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質檔案(資料)是指石油企業在勘探開發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記錄、數據、分析結果以及科研成果等,是石油企業在地震、鉆井、測井、錄井、試油、油井開發等油氣田勘探開發過程中所產生的。由于油氣田開發是一項連續性強需要多專業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工作,各個單位形成的地質檔案資料不僅僅本單位使用,其他相關單位在生產中也要使用,這就形成了地質檔案(資料)接收與分發(簡稱收發)工作。中原油田檔案(資料)收發中心就設立在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檔案室。
1、收發工作在油氣田勘探開發中的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收發工作一直是檔案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原油田每年總計收發各類地質檔案(資料)幾十萬份,多則高達上百萬份,收發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科學研究與生產一線對地質檔案的利用;油田的歷屆領導十分重視油田地質檔案匯交工作,制定了嚴格的檔案資料匯交、分發與接收制度,要求生產與科研單位及時向檔案資料中心匯交檔案資料,并要求檔案資料匯交中心的檔案工作人員將重要的檔案資料在24小時之內送到科研與生產第一線。幾十年來,中原油田檔案資料匯交工作一直在健康的軌道上運行。
2、中原油田匯交檔案(資料)的種類及產生的電子文件的種類
2.1 測井公司產生的單井藍圖檔案資料。包括組合圖、標準圖、固井圖等十幾種單井藍圖。它們是根據單井數據通過專門的繪圖軟件繪制透明底圖后,經過藍曬產生的各種測井藍圖。
2.2 勘探公司等單位產生的各種原始檔案資料。包括單井檔案的設計書、完井報告和各種年報等。這部分檔案資料有的是用計算機直接編寫的,人工填寫的檔案只此一份,屬于原始檔案資料。
2.3 勘探、開發事業部產生的勘探、開發、油氣勘探地質月(年)報、地質儲量年報、年報附表、綜合治理方案等。這部分檔案資料是利用計算機直接編寫的。
2.4 井下作業處產生的試油試氣施工總結。近幾年的試油總結都是用微機直接編寫而形成的。
2.5 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產生的中原油田各個區塊的勘探開發方案、儲量報告、年報、年度勘探計劃、勘探部署圖以及各種勘探(開發)研究報告。這部分電子文檔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CAD繪圖技術、多媒體制作技術產生的電子文檔。
3、實現油田檔案信息化應從檔案資料匯交入手
3.1 中原油田電子文檔現代化管理現狀。中原油田為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斷加大檔案現代化建設的投入,特別是1996年油田檔案館抓住油田建設“中原油田石油綜合信息系統(ZYNET)”的機遇,把油田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列入了油田網絡建設的重點,先后購買計算機50多臺,中心服務器1臺,實現檔案處與油田局域網的互聯和信息共享。
3.2 加快油田石油地質檔案(資料)收發工作信息化建設。要想加快實現企業檔案信息化,必須先從檔案(資料)匯交上下功夫。自1999年起,中原油田收發工作實現計算機管理以來,形成了一套相對超前的檔案(資料)收發信息管理系統,但是要進一步開展電子文件管理工作,積極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全文檢索功能,筆者認為:
3.2.1 應在已建立的收發檔案(資料)機讀目錄的基礎上,加大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的收集力度,對中原油田匯交的石油地質檔案(資料)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在匯交的這些地質檔案(資料)中哪些是在產生紙質檔案的同時,產生了電子文檔,研究產生的這些電子文件接收、保管、利用的技術方法。油田有關領導與檔案行政部門應盡快制定出石油地質檔案(資料)的電子文件歸檔與匯交范圍,參照國家有關文件重新制定出《紙質文件與其同時產生的電子文件歸檔的匯交制度》。監督與督促油田各個匯交檔案(資料)的單位與部門,在匯交紙質檔案(資料)的同時,將相關電子文檔一起歸檔兩份由檔案館保存,其他的紙質文件還按照原來匯交要求的份數歸檔。
3.2.2 加大硬件設備的投入。匯交中心的網頁已開通,收發條目數據庫上網,油田的科研用戶與生產一線各單位用戶均可通過油田局域網隨時了解到最新的檔案(資料)情況。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企業領導應充分認識到,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是科學決策和管理的需要,任何一個文檔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是檔案管理部門自己能獨立完成的,它需要企業高層領導的協調與支持,企業領導要有戰略眼光和務實的作風去抓檔案信息化建設,沒有資金的支持、設備的配備,這項工作是搞不起來的。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檔案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