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喬夫(HиK OлaйB a c илb e B ич K aлчO B1819-1885),
19世紀俄國杰出檔案學家、歷史學家和法學家,世界近代著名檔案教育家和活動家。
1、生平簡述
卡拉喬夫1840年畢業于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當年底進入彼得堡文獻委員會工作,先是一名普通管卷入,后因其工作業績突出,被任命為彼得堡文獻委員會委員;1865年,作為樞密官和三級文官,被任命為司法部莫斯科檔案館館長;1873年任國民教育部檔案體制委員會主席,直至去世。他一生在檔案學術領域頗有建樹,是俄國資產階級檔案學者的杰出代表。
2、主要貢獻
2.1 俄國檔案改革方案的提出者
1852-1853年卡拉喬夫對俄國中央及各省檔案庫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他發現:這些檔案庫互不聯系、彼此隔絕;庫藏檔案只對官員開放,不允許科研人員接近;檔案管理方法不統一,而且存在對檔案任意銷毀等嚴重問題。他認為要改變俄國檔案工作的現狀,就必須進行一場像法國那樣的檔案改革。因此,他在1869年和1871年兩次考古學代表大會上提出了檔案改革問題,在俄國檔案界引起了較大反響。1873年,在他的主持下,起草了俄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檔案改革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成立檔案總委員會,領導全國檔案工作;在全國設立機關檔案館和國家檔案館兩種類型的檔案館;沒立檔案鑒定委員會,負責檔案價值的鑒定工作,并將有保存價值的檔案移交國家檔案館收藏;創辦檔案教育,培養專門人才等。這份改革方案涉及到了俄國檔案事業的各個方面,遺憾的是,它沒能獲得沙俄政府的批準。雖然歷史不存在假設,但我們仍然愿意設想,如果實施了這套改革方案,將在世界檔案事業史上產生怎樣的影響。
2.2 推動俄國檔案教育與檔案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
卡拉喬夫推動的俄國檔案改革雖未獲成功,但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致力于推動俄國檔案教育與檔案學術研究工作的開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是在他的倡導和積極推動下,俄國于1877年創辦了第一個私立檔案學院,并親自擔任第一任院長兼教研室主任,開創了俄國近代檔案教育的新篇章。此后,他從1884年起,為推動俄國各地檔案學術研究的廣泛開展,又努力促成許多省設立了省檔案學術委員會。同時卡拉喬夫本人還致力于檔案學術研究,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檔案及其國家意義、成分與結構》。此外,在他的領導下,俄國還制訂了具有指導意義的檔案編目規則。
2.3 促進俄國檔案文獻的編纂與公布工作
受西歐特別是法國檔案開放思想的影響,卡拉喬夫主張各類檔案館的館藏檔案應對外開放,向社會提供更多便利。卡拉喬大多年一直從事檔案文獻編纂工作,參與了許多檔案史料匯編的編纂㈩版工作,如《俄羅斯帝國前的法律史料檔案》(3卷,1850-1861)、《俄羅斯帝國前的歷史和實用資料檔案》(12卷,1859-1861)、《莫斯科國家稅務冊》(1872-1877)、《彼得大帝時期參政院的報告和決議》(1882-1883)等;在他的主持和推動下,司法部莫斯科檔案館從1869年起,開始定期出版《司法部莫斯科檔案館所藏文件概述》,主動向社會各界介紹該館的館藏狀況。
3、簡評
總之,卡拉喬夫提倡檔案改革、創辦檔案教育、探索檔案學理論、推動檔案廣泛利用等,在俄國檔案事業諸領域均有建樹,是俄國近、現代檔案學理論與實踐工作的先行者。他在《檔案及其國家意義、成分與結構》一書中,系統分析了機關檔案館與國家檔案館的區別,提出必須建立國家規模的檔案事業。他的這些思想,對俄國檔案事業影響深遠,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成為1918年頒布《列寧檔案法令》的重要理論基礎。卡拉喬夫倡導的檔案改革整體方案雖然未能付諸實踐,但其中關于設置國家檔案館、成立全國性檔案管理機構、檔案的鑒定與移交等方面的思想,歷經數十年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為蘇俄檔案工作改革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料,也為后來的蘇聯社會主義檔案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卡拉喬夫在創辦檔案高等教育、從事檔案學術研究以及推動檔案編纂與公布等方面的卓越貢獻,極大地推動了俄羅斯檔案工作的整體發展,開創了俄國檔案事業發展歷史上有名的“卡拉喬夫檔案時代”,成為俄國檔案史上里程碑式的檔案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