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現在是一個中學生還是一個花甲老人,你都擁有內容豐富的個人歷史。它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記憶,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歷史包袱”。我見到很多人讓幾十年前發生的不快在幾十年后仍然影響、乃至左右他們的人生。
要想達到心理健康,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放下這些“歷史包袱”,而放下“歷史包袱”的最好辦法就是原諒和道歉。
阿根廷一位詩人說過:今天將過去,明天也將過去,可是昨天最難過去。
確實如此,昨天最難過去,昨天就是過去的事情,我們生活中很多的陰影在昨天,你能讓昨天成為過去的話,今天就很容易了。
解放自己!把包袱放下吧!
學會原諒放下歷史包袱
首先需要原諒的是自己。我們每一個人留給自己的包袱還少嗎?每一個人都曾經“悔恨當初”,后悔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或不明智的判斷。有的人后悔自己選錯了職業;有的人埋怨自己錯失了生意、戀愛、婚姻良機;有的人悔恨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等等。甚至,還有人責怪自己“投錯了胎”“生錯了年代”,當然,這不是在埋怨自己,而是在埋怨上帝,埋怨命運。
后悔本身有它的積極作用。比如,后悔自己以前的錯誤可以激勵自己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取得進步和提高,但是,如果長期沉溺在悔恨之中的話,可就不好了。
李先生深愛著他的母親,但和父親關系不好。有一次,他太太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助李先生解決問題。其實,李太太主要關心的不是父子倆和好的問題。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李先生和父親的關系已經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個性,也嚴重地影響了這個新的小家庭。我和李先生夫婦談了很多次。最后,我說,今天晚上,我希望你們,當然主要是李先生,給父親寫一封信。
夜里3點時,電話響了。夫妻倆都在哭。他們改了又改,寫了足足5個小時。寫完后,兩個人都被自己寫出來的信感動得泣不成聲……
現在李先生和他父親的關系也正在漸漸向和好方向發展。修復這樣嚴重的關系破裂,這樣深的傷疤,這樣歷史悠久的怨恨,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須先理解,再諒解,再緩慢恢復。如果操之過急,或者用傳統大道理來逼他,比如,對他說:“不管怎么樣,他是你爹!不聽從他就是不孝,不孝就是沒良心,是最大的犯罪!”這樣做,不管你的動機多么好,也不管你覺得你的話是多么偉大的真理,結果肯定是事與愿違,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會使父子關系更加疏遠,更加不可救藥。
要想把問題解決好,放下過去的怨恨,就必須通過交流來接受自己、理解自己,同樣通過交流接受對方、理解對方,再通過原諒(或道歉)從痛苦、怨恨(或后悔、愧疚)中解放出來。
在前幾步的基礎上,經過時間流逝,讓傷疤漸漸痊愈,感情重新建立,關系慢慢恢復。
通過單方面的原諒,我們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解決一個人的問題。多數情況下,這就足夠了。原諒對方的信通常不要交到對方手中。這里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這封信雖然名義上是寫給對方,而實際是寫給自己的。
第二,如果把信交給對方,有可能會造成新的沖突。比如說,對方可能會說:“什么?你原諒我?我什么地方對不起你啦?明明是你這家伙混蛋!我原諒你還差不多!”結果,本來是好意,卻鬧得一蹋糊涂。所以,原諒他人的信不要給對方,最好是燒掉或扔掉。當然,也可以先留一段時間,但沒有必要永久性存檔。原諒信應該是個句號,而不是個破折號。在一些復雜、混亂、糾纏不清的事情中,原諒信就好比一個“單方面永久性停火書”。人與人之間的多數是非糾紛是講不明白、糾纏不清的。有一方先停火,另一方也就孤掌難鳴,鬧不起來了。就是接著鬧,獨角戲很快也就乏味、沒勁了。
放下歷史包袱是心理解毒的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你想要幸福、想要發展,就絕不能讓一件又一件幾年前、乃至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持續性地傷害自己、影響自己。的確,時間是最好的解藥。這句話,在事情剛發生時還可以說,但是,幾年后、幾十年后,再用“時間是最好的解藥”這句話,就不太明智了。再等幾十年嗎?你還有幾個“幾十年”?等得起嗎?以我的經驗,原諒才是最好的解藥。
給你帶來歷史包袱的人恐怕不是個殺人犯,也不是個十惡不赦的惡棍。讓我再強調一下:原諒他不是你給他的恩賜,也不是你立地成佛、離地成仙的圣人之舉。原諒是自我解脫,是心理解毒的一劑好藥。只有原諒了過去,過去的自己和過去的他人,你才可以甩掉包袱,甩掉累贅,放松地、輕松地、健康地走自己的人生路。
學會道歉從負罪感中解脫
有時,我們的心理包袱源于自己對他人的歉疚。在這種情況下,原諒自己的最好辦法是向對方道歉。其實,我們往往知道自己應該道歉,但是,我們有兩個顧慮:第一,自己知道,就是道歉了,對方也不會接受;第二,怕自己的自尊心受損,也就是面子問題。這兩點都不應該成為問題。首先,道歉信名義上是寫給對方的,而實際上是為自己寫的,目的是讓自己盡到義務,從而放下包袱,把過去的事留給過去。關于面子嗎,其實,一輩子背著歉疚是最沒面子的事情,不是嗎?所謂道歉的“沒面子”無非是一時的別扭,幾秒鐘也就過去了。道歉換來的是如釋重負的輕松感。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面子問題,我才建議用寫信,而不是面談的方式。
文小姐和未婚夫訂了婚,可是,在一切準備就緒,結婚的前一星期,她卻突然“逃婚”了。具體原因我就不說了,問題是,現在事情已經過去了3年,雖然(前)未婚夫似乎已經從陰影中走出,但是,文小姐自己卻始終走不出陰影。在交談了一次之后,我讓文小姐寫了一封原諒自己的信,還讓她寫了一封向前未婚夫道歉的信。像這樣嚴重困擾自己的大事,往往口頭道歉了,自己還覺得劃不了句號,而書面的道歉卻經常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通常,困擾自己的事不一定是什么天大的事,相反,往往是件非常不起眼兒的小事。可是,事情雖小,但不知為什么,就是忘不掉,總是時不常地想起。自己對之欠疚的人有時也會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2003年年初,我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件不起眼兒的小事。可是,幾個月后,尤其是當我看到火車站、公共汽車站和問路的外地人時,我還經常想起它。為了擺脫這一困擾,我寫了一封短信。
尊敬的無名先生:
幾個月前,我們在北京的馬路上偶然相逢。您問我這個北京人該坐幾路車去火車站。我熱心地看了看您的火車票,然后把您送上了開往北京站的公共汽車。我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多年來在海外的我不知道北京新建了一個西客站,而您的車次正是從西客站發車的。由于當時離發車時間還僅有一小時左右,從北京站再趕到西客站肯定來不及了。
一直以來,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雖然我給您帶來了經濟損失、精神傷害和巨大的不便,還可能給首都百姓帶來了欺騙外地人的罪名,我的確不是故意的,但無論如何,我的錯誤給您帶來了不少麻煩。對此,我衷心地向您道歉。
祝您順心、愉快!
至于是否要把道歉信交到對方手中,這要看具體情況。通常,我主張把信給對方。但是,有兩個例外:首先,就是當對方已經無法或很難聯系到,甚至已經去世時,比如,那位被我送錯火車站的先生,我甚至不知道他是誰,當然不可能找到他。沒有必要把這件事搞成一個復雜、龐大的“工程”。第二,就是當你知道如果對方讀到這封信后,結果不會是煙消云散,反而是死灰復燃的時候。這時,信寫完了也就完了。要知道,無論這封信是否交到對方手中,信主要還是為自己而寫的。
讀到這里,您也可以做一件事:寫一封道歉的信。這封信寫完,對于您一直耿耿于懷的過去,您就真的解放了。
(編輯/李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