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省鄉(鎮)機構改革工作的統一要求,汝州市于2005年11月進行了鄉(鎮)機構改革。在這次鄉(鎮)機構改革中,汝州市檔案局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充分考慮機構改革中檔案工作遇到的問題,加強鄉(鎮)機構改革中撤并單位檔案收交整理工作,確保了檔案的完整與安全。至2006年3月底,全市撤并單位共收交紙質檔案26269卷(盒),經過整理,形成20950卷,實物檔案274件,聲像檔案、電子檔案122盤,零散積存文件97柜(箱)。汝州市檔案局的具體做法是:
1、提請市委、市政府領導重視,將撤并單位檔案收交、整理工作列入鄉(鎮)機構改革的內容進行統一部署
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一開始,汝州市檔案局就充分認識到鄉鎮機構改革中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引起了領導的重視。市委、市政府將檔案局列為汝州市鄉鎮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以市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名義下發通知,對機構改革中檔案收交、整理等工作進行具體安排。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肖根勝同志也多次在全市鄉鎮機構改革會議上,對撒并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從而使各鄉鎮在機構改革中,一直把檔案收交整理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確保了檔案收交整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2、認真檢查督促,務使檔案收交整理工作落到實處
在鄉鎮檔案收交工作基本完成后,要不要及時整理的問題擺到了市檔案局的面前。在這次檔案收交工作中,檔案數量之大,案卷質量和保管狀況之差,是他們不曾想到的。是現在整理還是以后再整理,各鄉鎮存在不同的認識,檔案局領導內部意見也不統一。如果整理,鄉鎮人員定崗分流工作不徹底,人員、經費等不能保證,加上檔案局人員少、業務力量不足等客觀因素,面臨的困難很大;如果不整理,這批檔案不僅不能提供利用,還可能在移交到新成立的單位后成為一堆“廢紙”,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被“處理”掉,前期所做的努力將付之東流。面對上述情況,檔案局班子知難而上,召開全體干部職工會議,明確整理好已收交檔案對規范鄉鎮檔案工作的長遠意義,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和業務規范,對檔案整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制定了整理辦法和要求。又連續兩次召開鄉鎮主管領導參加的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同時,抽調骨干12人,成立三個小組,分別由局長和兩位副局長帶隊,每組分包五個鄉鎮,進行督促和指導。
為確保工作取得實效,檔案局對分包鄉鎮人員實行目標責任制,要求分包人員吃住在鄉,每周五下午匯報工作進度。要求鄉鎮黨政辦公室加強組織協調,在人員、時間、經費、車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檔案整理工作完成之前,有關人員不能調離原工作崗位。檔案局還成立了督導組,對各鄉鎮檔案整理工作進行巡回督查,定期印發工作簡報,通報工作進度,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連續兩次召開各鄉鎮分管領導會議,對工作進展緩慢的鄉鎮通報批評,要求各鄉鎮限時完成檔案規范化整理。由市政府督察室牽頭,帶領新聞單位,到各鄉鎮進行督促檢查,印發督查通報,在汝州電視臺和市政府辦公室主辦的《汝州簡報》上對各鄉鎮檔案收交、整理情況進行連續報道,促進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3、加強業務指導,為檔案的規范化整理提供業務支撐
在這次檔案整理工作中,市檔案局堅持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則,結合鄉鎮檔案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整理辦法。但在業務指導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這次收交的檔案多為專門檔案,涉及土地、農業、民政、教育、信訪等十幾個部門,數量大,整理工作專業化要求很高,而檔案局的業務人員中,除幾個老同志外,多數對專門檔案的整理比較陌生,針對這種情況,檔案局選取兩個工作基礎較好、人員安排到位的鄉鎮作為試點,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帶領業務人員現場辦公,邊進行指導邊學習、探討,對照鄉鎮檔案工作業務規范,由分類、編寫目錄,到排列、編號,逐項統一工作標準,全體業務人員很快掌握了整理方法,進而推動全市各鄉鎮檔案整理工作的全面開展。在工作過程中,他們還定期組織業務指導人員互相進行交流、學習,進一步提高業務指導水平,確保了檔案整理工作的圓滿完成。
(作者單位:汝州市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