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勤政,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助教:《檔案管理》雜志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版塊問題?,F(xiàn)在設置的人物、專業(yè)、休閑三個版塊本身無可厚非.但部分內容與欄目不吻合,顯得有點亂,不如將三個版塊去掉。(編:版塊設置和下設欄目一直在摸索中,不夠統(tǒng)一。這將逐步完善,但去掉不太妥吧。因為當初設立版塊的目的是根據(jù)不同的讀者群劃分閱讀區(qū)域的,便于讀者按口味選擇。)二是休閑欄目問題。建議在休閑欄目中,增加一些歷史檔案中具有新穎性、好奇性、趣味性的檔案故事。(編:好建議。我們將著手組稿,也歡迎有心有能力的作者積極投稿,命中率會大幅提高。)這樣,一則可以保持和增強休閑性、可讀性和趣味性乙二則可以培養(yǎng)人們的檔案情結,提高檔案意識。近年來,檔案界部分學者提出檔案具有休閑功能、應提倡開展檔案休閑服務,該欄目的成功開設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三是規(guī)范化問題。目前《檔案管理》對文章的規(guī)范化要求做得不夠。如在我們刊登的文章中,摘要、內容摘要、文摘、提要并存,關鍵詞、主題詞不分,甚至有的既無摘要,又無關鍵詞等。(編:規(guī)范化是雜志社的軟肋處,也是專業(yè)作者的麻骨處,我們應深刻反省并找出解決之道。)四是理論性、學術性問題。《檔案管理》是專業(yè)核心期刊,而不是大眾讀物,但是現(xiàn)在我們的文章理論性不夠強、學術水平不夠高。五是排版問題。部分頁面排版不科學、不美觀、不緊湊,導致大量版面的浪費。(編:是有些問題。)
李文以,鄭州大學副教授:《檔案管理》的讀者構成比較復雜,很難準確定位,似乎編輯部總在找一種平衡,從而影響了整體質量。(編:我們的讀者群大致有三部分,最大的部分是地市縣檔案人員,第二部分是高校學者及檔案系統(tǒng)理論愛好者,第三部分是分管檔案部門的各級領導及半專業(yè)人員。這樣的讀者構成和核心期刊的名頭構成矛盾,使得編輯陷入較尷尬的位置,只好如高空走鋼絲,必須極力保持平衡。否則,不是失去核心期刊的地位,就是失去廣大基層讀者。)通過對《檔案管理》近幾年核心作者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本刊核心作者人數(shù)較多、而且主要是來自基層的檔案工作者,但他們的文章被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權威檢索工具引用的比例太低,而這恰恰是影響核心期刊排名的關鍵因素。(編: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想要改變有操作上的難度。)同時刊登理論性、學術性文章和實踐經驗交流性文章并不矛盾,關鍵是應考慮如何使兩者溝通、借鑒,例如,是否可以開展核心作者培訓,尤其是針對來自基層的核心作者,這樣既可以提高文章的整體理論水平,又可以減少現(xiàn)實中基層讀者與學術界讀者的矛盾。(編:可以考慮。我們2005年春季培訓了一期,今年合適的時候再舉辦一次。)
周九常,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與圖書館學、情報學核心期刊相比,《檔案管理》存在諸多不足。首先是規(guī)范化問題,本刊的不規(guī)范涉及面比較廣泛。(編:如冷水澆頭?!稒n案管理》不規(guī)范問題如此嚴重,我們將盡快和專家組商議對策。規(guī)范化是專業(yè)雜志最基本的標準,這涉及到編者作者的基本功,雖然不可能短期解決,但我們將嚴重關注,并大力引導專業(yè)作者注意。)比如《檔案管理》刊登的大量文章參考文獻不標準,甚至有些文章沒有參考文獻。撰寫一篇學術文章,不參考大量文獻,就是閉門造車,這樣的文章,其質量必然不高。因此,建議凡是沒有參考文獻的文章一律不發(fā)表。(編:此建議對專業(yè)文章適用。)其次是《檔案管理》缺少文獻評述類文章,如果不做文獻評述,寫出的東西就很難確定其價值和研究意義,造成好像是創(chuàng)新,實際上早已被別人的研究所覆蓋的現(xiàn)象。建議編輯部引導作者開展文獻評述。(編:將特約文獻評述類文章。)第三,文章普遍比較短小,這可能是研究不深入的表現(xiàn)。比較而言,圖書館學、情報學的一些優(yōu)秀核心期刊每期都會有一兩篇篇幅較長、理論性很強的文章,這些文章的刊登,從某種意義上就體現(xiàn)了刊物的學術水平。(編:是這樣,一篇好的長文章就能撐起整體雜志的專業(yè)局面。)第四,文章學術性不強,經驗總結太多。建議設立專家論壇、博士論壇等,刊登部分圖書館學、情報學的優(yōu)秀文章,吸引圖書情報界學者向本刊投稿,從而提高期刊整體學術水平。(編:我們已計劃開設“學者對話”欄目,特約一些同學科或跨學科的專家開展學術對話。也歡迎全國檔案、圖書情報等學科的專業(yè)作者投稿。)
所桂萍,鄭州大學副教授:首先,由于《檔案管理》讀者群、作者群的特殊情況,導致文章短小,建議多重視學術文章。其次,從版面設計來看,圖片過多,而且部分內容不適宜。(編:專業(yè)版的圖片是有些問題,今后一定注意。)第三,對國外最新研究進展的關注不夠,部分關于國外檔案工作的介紹也不深入,建議翻譯國外文獻,建立專欄,采用文摘等形式刊登。(編:這是非常好的建議。雜志社將馬上訂購美國最著名的檔案專業(yè)期刊《檔案工作者》,并委托鄭州航院著手翻譯,從第5期開始系列刊登。)
周明軍,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助教:首先,《檔案管理》作為專業(yè)核心期刊,其封面就給人一種非常嚴肅的感覺,但部分內容卻嚴肅性不夠,如刊登了一些休閑性的照片等。(編:內容與形式之間出現(xiàn)不搭調。這種不和諧也反應了雜志社編輯理念的矛盾和無奈。任何一本雜志都面臨向誰傳播、傳播什么、如何傳播的問題。矛盾和無奈表現(xiàn)在雜志社既想保持核心期刊的地位,又想拉住廣大基層讀者。這種左顧右盼和患得患失使得我們進退兩難。如何兼顧魚與熊掌呢?這真是個我們解決不了的難題。)第二,刊登的文章都沒有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這是不規(guī)范的表現(xiàn)。第三,關注學術討論和爭鳴不夠,是否可以向一些檔案學界的知名專家、“泰斗”約稿,設立爭鳴專欄。(編:有“爭鳴”專欄,只是我們組稿不力,也希望有深度的作者前來打擂。)第四,是否可以在學術觀點上采取比較鮮明的立場和傾向,主題突出。另外,應盡量減少行政事務等因素對期刊學術性的干擾,提高專業(yè)核心期刊的學術水平。(編:這涉及到我們的功利心。有欲則不剛呵!)
金凡,鄭州大學助教:一是,應注重提高理論性文章的刊登數(shù)量和質量,提高期刊的學術性。二是,關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檔案工作中的應用,這是當前檔案學研究的重要趨勢,而《檔案管理》對技術性的文章刊登比例不高。(編:技術性的文章非常有用,我們今后要有意識組織稿件。)
郝偉斌,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助教:《檔案管理》作為檔案學專業(yè)核心期刊,是檔案學專家、學者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肩負著繁榮檔案學研究、扭轉不良研究風氣的責任。建議編輯部能夠對一些重要的學術性文章進行主題追蹤,有針對性地向學者約稿,從而糾正檔案學文章出現(xiàn)“空對空”、拋磚不引玉的現(xiàn)象。(編:很好的建議。雜志的策劃性、系統(tǒng)性還遠遠不夠。今后可考慮“外腦”,利用一些重要作者的人脈關系策劃一些學術專題。)其次,對理論性文章和經驗交流性文章都應以各自的標準嚴格要求,對理論性文章,其格式必須標準、內容必須新穎、有價值等,對經驗交流性文章,應注重其原創(chuàng)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建議定期向有關專家、學者約稿。針對本刊進行文獻計量分析,從而客觀地進行自我評估,把握發(fā)展趨勢。(編:這一期就有李文以女士的一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