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各校都具備一至二根拔河大繩,但除了冬季開展拔河活動之外,不再派別的用場,長期地被擱置在器材室里,它資源利用率很低。其實,大繩的潛在功能很多,只要我們開動腦筋,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便能使它變成一種熱門的器材。
下面介紹我校的拓展實例,給大家拋磚引玉,舉一反三:
蒙目搭大繩圖案
場地:操場空地或草坪。
器材準(zhǔn)備:拔河大繩一根,蒙目面具12只。
目標(biāo):讓參與者對“合作精神”有一個實實在在的體驗,除了對個人能力充滿自信外增進對團隊精神的理解。
步驟:
先抽簽,決定圖形。小隊全部蒙目,發(fā)令后跑到圓中心,將一根盤成圈的拔河大繩,搭建成一個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或圓形。時間規(guī)定不得超過5分鐘。
討論與分享:
1)在蒙目的條件下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比睜眼做難得多,不僅要有領(lǐng)袖人物的正確有效的指揮,而且還要用語言多溝通,才能完成任務(wù)。
2)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都有各自發(fā)揮作用的地方,通力協(xié)作就顯得尤其重要。
變通與拓展:
1)可以把大繩改為較細(xì)長的繩子來做這個游戲,也可以用幾根繩子先讓大家尋找,再連結(jié)上后搭圖案。
2)為了給大家有充分溝通的機會,可延長時間,搭建更為復(fù)雜的圖案,并且規(guī)定每一個隊員的站位。
爬繩過河
目標(biāo):知道任何困難,只有依靠集體的努力,團結(jié)合作才有可能獲得勝利。
場地:操場空地。
器材:二根拔河大繩和四只小折墊。
步驟:
二根平行的拔河大繩,請全體師生用背纖法對拉住,保持平衡,中間留出間距,地上布置四個小墊子代表“小河”,要求所有的人依次輪流替“過河”,時間是不超過十五分鐘。
討論與分享:
這可怎么完成?師生們犯難了,有的試了一下,從晃悠悠的繩索跌落下來,手腕的皮也擦破了。可是,淘氣包們可有辦法了。他們提出:可以用雙足踏一根繩,雙手扶另一根繩的辦法;手臂有力的可用支撐移行法;靈活的可用騎跨式玩?zhèn)€“螞蟻走”,還可以懸吊攀爬并建議各取所需,選擇最符合自己的法子。結(jié)果,大家采納了他們的意見,取得了勝利。
變通與拓展:
如果學(xué)校只有一根拔河繩,同樣也可以做這個游戲。
爬繩上樓
目標(biāo):發(fā)展攀登實用技能,培養(yǎng)勇敢頑強精神。
場地:教學(xué)大樓拐角。
器材:拔河大繩、保險繩。
步驟:
1)利用教學(xué)大樓拐角處,將大繩系在三樓陽臺立柱上,另一頭拖到底樓地面上,保險繩及滑輪亦安裝到位,海棉包鋪好。
2)要求小隊10人,自己協(xié)商先后次序,戴好保險繩,從底樓地面爬大繩(雙腳可蹬踩墻壁)登上二樓陽臺。
3)對力量性較差,膽小的隊員,可以安排在中間,由同伴托扶或提拉,幫助下完成。實在不行,也可以放棄。
討論與分享:
這個活動與爬繩不同的地方,在于貼近了生活的實際,既利于攀爬技能的掌握,也利于體驗逃生自救。再說,它尊重差異,鼓勵互助,也允許失敗和放棄,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斜拉橋
目標(biāo):學(xué)會相互依存和合作,鍛煉攀爬的膽量。
場地:利用足球大門及周邊的空地。
器材:拔河大繩二根、長跳繩若干,大海棉墊數(shù)個。
步驟:
1)將兩根拔河大繩的中段在足球大門橫梁上繞一周,二繩的間距與一般的梯子同寬,然后將大繩子的兩頭延伸拉直,用若干長跳繩與拔河繩相連充當(dāng)繩梯橫檔,再下面鋪上大海棉墊。
2)參加這項活動的人數(shù)至少二個小隊共有24人,分別成一路縱隊在大繩的兩頭拉牢,形成一座斜拉橋。
3)游戲開始,主持人記時,要求每一個人依次從斜拉橋的這一頭攀爬上去,再從另一頭爬下。如果膽小,可以排在后面,也可以由同伴保護。等到全部都體驗一次后,看看共用去多少時間,大家暢談感受,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接著再做一次,看看能否提高一下過橋的成績。
討論與分享:
斜拉橋的存在,依靠大家堅守崗位,用力拉住,否則就玩不成。而且要固定牢,否則晃動了過橋的人就容量跌落,所以,大家的命運都是休戚相關(guān)的。體驗過當(dāng)拉索的感受后,還要體驗爬繩橋的艱辛和驚險,需要大膽沉著和細(xì)心。
變通與拓展:
還可以把兩根大繩緊系在兩棵大樹之間,一根離地面50cm,另一根1.5m,腳踩低繩手扶高繩通過。當(dāng)然,間距不要超過5m,否則大繩容易蕩地。
繩索橋
目標(biāo):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場地:利用空地。
器材:拔河大繩一根。
步驟:
1)將一根拔河大繩擺成幅度很小的鋸齒形狀,全中隊排成迎面的兩列橫隊,用雙手拉緊大繩,使之形成一個可以讓人在上面爬行的繩索橋。
2)排頭在兩名工作人員的輔助及保護下,從繩索橋的這一頭爬至另一端,下橋后,添加在隊尾拉大繩,此時,排二松手準(zhǔn)備做,與此同時,大家將大繩移點位置,把多余的繩頭往后延伸
3)接著,排二在兩名工作人員的輔助及保護下,爬過橋依次進行,直至最后一人為止。
4)分小隊暢談體會。
討論與分享:
用大繩來做繩索橋,要讓每一個隊友都安全地爬過去。首先,橋的鋸齒(縱、橫向)間距不能大;其次,當(dāng)隊友爬近的時候,必須使勁扯住,不能松垮,否則就會掉地;第三,每次都得及時調(diào)整大繩的位置,做到合適;第四,讓每個隊員都做過一遍,需要拉繩很長時間,缺乏耐力和毅力就不行。因此,這個團隊合作的游戲很能鍛煉學(xué)生。
夾縫求生
目標(biāo):懂得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須認(rèn)真配合,這是社會人的規(guī)則。
場地:空地。
器材:一根大繩。
步驟:
將一根大繩的兩頭用細(xì)繩連結(jié)成一個大繩圈,20人排成一路縱隊,把它豎起,將上圈用雙手托起在頭頂上,雙腳踏踩在下圈上,然后使之像一個輪子那樣滾動前進,任何人的腳必須始終踩在大繩上,看哪隊完成得快,質(zhì)量好。
討論與分享:
這個拓展游戲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事先不經(jīng)過充分的討論,拿合適的方案,屆時勢必失敗。
變通與拓展:
如果你的團隊默契配合程度較高,可以全體戴上蒙目罩嘗試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