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標志線,是指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在某一地方設置一條或幾條表明記號的線。它簡便易行,如合理運用,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談談它在小學田徑教學中的作用:
一、規范作用
如蹲踞式起跑。教學時,我在起跑線前1m處劃一條標志線,為起跑時眼視前線;在起跑線后劃二條標志線,第一條線距起跑線一腳至一腳半長,為前腳所放的線。第二條線距第一條線一小腿長,為后腳所放的線。然后讓學生按照每條標志線的要求去練習。這樣一來,學生“有章可循”,動作趨于規范,同時也減少了教師不必要的重復講解和糾正動作時間。

二、誘導作用
在原地推鉛球“預備姿勢”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預備動作,我運用標志線結合教學。如圖一所示:以右手投擲為例,即要求學生右腳支撐在與投擲方向垂直線上,左腳尖在右腳的垂直線上,和垂直線成45°,并與右腳跟在一直線上;右膝稍屈,上體向右傾斜扭轉,使左肩、右膝、右腳尖在一直線上。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身體各部位的位置指向,動作掌握得較好,且為最后用力技術打下良好基礎。圖1。
三、激勵作用
組織立定跳遠練習時,可根據年級考核評分標準,在沙坑上劃出不同距離,標有表示分數等級的起跳線若干條,如圖二所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跳躍能力自行選擇某一分數起跳線進行練習,并實行“跳過落地標志線者進入高一分數區,跳不過者則退回低一分數區”的競跳方式。這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又能有效地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從而提高立定跳遠成績。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