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陋就簡努力開發和利用體育資源,在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曾經起到重要的作用?,F在體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是順利實施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可以發揮課程資源應有的教育優勢,體現課程的彈性和地方特色”。
碌碡(音liù zhòu)——是一種我國農村傳統石制農具,圓柱狀,外形粗笨,本地區一般高約1-1.3m,底面直徑約60cm,重約120-150kg,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其功能為打谷碾場之用;九十年代后逐漸退出農業生產舞臺,現一般散落于村頭路口,別無它用。
碌碡在教學中的應用
1. 推碌碡——目前體育教學中的各種練習,很少有半俯臥式后蹬,四肢同時發力的動作,采用單人或雙人推碌碡,使學生產生新異刺激,不但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充分鍛煉學生的上下肢、腰背肌力量和協調性。
2. 蹬碌碡——用雙腳輪流蹬碌碡,使之按一定路線前進。練習可采用等時賽距和等距賽時兩種方式,主要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
3.仰臥練習——仰躺在碌碡上,學生做橋的練習即能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又利于學生今后學習背越式跳高,做動力性練習(仰臥起坐)和直體仰躺靜力性練習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腰腹肌力量和發展平衡性。
4.連續跳深練習——在教學與訓練中要充分提高學生下肢的爆發力,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跳深練習,由于碌碡的高度和底面大小合適,而且結實耐用、底盤重,只需稍加固定。很適宜進行大面積提高學生下肢爆發力的教學活動。
5.跳碌碡樁——將碌碡固定好、保持一定的間隔,排列成團,就象棉花樁一樣,學生在上面進行跳碌碡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跳躍能力和勇敢頑強的精神。
6.跳山羊練習——將碌碡地埋固定,保持一定的不等高度,加上柔軟的護手物品可以利用它進行跳山羊練習,尤其在對消除個矮同學和女生的恐懼感,建立良好信心起著很大幫助。
7.平整體育場地——一般來說,農村體育場地面積比較大,但農村中小學絕大多數仍停留在黃土煤渣現狀,每到冬天解凍后,煤渣場地透酥,這時候搞上一次推碌碡活動,管叫場地平平坦坦,學生跑得舒舒服服。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督導,注意安全,控制練習的強度和密度。
有關于碌碡的教學用途還有很多,如障礙物設置、標志物等等。將它“請”入校園,它就安安靜靜的躺在那,隨時奉陪學生。學生的自我鍛煉得到了新的實踐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