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是上世紀90年代末歐美地區興起的以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員工勞動保護和權益保障為主要內容,對企業的經營道德進行評估的一種新興標準認證體系。1997年總部設在美國的“社會責任國際”發起并聯合歐、美跨國公司和其它國際組織制定了“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2001年12月該組織又頒布了“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的修訂版。1998年以前,全球只有7個企業或組織通過了“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2003年8月,已有36個國家(地區)的259家企業或組織通過了“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涉及服裝、紡織、玩具、化妝品、家電器皿、化工、食品等35個行業。至2004年5月,我國已有42家企業通過了“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歐美部分國家已從2004年5月1日起強制推行“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年銷售額達9000億美元的世界零售商聯盟的成員也將逐步推行這一標準。
“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
1.企業或組織必須遵循有關的法律法規,控制最低用工年齡,根除濫用童工現象。
2.企業或組織必須按時發給員工工資、代扣保險等費用,不得弄虛作假,規避法律;發給員工的工資不低于法定或行業規定的最低標準,足以支付基本生活需求,并由員工自由處置,同時為員工提供必需的福利。
3.企業或組織必須為員工提供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和傷害的發生,進行衛生和安全教育,并提供飲用水、維持清潔衛生的設施、良好的住宿條件。
4.企業或組織必須遵守相關法律,保證員工每周至少休息1天、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8小時,連同加班不超過60小時,員工加班必須自愿。
5.企業或組織必須尊重員工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的權利。
6.企業或組織必須允許員工按時下班、輪班后離開休息和辭職。決不允許強制雇傭、強制勞動或通過受賄、使用誘餌、要求付抵押金等途徑雇傭員工。
7.不允許因種族、階級、國籍、宗教、殘障、性別、生育傾向、加入工會或政治傾向等歧視員工。
8.不允許體罰員工,不允許在精神上、肉體上對員工實施強制行為,不允許在語言上辱罵攻擊員工。
9.企業或組織必須制定和遵守對外公開的、切實可行的規定,承諾和保證適用法律法規的實施,確保管理層回顧、反省過去的工作,同時指定代表監督執法情況。
10.選擇供應商時要考核對方執法、守法的情況。
11.建立健全提出問題和建議的途徑。
12.與審核人員公開交往,公開與審查員的聯系,提供依法辦事的證據,出示支持文件的證明和記錄。
“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又叫“道德認證”或“道德壁壘”。它屬于強制認證。實施“道德認證”的國家,對那些勞動保護和權益保障差,經營道德低下,缺乏社會責任心,以逃避社會責任的方式降低產品成本,沒有通過“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對本國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外國產品實施封殺,拒絕其進入本國市場。
發達國家雖然科技先進,但由于勞動力成本太高,其產品缺乏競爭力。而中國、印度、巴西、泰國等發展中國家,在技術不斷進步、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功能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憑借自己廉價的勞動力降低了產品成本,在國際市場上與發達國家展開了競爭,使發達國家的出口貿易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發達國家在打壓發展中國家,促其抬高本幣匯率、推動本幣升值等手段無效的情況下,企圖運用“道德認證”來抬高發展中國家出口企業的成本,削弱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所以,“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的本質是少數發達國家憑借自己的技術實力和福利優勢,以抬高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增大發展中國家出口企業的運營成本、削弱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為目的,打著關心發展中國家勞工的幌子而構筑的一道貿易壁壘,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最新變種。
縱觀國際貿易發展的歷史,國際貿易壁壘經歷了一條由關稅壁壘、配額制度、許可證制度、技術壁壘、綠色壁壘到道德壁壘的演進軌跡。國際貿易壁壘在不斷加高加厚,愈來愈多,愈來愈對發展中國家不利。“道德壁壘”之所以產生,是因為近幾年來歐美地區的經濟增長乏力,競爭力下降,而東亞、南亞和南美洲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對歐美國家產生了擠壓。
“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主張企業的經營目標二元化,即在追求利潤最大化、實現資本快速增值的同時,企業還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具有較高的道德水準,參加社會公益事業,關注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道德認證”的理論基礎是西方的人權與人性理論。“重視人性,尊重人權”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個傳統思潮。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就不斷地有學者研究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人性與人權問題。從組織管理學派的Farol到行為科學學派的Geroge Eton Mayo,從Y理論到Z理論無不關注著員工的勞動保護與權益保障,關注著人性與人權。如Geroge Eton Mayol933年出版的《工業文明中的人性問題》、AbrahamH·Maslowl954年出版的《動機與人》、Frderick Herzberg1966年出版的《工作與人性》、R·H·Whatmanl982出版的《成功之路》,都探討了工業文明中的人性與人權問題。正是西方的人性與人權理論,高薪高福利政策,使發達國家認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對員工的勞動保護與權益保障嚴重不足,是違犯人性,很不人道的。因此,西方發達國家在運用“道德認證”打壓發展中國家時理直氣壯,并不感到理虧。
“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的實施符合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近十多年來,國際社會經濟發展出現了“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人權”的大趨勢,這種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因而,“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必將在全球得到迅速推廣和普及,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標準認證體系。
我國的企業如果拒絕參加“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那就必然會給自身帶來損失,削弱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壓縮國內企業的成長空間。因此,我國企業應改善員工的福利待遇,規范用工,尊法守紀,文明管理,增強社會責任感,承擔更多的社會義務,提高經營道德,積極參加“社會責任SA8000標準認證”,突破歐美少數發達國家所設置的道德壁壘。
(作者單位:陜西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