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我需不需要服用降脂藥?”在所有脂肪肝患者中,約有1/3的人伴隨血脂升高,2/3的人血脂并不高,那么脂肪肝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藥呢?
并非所有脂肪肝患者的血脂都高。脂肪肝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酒精性脂肪肝,這類患者中只有少部分人可能出現血脂增高。另一類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原因比較復雜,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藥物及遺傳因素等,還有40%左右原因不明的脂肪肝。也就是說,即使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也只有一部分人的血脂升高。顯而易見,血脂不高的脂肪肝患者服用降血脂藥對治療脂肪肝沒有意義。另外部分降血脂藥物雖能有效降低血脂,卻不能很好地清除肝臟中沉積的脂肪,且脂肪肝患者對降血脂藥物的耐受性較正常人低,長期大劑量使用此類藥物易發生肝毒性。因此,脂肪肝病人應權衡利弊,慎重考慮是否需用降脂藥。
降脂藥使用一般原則
脂肪肝患者不伴有高脂血癥,一般不需服用降血脂藥物。
酒精性脂肪肝伴有高脂血癥,戒酒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一般也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藥。
對于肥胖癥,糖尿病性脂肪肝伴有高脂血癥的患者,除非同時有冠心病,否則僅需控制飲食、增加運動及治療原發病。3個月后,如果血脂持續異常,即血漿總膽固醇大于6.46毫摩爾/升或(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于4.13毫摩爾/升,甘油三酯大于2.26毫摩爾/升者,才給予相應的對肝功能影響較小的降血脂藥物。因為降脂藥主要在肝臟代謝,脂肪肝患者的肝臟功能本身就存在代謝障礙,這無疑會加重脂肪肝的負擔。
原發性高脂血癥所致脂肪肝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可應用降血脂藥物,但需適當減少藥量并檢測肝腎功能等指標,必要時聯用保肝藥物,或在肝損害得到糾正后再進行降血脂治療。
對于一些難治的、血液脂質代謝異常嚴重的患者,還需同時聯用幾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降血脂藥物,但需警惕藥物聯用后毒副作用增強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降血脂藥一般要長期使用,有的甚至需終身服藥。不同個體對同一種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有相當大的差別。一般來說,在起初3個月內應每月復查血清脂質、肝腎功能及肌酸磷酸激酶和尿酸水平1次。長年服藥者,可3~6個月復查1次。血脂降至接近期望水平時,可適當減少劑量,并考慮能否停藥;無效者則考慮更換品種或聯合用藥,有時可能需終生治療。
飲食運動是關鍵
雖然小部分脂肪肝患者需服用降脂藥,但是對于大多數脂肪肝患者來說,飲食和運動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脂肪肝患者應重視調整飲食、增加運動、修正不良行為等基本治療措施,盡可能尋找并積極去除病因和誘因,并控制原發基礎疾病。
(編輯/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