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禮 中國醫學基金會糖尿病基金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歸國學者,英國皇家醫學院醫學、哲學博士,英國皇家醫學會院士,獲多項重大科研成果,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和證明5種內源性內分泌調節多肽對胰島細胞的調控作用。
湯千一 原海軍總醫院干部病房一科主任,主任醫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老年病學會主任委員,擅長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慢性腎炎及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診治,在老年醫療保健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獲軍隊科技成果進步獎和醫療成果獎數項。
問:對于初患糖尿病的患者來說,應該抱有什么樣的心態呢?
答:總的來說,要做到三點:第一,戰略上重視;第二,行動上主動;第三,樹立信心。戰略上重視,是建立在患者對糖尿病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對糖尿病的正確認識和了解,患者不可能主動跟醫生配合進行治療。而只有在了解自己的整體情況之后,跟醫生密切配合,才能制定出一個對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應該有兩點追求,一個是壽命,第二是生活質量不受影響。要相信,只要控制得好,糖尿病是可以戰勝的。
問:了解病因,真的那么重要嗎?
答:了解病因,對下一步治療很重要。病因有多種,比如由遺傳因素引起的,這是自身免疫功能障礙造成的損害;其次與環境因素有關,外環境因素可以造成糖尿病誘發,比如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病率也隨之增高,這說明環境因素的影響之大。另外還有肥胖、外來感染等等因素,都可以造成糖尿病的發生。此外,長期過度的緊張,也會使體內的生糖激素升高。
問:評價糖尿病病情的指標有哪些?
答:1.患病或確診時間;2.病因和分型;3.血糖數值;4.胰島細胞功能;5.是否伴有并發癥。
問:怎樣才能獲得正確的血糖值呢?
答:血糖值這個問題看起來挺簡單,其實這里頭很有講究。我們國家現在很多基層單位,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一般常規做體檢通常做一個空腹血糖,如果這個人空腹血糖正常的話,就認為這個人沒有糖尿病。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如果只做單純的空腹血糖檢測,那將會有60%的糖尿病人會漏診,因為有一些人就屬于餐后高血糖型,所以會漏查。因此,我們建議,在測血糖時應該做一個糖耐量實驗和餐后血糖檢測。
問:胰島功能怎么判斷,胰島功能檢查有必要嗎?
答:以前胰島功能檢查只用作科研,僅有少數單位把它作為一種糖尿病的檢查指標。但從實際講,隨著醫學的發展,胰島細胞功能檢查漸漸成了判斷病情、指導用藥的重要基礎。糖尿病分幾大類,有的病人屬于胰島素抵抗,有的屬于胰島功能明顯的分泌減低,如果這個病人在胰島分泌明顯減低的情況下,你再給他用各種口服藥,不但無效,還會耽誤治療時機,更有可能會帶來肝腎不必要的并發癥,所以胰島功能的檢查是非常必要的。
問:初患糖尿病時,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治療方法才是正確的呢?
答:糖尿病人血糖的變化,已經超過正常人的標準了,除了考慮飲食控制以外,還要適當地進行治療,及早進行治療。比如I型糖尿病,肯定要及時治療,若發現血糖高了,說明你體內已經不是正常狀態了,所以這個時候不應該有懈怠的想法。醫生也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如發病的時間、病程、體重,耐糖量的指標,胰島功能的檢查,并發癥的檢查,有針對性地實施個體治療方案,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杜絕千人一方的做法。為什么要提出早治呢?因為很多人認為得上了并發癥就不可以治愈,糖尿病不能治愈,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并發癥也是有可能治愈的,只要早期治療,就有可能治愈。
問:目前還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把希望寄托在飲食和運動上面,甚至是完全寄托在飲食和運動上面,這樣做可以嗎?
答:飲食和運動可以作為治療糖尿病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不代表治療糖尿病的全過程。有一部分病人,通過運動、飲食控制,對于控制糖尿病有幫助。但是,得了糖尿病還要配合治療,不能單純靠飲食和運動,必須配合藥物,這樣的治療效果會更好。這里有一個新的觀念,以往糖尿病患者吃飯要看單位重量內的含糖數,現在改了,叫血糖升糖指數,也就是說你吃了一定量的食物之后,在一定時間內血糖的生成速度,這個指數是很重要的。
問:哪些食品對血糖的升降有影響?
答:血糖生成指數高的食品:饅頭、黏米飯、白面包、糙米、大米飯、烙餅、玉米片、甘薯、油條。
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品:大麥粥、意大利面條、黑麥粥、黑米粥、燕麥。
血糖生成指數高的水果:西瓜、菠蘿、芒果、香蕉、獼猴桃、柑。
血糖生成指數低的水果:青蘋果、桃、梨、草莓。
血糖生成指數高的蔬菜:土豆、南瓜、胡蘿卜、甜菜。
血糖生成指數低的蔬菜、豆制品:菠菜、芹菜、黃瓜、茄子、卷心菜、青蘿卜、西紅柿、青椒、黃豆、豆腐。
問:在運動方面,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糖尿病患者運動方面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誤區。很多人喜歡晨練,但晨練適合健康人,不適于糖尿病人。因為晨練是空腹的,空腹時血糖比較低,血糖低的時候進行晨練,第一容易產生低血糖,第二會產生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應。還有晨練回來比較疲勞,這時吃飯一是胃口比較好,吃得多;二是想休息,休息的時候血糖高,血糖由空腹晨練的低血糖到飯后休息的高血糖,這樣一個循環會造成胰島細胞負擔更重,使得鍛煉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加重了胰島細胞的負擔。
問: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鍛煉才合適?
答:應該餐后半個小時進行適當的活動。所謂的餐后,就是吃第一口飯算起的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正好是血糖上升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進行活動,可以提高肌肉細胞跟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這對降糖是有好處的。
對于那些有并發癥的患者,一定要避免做劇烈運動。因為糖尿病是以全身微血管病變為主,同時還有可能合并大血管病變,容易產生血管壁斑塊,如果是頸動脈斑塊,就會造成腦栓塞,下身造成足壞死,所以一定要避免做劇烈運動,尤其是有斑塊的病人。此外,最好選擇那些自己能夠堅持下來的運動,比如走步就非常好,既溫和又可以長時間堅持。
問:如何面對糖尿病的并發癥?
答:重要的是要早期發現糖尿病的并發癥。患者應及時進行一個全面檢查。糖尿病人主要是大血管的并發癥和微血管的并發癥,大血管常見的并發癥有心、腦血管病,微血管的并發癥有眼底、腎臟等的病變,所以說并發癥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是壽命。
問:糖尿病人對胰島素的使用從什么時候開始較好?
答:治療糖尿病,胰島素的使用有幾個階段。以往認為胰島素只用在糖尿病晚期,有了嚴重并發癥才可以用;現在我們認為,糖尿病早期就可以用胰島素,因為使用越早越存在胰島細胞修復的可能性,讓胰島細胞休息才有可能修復,因此,胰島素的及早注射,可以為病人提供胰島細胞修復的機會。
(編輯/韋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