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最怕的是天天數日子過,那真是度日如年。我的父母雙親都未活到我現在的歲數就壽終正寢了,二老均因郁郁寡歡,積勞成疾,先后逝世。這主要是當時的生活條件使二老常為生活奔波而愁苦,郁郁寡歡。現在大不相同了,生活安定,老有所養,我們這一代人正逢歡度晚年的好時代。
然而,盡管如此,卻又產生了另一種情況:一旦退休,有些失落感;人走茶涼,有些冷漠感;閑來無聊,有些孤寂感;遇事不順,有些抑郁感……這些煩惱,會給退休后的老人帶來種種弊端。輕則整日煎熬,慢性自殺;重則積郁愁苦,不久于人世。
我以為人到老年,自然年齡由天而定,心理年齡由“我”而定。何不自我解放,來個“人定勝天”呢?退休前我的身體并不太好,生過幾次大病,吃過文革的苦,幾乎作古。兩年前更是家門不幸,親人英年早逝,我悲痛欲絕,茶不思、飯不想,日漸憔悴,老伴也是難以成眠。我是家中主心骨,我若被悲痛擊倒,一家人將怎么辦?我想明白了:既然活著,就活出個樣子來,用時髦的話說:瀟灑走一回人生路。于是我重操“舊業”“故態”復萌,自找其樂,終于又恢復了往日平靜和美的氣氛。我從悲痛中解放出來,全家人也從陰影中走了出來。現在我們都活得有滋有味,快快樂樂。其實方法很簡單,可以總結為四個“自”:
自續其趣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兩種興趣愛好,這些興趣愛好實在是一種延壽興奮劑。我自幼愛收藏,退休后正可大展身手,一發而不可收。集郵、集幣、集糧票、集煙標等,不一而足。每得一套新藏品,每收一封郵友或學生的信件,久久玩賞,樂至極矣!
自愛其勞 人的一生中,勞動是主旋律。老了退而不“休”,豐富的勞動經驗,可以施展其能。孫子的玩具壞了我去修,拖把散了我去扎,保險絲斷了我去接,地板破了我去補,鞋子脫膠了我去粘,家電失靈我去搗鼓。我被老伴授予“修補大王”的光榮稱號。每修補好一樣東西,我心中有說不出的快樂。每日起身內外打掃,整理房間,忙忙碌碌,渾身輕松地迎接新一天的到來,神清氣爽,可謂樂矣!
自交其友 我廣交朋友,上到83,下到手中挽,朋友遍華夏。孫子是我對弈的小朋友,全國各地集藏的老人是我的老朋友,同窗到來促膝敘談是我的摯友,上門求教知識的是我的新朋友;早晨在公園里與眾多素不相識的女士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她們又成了我的舞友。生活多美好,生活多溫馨。樂而忘老,樂而忘時,今朝何歲,樂在其中。
自拓其知 人的一生,總在學習中。教書40載,自覺知識淺,書報雜志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有所心得練練筆,獲得稿酬,給孩子買個紀念品,物小情重意義大。日日電視,時時廣播,真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在知識的海洋中游弋,既開智修身,又怡情益腦。融融其樂,其樂融融,自得其樂矣!
人生幾何?歲月幾何?老而不惑,老而無憂,全在趣、勞、友、知中,真可謂“樂吾樂以及人之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