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體育教學》2005年第5期周瓏生老師的《挺身式跳遠教學中巧用單杠進行輔助練習》一文(以下簡稱“練習”),很受啟發,對周老師的大膽創新的做法深表敬佩。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及體會,認為利用單杠進行輔助練習尚須合理穩妥,并就此提幾點建議,愿與周瓏生老師商榷。
一、完整輔助練習的組構欠妥
如若《練習》文中所敘“在訓練場地上安裝一個單杠,高度在220cm-250cm之間(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高度)并在單杠投影線上向后約150cm處安放一個跳板”似乎覺得不太合理,其原因有:
1)中、小學校園(特別是城區學校)的操場規模均較小,且使用率高。在場地上安裝一個單杠,勢必影響學校的整體環境,且易造成安全隱患。
2)學生身高各有不同,體質能力也有差異,對于單杠高度在220cm-250cm之間、跳板距單杠150cm這樣的尺度來說,能夠達到要求的為之甚少,更何況還存在性別差異,女生的畏難情緒比男生要高得多。
3)對一堂課只有40或45分鐘的中、小學來說,如根據具體情況(身高、體能及性別差異)來調整高度,勢必影響正常的教學時間,無法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4)單杠的輔助練習的人數也受到限制。
建議:可利用學校現有的體育設施懸掛不同高度的物體(如籃球等),把“騰空后緊握單杠”改成“騰空后上體挺直,雙手觸摸懸掛物”,且方法簡單、安全、適用,學生可根據自身能力自主選擇不同高度進行分組練習,實施過程同《練習》文中所敘的教學步驟基本相同。
二、補充輔助練習的注意事項
1)鑒于此項練習的強度與難度,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時應特別注意強調安全,做好切實可行的保護設施,如沙坑的平整、墊子的固定等。
2)學生縱跳挺身的高度及觸摸懸掛物應以其自身能力來選擇。
3)教師要進行正確、輕松、優美的示范,且保護幫助的站位要得當。
4)強調跳前要想動作要領,防止亂搶亂跳,以免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