沒有人不為錢寫作。”約翰生出身于窮苦之家,自從立志為文作,便自然以文為生,然而早年拮據窮困,靠妻子的錢和朋友的幫助及其奮力拼搏,但無論是翻譯法文《阿比西尼亞旅行記》,編纂浩繁的《英法詞典》還是后來一系列的寫作都未給約翰生帶來豐厚的收入。直到約翰生得到養老金,他才可以擺脫寫稿的差事,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因此,約翰生從不諱言自己寫作是為了掙錢,但實際上,他一方面孜孜不倦樂此不疲地寫稿掙生活費,一方面卻有求必應地無償為朋友寫序、寫跋、寫書評,由此看來,他這條寫作為錢的語錄也需用辨證的眼光看待。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飲食都不關心,那么他很難對其他事也上心。
約翰生的好友鮑斯威爾在《約翰生傳》中寫道:“我不知道誰會有約翰生那樣好的胃口。餐桌旁,他兩眼盯著碟子,全神貫注于吃喝,心無旁騖。除非有尊貴的客人,否則他絕不多言,甚至也不在意別人的談話,直到他的食欲滿足為止。他的胃口很大,狂嚼大咽時,額頭青筋暴起,汗珠涔然密出。”這種憨態可掬的形象很難與那些衣冠楚楚斯文的文人雅士相符。約翰生還是個美食家,在飯桌上他喜歡對菜肴評頭論足,遇到可口的飯菜他會一食撈之。磁上不合胃口的晚餐他會口氣生硬的直接批評。有一次他對一個名廚的法式烹調十分不滿,甚至惡狠狠地說:“我要把這個惡棍扔進臭水溝。”而當一位朋友的老仆專門為他烹飪了可口的佳肴時,他極度滿足地稱贊:“先生,廚藝比賽大會的美食也比不上你準備的晚餐。”
如果你真能去看長城,那對你培養孩子成為偉人是十分重要的。
約翰生一生尤其晚年十分熱愛旅行,1762年英國王室以他的文學成就每年獎給他300英鎊的養老金,不必再為生計分憂,他和鮑斯威爾出游蘇格蘭高地及其島嶼,與思羅爾夫婦觀光威爾士北部和法國巴黎。他十分向往到一些遙遠的國家去旅行,認為旅行可以開闊眼界,培養高尚情操。他對參觀中國長城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向往和熱情,并對鮑斯威爾說:“先生,如果你真能去看長城,那對你培養孩子成為偉人是十分重要的。他們會以到過中國長城的人的孩子為榮。我說的是真心話,先生。”200年前就鼓勵人們去中國看長城的人一定是思想前瞻、視域廣闊的人。約翰生的“對培養孩子成為偉人十分重要’的箴言與100多年后中國偉人毛澤東的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真不幸,先生,你還沒見到獅子。為一個小蟲你就講了那么長時間,要是一頭獅子你肯定得講上一年。
在一次交談中,老先生羅伯特紳士想陳述一則簡單的趣事。即在什魯斯伯里城區視察時,一個地方官員飽受一群跳蚤騷擾之苫。但這位老學究為了把事情說清而全盤展開,大約花了七八分鐘,他長篇大論絮絮叨叨,說某地方堆放了一大堆毛織衣服。因此,跳蚤寄生于此,數量之多,令人驚駭。而那位官員恰恰又寓居附近,所以那些跳蚤就異常靈活地順勢靠攏……,約翰生如坐針氈,在終于聽完了老先生極其煩人的嘮叨后馬上說:“真不幸,先生,你還沒見到獅子。為一個小蟲你就講了那么長時間,要是一頭獅子你肯定得講上一年。”這雖是對老先生開玩笑似的戲謔,卻明確的告訴我們說話簡明扼要的重要性。
編寫詞典的作者,不受工傷的苦力勞動者。
1755年,約翰生獨立編纂歷時日年半的英語詞典終于出版,這是英國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1747年約翰生向世界公布他的英語詞典編寫計劃,并著手進行個人獨立編纂。有一天,亞當博士問正忙于工作的約翰生:“先生,這是一件偉大的工作,搜集如此眾多的詞源,你如何能在短短3年內完成?”約翰生回答:“沒問題,我可以在3年內完成。”亞當說:“在法國研究院,他們有40個成員花了40年時間,才完成他們的詞典編纂。”約翰生回答:“情況正是如此,我們可以計算一下這個比例,40乘以40等于1600。3年比1600年,這就是英法之比。”這部大型詞典在篇幅上前無古人,他從上溯到200年前的英國文學里引述了大約11萬4千多條生動有趣的語錄為詞義作例證。如此龐大的編寫任務是作者在沒有電腦而只雇了6個抄字員的情況下獨自完成的。即使他沒有在3年內完成,但從詞典的水平來說,他花的8年時間也不算長。完成如此卷帙浩繁的文字工作所需要的堅定意志和勤奮勞動真是匪夷所思。也難怪約翰生說:“詞典編纂家:編寫詞典的作者,不受工傷的苦力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