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生物學教學研究一直側重于如何教,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心理過程的研究。如何使教學過程發揮其掌握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有機的整體功能,是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重大課題?,F代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生運用原有認知結構同化新知識的過程,亦即認知結構的建構、轉換、發展和重建的過程。所謂認知結構,是指學生頭腦中內化的知識體系,是知識體系在頭腦中獨特的聯系方式。皮亞杰認為,認知結構是“一個有組織的、可重復的行為或思維模式。”因此,要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教學,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轉換與構建,從而達到完善認知結構、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現代教學論認為,教與學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結合體,學離不開教,教亦離不開學。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研究,就會導致教與學的脫節,從而嚴重制約教學質量的提高。鑒于此,當前迫切需要教師探索生物學中的認知過程與規律,用以指導生物教學。