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雜志社及蔡總編:
我對《檔案管理》的一點感覺,一直想對你們說,但又覺得這只是我自己的感覺,說不說都行。(蔡:還是說了好嘛)。俗話說“眾口難調”。(蔡:難調也要調,干的就是這活。)但是,今天我看到了最新一期雜志,封三上有“有獎提問”,我為雜志杜為辦好雜志的良苦用心感動,感動又一次觸發了“感覺”。
我對改版后的雜志,總體感覺是:辦得不錯,信息量大。編輯人員為了增大信息量,把正文的字體盡可能壓縮,壓縮到了老同志看書戴老花鏡都費勁的程度。年輕的同志看雜志也不省眼,總覺得密密麻麻。索性,不少文章只看看大標題、小標題了事。(蔡:接信后立即和美編商定改大字號。盡管原來的新5號字是目前雜志最流行的字號。)
當前,是信息社會,一般的辦公室里都有電視、電腦、報紙、雜志,《檔案管理》只是大家獲取信息的一個小小窗口而已。我知道有不少人、特別是領導人,每天辦公桌上報紙、雜志一大堆,不看吧,花錢訂的可惜,看吧又沒太多的時間和興趣,可以說每天瀏覽報紙、雜志成了任務和負擔。在這種情形下,哪個報紙、哪個雜志、哪篇文章、哪個題目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就要看編輯人員的本事了。循規蹈矩,密密麻麻,不如內容少些、圖片多些、字體大些、文章精些。一期雜志,只要能讓讀者對其中一點東西印象深刻,就算成功了。也許,專業性期刊,就需要文字堆山。(蔡:說得極是。“小小窗口”再不精心制作,怎能吸引讀者眼球呢?海量信息大潮對編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必須面對。最后真誠感謝趙局長的心里話。)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祝《檔案管理》越辦越好!
(武陟縣檔案史志局局長趙天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